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红盖鹦鹉

红盖鹦鹉

红盖鹦鹉,又称红帽鹦鹉、红顶鹦鹉。喜欢群体活动,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东北部及巴拉圭东部的大西洋森林及周边地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红盖鹦鹉

【中文别名】红帽鹦鹉、红顶鹦鹉

【拉丁学名】Pionopsitta pileata

【命名者及时间】Scopoli, 1769

【英文名称】Pileated Parrot, 红色capped Parrot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鹦形目鹦鹉科,Pionopsitta属

形态特征

红盖鹦鹉是单一物种,体长22厘米,体重98-120克。雄鸟体羽一般绿色,额头、冠、眼先和眼睛周围红色,耳羽棕紫色,头部两侧有褐色的斑纹。雄鸟的前额呈鲜红色,一直延伸至眼睛之下。外覆羽的紫蓝色较少,低覆羽蓝绿色,尾巴上有蓝色羽毛。鸟喙绿灰色,靠近喙尖成为角质颜色,裸眼环灰色,眼睛深褐色。雌鸟额头蓝绿色,冠、眼先和眼睛周围绿色。幼鸟红色仅局限于额头正面。

生活习性

红盖鹦鹉具有非常安静,与讨喜的友好和温和的个性。高度社会化,并与伴侣或集群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在野生环境中,红盖鹦鹉几乎总是发现成群活动。它们相当容易适应新环境,非常耐寒。饮食:

吃谷物、种子、坚果、新鲜水果和蔬菜。在野外,饮食主要包括桉树花,水果,花蜜和花粉。

繁殖方式

平均每窝产3-4枚卵,孵化期24-25天。

分布范围

分布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东北部及巴拉圭东部的大西洋森林及周边地区。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