冰雪烈焰:中国女孩穿行世界的逆袭传奇
来源:新华网
原穿行世界的女孩
你是否相信,梦想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绽放?陈洁琪,曾是专业运动员,因伤错过世界舞台,却在大学时期意外圆梦;胡枕冰,本科时与大冬会失之交臂,读研时终于站上雪山之巅。
2025年1月18日,在意法边境的巴多内基亚小镇,阿尔卑斯山脉银装素裹,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比赛激烈上演。中国选手胡枕冰和陈洁琪顺利完成两轮角逐,在雪山脚下,她们轻轻展开五星红旗,尽情享受这梦寐以求的时刻,脸上写满骄傲与喜悦。
1月18日,中国选手霍润春、陈洁琪、胡枕冰、韩佳姌(从左至右)在赛后合影。当日,2025年都灵大冬会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比赛在意大利巴多内基亚举行。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从擂台到雪山
当英文解说员念出“陈洁琪”时,发音酷似功夫巨星成龙,引得外国选手纷纷为她欢呼。这位半路出家的滑雪健将,确实身怀功夫底子。
22岁的陈洁琪13岁学习拳击,16岁那年,通过国家冬奥备战跨项选材,踏上高山滑雪之路。家人起初反对,认为滑雪比拳击更危险。“拳击有护具,滑雪受伤可能更严重。”陈洁琪回忆。
“墨菲定律”未能幸免:2020年,她左膝前交叉十字韧带断裂,这是滑雪常见重伤。心急备战北京冬奥,她未完全康复就训练,导致膝盖至今不适。2021年,伤病迫使她退役。那年,她踏上川藏线,在壮丽山河中沉淀自我,最终决定重返校园。
如今,就读哈尔滨体育学院的陈洁琪在大回转中位列第60名,她对此非常满意。
1月18日,中国选手陈洁琪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从姑婆山到苏萨谷
陈洁琪来自广西贺州,一个四季如春、少见冰雪的地方。当地姑婆山风景如画,但冰雪对她曾是陌生概念。16岁前,她从未见过雪,直到接触高山滑雪。
“第一次在德国见到雪,那种神奇感难以言表。”她说,“就像现在去哈尔滨的‘南方小土豆’,兴奋无比。”她迅速适应雪上生活,常年在国外训练,最怀念家乡的螺蛳粉。
本次大冬会赛场巴多内基亚,是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著名滑雪小镇,也是2006年都灵冬奥会举办地。赛前,中国队无试滑机会,仅一次勘察赛道,且不能模拟滑行。
据中国高山滑雪队领队姜蓉介绍,正赛赛道更长、旗门更多,雪质偏硬,挑战更大。陈洁琪说:“没漏旗门、没摔倒,完赛就是胜利。”
1月18日,中国选手陈洁琪(前左)完赛后,队友向她竖起大拇指。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从工程力学到运动力学
22岁的胡枕冰是北京工业大学研一学生,专业土木工程。她笑言:“我的专业是工程力学,滑雪是运动力学,或许有相通之处。”
来意大利前,导师杜修力院士发微信鼓励:“享受过程,重在体验。”胡枕冰原担心学业受影响,但学校全力支持,提供请假、缓考等便利。
4岁开始滑雪的她,早已习惯平衡学业与运动。高中种下“大冬梦”,却因疫情两度错过。“这次终于圆梦!比赛后好久,我还像在梦里。”她最终位列第64名。
北京工业大学滑雪氛围浓,社团活跃,学生常组队去崇礼。胡枕冰说:“运动反助学习,劳逸结合效率更高。”
1月18日,中国选手胡枕冰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从主业到副业
胡枕冰的研究方向是“桥梁抗震”,她开玩笑:“也许将来设计雪道缆车能用上。”对于职业规划,她持开放态度,可能投身滑雪行业。“我在考滑雪教练证,想推广这项运动。”她说。
自称胆小的她,认为高山滑雪考验胆识与智慧。“训练要科学,动作要大胆。分析赛道需强大记忆力和判断力。”她说。
陈洁琪则更渴望成为教练:“冰雪对南方孩子有魔力。我希望带更多人通过滑雪,看见更广的世界。”(记者刘旸)
1月18日,中国选手胡枕冰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相关问答
魔兽世界玩家用地面坐骑穿行东部王国需40分钟,怀旧服无千金马是否难玩?
魔兽世界艾泽拉斯大陆广阔,但飞行坐骑加速后,世界感觉变小。如今,少有玩家耐心探索旧世内容。
穿行古今小说世界,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认识反抗命运的L林冲?
在《边城》遇见淳朴坚韧的翠翠,了解作家沈从文的豁达;在《装在套子里的人》看到保守形象,文学穿越时空连接情感。
2亿千米太空穿行后,美欧航天局合作探索有何新发现?
“卡西尼”号探测器绕土星飞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GMm/(R+h)²=m4π²/T²(R+h)解释其运动规律。
近年土星成焦点,探测器穿行7年有何成果?
通过GMm/(R+h)=m4π²/T²(R+h)及周期计算,科学家分析土星质量,推进行星研究。
从徒步南极秦大河到轮椅旅行家,毅力如何定义人生?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用生命书写壮烈,激励后人超越极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