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喀拉库勒湖

喀拉库勒湖

喀拉库勒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境内,距阿图什市220公里,位于公格尔山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之间,为高山湖泊。因湖水深邃幽黯,故名“喀拉库勒”(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

喀拉库勒湖由高山冰雪融水及泉水形成,是中国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为3652m,湖面积为10km2,平均水深4m,最深处达30m,冰期6个月,是典型的内陆高原湖泊。喀拉库勒湖区域属于高寒气候,自然资源有藏雪鸡雪豹盘羊等珍贵野生动物, 有沙冬青雪莲花等珍稀植被。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金、铜等金属矿,金刚玉、花岗石白云母等非金属矿。

喀拉库勒湖由一前一后两个相连通的湖泊组成,故当地又称为“姐妹湖”。柯尔克孜族牧民传说,湖中有巨鱼,每逢日到中天,湖面便作怪。此时湖中白浪翻滚,舟船难以渡过,故牧民敬奉为“神湖”。喀拉库勒湖又是一座变色湖,每当清晨日出后,随着太阳的变化,湖水时而湛蓝,时而淡黄,时而柑橘

2020年,阿克陶县慕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喀拉库勒湖进行了旅游开发,不仅完善了基础设施,还建设了旅游景区。随着新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喀拉库勒湖越来越受欢迎,平均每年来喀拉库勒湖旅游的人数在15万左右。

名称由来

喀拉库里,系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因该湖位于新疆慕士塔格冰峰下的苏巴什草原上,在白雪的映衬下。深邃的高山湖水其色似墨,因而得此名字。

形成原因

喀拉库勒湖位于东帕米尔高原的康西瓦河流域。东帕米尔“高山深谷”的构造地貌受三条大型断裂:康西瓦断裂、主帕米尔—铁克里克断裂和公格尔断裂垂直和水平运动的控制。公格尔断裂是喀喇昆仑断裂北延的分支,南端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断裂相接,喀拉库勒湖区正好处于两条大断裂相交的裂点位置。断层活动形成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山之间的断层谷既是喀拉库勒湖的地质构造基础,也为山麓冰川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其时,充填整个河源区规模巨大的山麓冰川阻塞慕士塔格峰西北侧自西南向东北流的阔克萨依克河水流,形成了初期的冰体堰塞湖。随着时间的推移,冰流夹带的岩屑在两侧沉积下来形成侧碛垄。当古冰流消融后,喀拉库勒湖由原先的冰体堰塞湖转变为冰碛堰塞湖。冰碛丘陵是冰川停滞事件的记录,其形成通常是区域气候转暖、在和缓地形遗留下大面积富含岩屑物质的死冰及其不断消融演化的结果。伍云飞、赵井东、郑辉军等认为,本区断层活动形成的断层谷创造了喀拉库勒湖所需的地形条件,MIS3中期较冷的气候与西风环流带来的较为丰富的降水导致的冰进阻塞使得喀拉库勒湖得以形成。冰碛分布表明这次规模巨大的山麓冰川发育后,本区的冰川规模呈逐次减小的演化模式,故冰碛丘陵的沉积年代可以用来约束喀拉库勒湖的形成时间。基于测得的OSL年龄、结合已有的ESR年代学资料与古里雅的冰芯记录可知喀拉库勒湖形成于末次冰期中冰阶,时间可对应于MIS3中期。

地理位置

喀拉库勒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东南26千米的苏巴什村、慕士塔格峰脚下,喀拉库勒湖是帕米尔高原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

自然地理

气候特征

喀拉库勒湖区域属于高寒气候,根据喀拉库勒站2000—2010年观测数据可知研究区年平均气温为2.16℃,7月平均 气温为13.22℃,1月平均气温为-12.02℃,年平均降水量为85.75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95.08mm。

地貌、水文特征

喀拉库勒湖处于天山昆仑山脉山和东帕米尔高原交接处,周围环绕着著名的昆仑三雄——公格尔山公格尔九别峰慕士塔格峰,其中公格尔九别峰为克孜 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最高点。喀拉库勒湖由高山冰雪融水及泉水形成,是中国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为3652m,湖面积为10km2,平均水深4m,最深处达30m,是典型的内陆高原湖泊。

自然资源

喀拉库勒湖区域有藏雪鸡雪豹盘羊等珍贵野生动物, 有沙冬青雪莲花等珍稀植被。

矿产资源

喀拉库勒湖区域主要有铁、金、铜 等金属矿,金刚玉、花岗石白云母等非金属矿。

旅游开发

1993年,阿克陶县登山协会在喀拉库勒湖建立接待站,与克州旅游局喀拉库勒湖接待站共同接待国内外游客1994年,克州旅游局撤出喀拉库勒湖接待站,业务由阿克陶县喀拉库勒湖接待站全权负责。2008年,阿克陶县稳步推进旅游景区(点)配套建设,向自治区旅游局申报项目3个,批准立项2个,用于喀拉库勒湖景区、依塔克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服务质量。2009年,推介知名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工作、喀拉库勒湖、奥依塔克风景区向自治州旅游局提交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申请。同年,阿克陶县财政拨款15万元,完成喀拉库勒湖景区整体规划申报目录。2010年,编制《阿克陶县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筹措资金编制《阿克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奥依塔克风景区、喀拉库勒中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成功通过自治区旅游局检查验收。

2011年,阿克陶县编制完成《阿克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慕士塔格峰一喀拉库勒湖旅游景区控制性、建设性详细规划》。完善喀拉库勒湖景区植被保护和湿地保护工作以及道路维修、停车场修建,完善景区的综合接待服务功能等基础设施建设:申报公格尔电站一喀拉库勒湖景区36千米高压输线电路项目。2014年5月,根据《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拉库勒湖景区保护管理条例(草案)》,阿克陶县旅游局将喀拉库勒湖风景区纳入保护管理范围。

2020年,阿克陶县慕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喀拉库勒湖进行了旅游开发,不仅完善了基础设施,还建设了旅游景区。随着新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喀拉库勒湖越来越受欢迎,平均每年来喀拉库勒湖旅游的人数在15万人左右。喀拉库勒湖景区带动了近百户商户,经营着餐饮、奇石、摄影、骑行等项目,带动了布伦口乡各村的群众就业。同时,还带动了沿途乡村农户开办民宿,为当地农牧民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径。

生态保护

2014年5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经过审议,决定批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拉库勒湖风景区保护管理条例》,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大常委会根据本次会议提出的审查意见修改后公布施行。

神话传说

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帕米尔高原上并没有慕士塔格、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和姊妹湖,而是平坦的大牧场。牧场上住着一对柯尔克孜族夫妇,贤淑的妻子为老牧人生下一对美丽的小女儿之后,就离开了人世。老牧人含辛茹苦.精心照料着心爱的女儿。这一对小姐妹聪明伶俐,但却瘦弱多病,老牧人为此时时坐卧不宁。一天夜里,老牧人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告诉他,东方日出处有一座日月仙山。山上有一块日月宝镜只要取到这块宝镜,让女儿照一照就会百病俱除,身体健康:为了能治好两个女儿的病,第二天,老牧人就告别了女儿。向日出方向走去。老牧人走后,两个女儿每天都牧放着羊群.望着东方的小路,盼望着父亲归来。不知过了多久,两个女儿头发变白了。眼泪哭干了,变成了两座大山。这就是姊妹峰,那山顶的皑皑白雪、是她们的白发;那山腰的条条冰川,是她们的道道泪水;那一座座小雪峰,是她们牧放的绵羊。老牧人历尽艰险,终于取回了日月宝镜,当他看到心爱的一双儿女变成了雪山时,捧在手里的宝镜一下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变成了两泓湖水,这就是姊妹湖。老人静静地站在女儿面前,也变成了一座雪山,这就是被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老人的愿望实现了,两个姊妹永生了,而且将玉容永远映在父亲取回的宝镜之中。站在姊妹湖畔,你会发现姊妹峰的倒影始终并肩在姊妹湖之中。高原的明月,月色柔和而淡雅,为高原的山、高原的水涂抹了一层淡淡的乳白;高原的风,轻柔凉爽,为平镜般的湖面,平添了层层皱纹和道道银光。

参考资料

阿克陶县的喀拉库勒湖.中国气象局.2024-04-09

喀拉库里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网.2025-07-18

疆湖风物丨喀拉库勒湖:帕米尔高原上的明珠.阿克陶县人民政府.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