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枚师太

五枚师太

五枚师太,原名朱红梅,福清少林寺的少林五老之一,泉州南少林寺附近少林庵的建成者,更是咏春拳的创始人。

清兵入关时,五枚师太南下福建省避难,在南少林寺附近的尼姑庵出家。后创立咏春拳,并传授给学生严咏春,用来防身。

人物生平

五枚师太,原名朱红梅。清代武术名家,南少林寺附近少林庵的建成者,更是咏春拳的创始人。据传是明代皇室后裔。清兵入关时,她南下福建避难,在南少林寺附近的尼姑庵出家,法号“五枚”。南少林法海的高徒白眉授其武艺,致其武艺超群。后创立咏春拳,并传授给学生严咏春,用来保护自身免受不必要的侵害。这门武术据说是以严咏春的名字命名的。

相关争议

咏春拳起源争议

咏春拳起源于清朝中期,一说法是它的创始者是福清市南少林的少林庵五枚师太,当时福建南少林被清政府烧毁,五枚师太为了避祸,隐居于现在的云南省四川省交界的大凉山下,偶然见到蛇鹤相争的场景,便悉心研究拳术,五枚师太将禅武结合,最终创出一种适合女性演练的实用功夫--咏春拳。用“咏春”二字命名,是其一生博学的结晶体现。如“咏”字的右半边“永”字的点、横、竖、钩、挑、长撇、短撇、捺,就暗藏着咏春拳的拳理与招法。后五枚师太将这套拳法传授给学生严咏春,用来保护自身免受不必要的侵害。这门武术据说是以严咏春的名字命名的。

还有说是五枚师太创咏春拳后,并非直接传给了严咏春,而是传给了少林弟子苗顺,苗顺传少林俗家弟子严二,严二再传女咏春及婿梁傅俦。

而另有一说法是说咏春拳最早叫“泳春拳”,与五枚师太或者是严咏春均无关系而是清代反清的起源洪门”斗争的武技,由嵩山少林弟子所创,后传于戏班的武生张五,张五落难逃到广东佛山“琼花会馆”便将泳春拳传于粤剧界众弟子,为了避祸改名为“咏春拳”,后来由佛山行医的梁赞将春拳发扬光大。

咏春拳风格

咏春拳至今仍完整保留了五枚师太创拳时的整体风格。作为中国武术历史上稀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咏春拳又有“女人拳”之称。由于创始人是女性,被教授的群体最初也是女性,因此它的拳理充分剖析女性的弱点及特长,并极其巧妙地利用了人体力学、杠杆结构、三角力学等原理,精确把握与利用空间,追求快稳准狠,擅长四两拨千斤,达到以弱胜强。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超有“电影缘”咏春拳发源地在福州.百家号.2025-05-14

林保淳丨《万年清》与武侠小说.微信公众平台.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