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民
李健民1945年5月出生,祖籍北京市,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基本情况
李健民。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博物馆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发掘、研究经历
1978年至1984年参加发掘襄汾县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期间亦曾参加发掘湖北大冶铜绿山东周矿冶遗址和山西襄汾大柴二里头文化遗址。
1996年至1997年主持发掘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区垣曲县小赵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垣曲寨里遗址。
参加国家重点社科项目《陶寺发掘报告》,以及《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山西襄汾县大柴遗址发掘简报》、《山西垣曲小赵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等的撰写。
长期在襄汾县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陶寺遗址遗址的发掘不仅提供了一批庙底沟遗址二期文化的新资料,对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认识更加清晰,而且发现并确立了相当于古史传说中尧舜禹时代的陶寺文化,为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资料。
多年来致力于青铜兵器的研究。青铜兵器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戈、矛作为青铜时代的主战兵器,尤具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其演进亦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因而是研究青铜文化的重要学术课题。先后发表近10篇论文,在资料翔实的基础上,对青铜戈、矛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拘泥于传统的学术观点,力求有所突破,见解新颖,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主要研究领域
史前及夏商周考古、青铜兵器等。撰写三十余篇发掘报告及论文。
参考资料
李健民.中国考古.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