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章斌

李章斌

李章斌,男,1983年生,2002-2006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获得历史学学士;2006-2012年就读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10-2011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学习。2012年始任教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任助理研究员。201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新诗,比较诗学。

研究成果

专著与论文

主要论文

2014年

1. 《生活基础的否定与人间“法权”的篡夺:—从罗赞诺夫〈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代性批判》,台湾《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2014年第2期 (“Negating the Base of Life and Seizing the Authority of World: Reading Dostoevsky’s Critique of Modernity from the 透视 of V. V. Rozanov’sDostoevsky and the Legend of the Grand Inquisitor”, Sino-Christian Studies,2, 2014)

2. Entries “Mudan” and “Duoduo”, in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Modernism, Routledge Press, 2014, in press.

3.《时间的“围困”与历史的“灭绝”——穆旦诗歌中的时间、历史意识》,香港特别行政区人文中国学报》第21期,即出。

4.《杜运:“轻体诗”的“轻”与“重”》,《诗探索》(理论卷),2014年第1辑。

5. 《“非格律韵律”:一种新的韵律学路径》,《文艺争鸣》2014年第10期

6. 《历史危机与辛笛诗歌的内部嬗变》,《东吴学术》2014年第5期

2013年

1. 《韵律如何由“内”而“外”?——谈“内在韵律”理论的限度与出路问题》,《文学评论》,2013年第6期

2.《“感时忧国”与宗教关怀:再探穆旦诗歌的基督教精神》,台湾《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2013年第1期(“ ‘Obsession with China’ and Religious Spirit: Rethinking about the 基督教 in Mudan’s 诗歌”,Sino-克里斯坦 Studies,1, 2013)

3.《袁可嘉的比喻理念的重审与再出发》,《文学理论前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辑。

4.《如何现代,怎样主义?——评也斯张松建关于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5.《重审穆旦的“我”的“现代性”与“永恒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3期

6.《“王在写诗”——海子与浪漫主义诗人的自我定位》,《文艺争鸣》,2013年第2期

7.《艾略特与唐祈诗歌中的“时间”之比较》,《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第3期

2012年

1.Words against Words: Poetic Reflections and Linguistic Manipulation in Duoduo’s Poetry,Neohelicon, 39(2), 2012. DOI: 10.1007/s11059-012-0139-8. (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会主办)

2.《有名无实的音步与并非格律的韵律——新诗韵律理论的重审与再出发》,台湾《清华学报》2012年第4期。(全文4万字)

3. 《罗伯特·白英〈当代中国诗选〉的编撰与翻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3期

4. 《瘸腿的诗学——关于当代新诗批评的音乐维度的一些断想》,《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一期。

5.《穆旦的隐喻与诗歌感性——兼谈“伪奥登诗风”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011年

1.《多多诗歌的音乐结构》,《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3期(2011年5月)

2.《穆旦40年代诗歌的隐喻与其非指涉性》,《文学评论丛刊》2011年第一期(2011年2月)

2010年

1.《被阉割的使者——评〈持灯的使者〉兼谈文学史料的编撰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二十一世纪》2010年第6期(2010年12月)

2.《1940年代穆旦诗歌的隐喻与语言的张力》,《长江学术》2010年第四期(2010-10-15)又收入《穆旦研究资料汇编》(李怡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

3. 《一九四0年代后期的穆旦:内战、政治与诗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2010年第2期(2010年10月)

4. 《爱情城市,孤独城市——评侯孝贤电影〈千禧曼波〉》《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六期(2010-12-28)

2009年

1.《现行几种穆旦作品集的出处与版本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五期(2009-09-15)

2.《近年来关于穆旦研究和“非中国性”问题的争论》,《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2009-01-31)

3.《语言的灰烬与语言的革命》,《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六期(2009-12-28)

4.《“〈丘特切夫诗选〉译后记”与穆旦诗歌的隐喻》,《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

所授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上)、(下)”、“当代文化思潮”

研究课题

1. 自由诗韵律问题 2. “九叶”诗人 3. 新诗修辞 4. 当代诗人 5. 诗与宗教

获奖情况

1. 2013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 2013年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 2013年台湾第三届思源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奖文学类首奖(唯一)

4. 2014年江苏高校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5.2012年第三届江苏文学评论奖二等奖

6.国家留学基金委2010-2011年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奖学金

7.江苏省2010年度优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8.南京大学2011年度赵安中奖学金、南京大学2010年度光华一等奖学金、南京大学文学院第10届优秀学位论文奖、南京大学2010年度优秀研究生、南京大学2005年第8届基础学科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等。

代表作品

专著

1.《在语言之内航行:论新诗韵律及其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

2.《“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台北市台湾政治大学出版社,即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