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振波

李振波

李振波,生于1960年,河北邯郸人,1978年12月入伍,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空降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5·12汶川地震救援中空降兵15勇士的领队。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5月14日,时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李振波带领15人组成的先遣小分队,分成两个批次从4999米的高空跳下,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盲跳”至茂县地域进行救援。他们上报重要灾情30多批次,为后续救援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他们还在茂县、汶川沿途开辟机降场6个,引导机降、空投20多架次。

李振波先后主持的新型伞兵伞等31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定型或装备部队使用;曾破解了制约中国军队空降作战能力50余年的重型装备空投的“瓶颈”问题;他还曾作为空降空投总指挥,参与指挥了2005年中国与俄罗斯的联合反恐演习,以及2007年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反恐演习等大型演习。李振波还是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等中国航天员的跳伞救生培训教官。

李振波先后3次荣立二等功、11次荣立三等功。2008年6月,李振波被中央组织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8年10月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8年12月,李振波入伍,入伍以后一直在空降兵部队。1979年,李振波经历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临战训练,新兵跳伞结束后,又参加了空降训练骨干集训,成为了一名伞训小教员,从此步入这个行业。1983年5月,李振波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振波经历过步兵、炮兵连队的训练,当过班长、排长、分队长、队长,在师、军机关当过参谋,1998年3月,李振波被提升为军司令部空降空投处处长。

2001年,李振波开始研究重装空投装备和技术。2002年4月受命到空降兵研究所当所长。尽管已担任研究所的领导工作,但军里每年组织的重大军事行动他都参加并负责重大活动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工作的组织指挥,也就是空降空投指挥工作。李振波曾作为空降空投总指挥,参与指挥了2005年中国与俄罗斯的联合反恐演习,以及2007年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反恐演习等大型演习。

稳定发展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5月14日11时47分,时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李振波带领15人组成的先遣小分队,携带通信、引导、侦察等装备,分成两个批次从4999米的高空跳下,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盲跳”至茂县地域。原计划中,李振波不用跳伞,他的任务是组织指挥部队空降。但在13日飞临震区上空了解到复杂的情况后,他决定带头“盲跳”。跳伞后,由于开伞器的工作环境在海拔3500米以下,不少人在空中自由落体下坠了1000多米。李振波和王君伟还遭遇了主伞打不开,启用备份伞降落的险情。落地时,由于地形复杂,李振波撞到树上,大腿被树枝刺穿。最终,15人还是伞降成功了。14日12时25分,地震发生46小时后,他们作为第一批救援力量跳进了“孤岛”茂县。为外界传回了茂县等重灾区的信息,李振波也成为5·12汶川地震中第一个空降的军人。

空降震中后的7个昼夜里,他们翻越了4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山峰,徒步220公里,在7个乡、55个村庄侦察灾情,上报重要灾情30多批次,为后续救援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他们还在茂县、汶川沿途开辟机降场6个,引导机降、空投20多架次。其中,在汶川开辟的首个机降场,为震中地区输送了大量救援物资;在茂县牟托村开设的空投、机降点,一举解决了附近10万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的困境。

2011年,李振波受邀参加纪念地震3周年。2017年的“空降排”比武,在李振波的指导下,中国空降兵在定点跳伞项目中夺冠。这项比赛要求从1200米的高空跳伞着陆,6支参赛队中,唯有中国军队选手踩中直径只有10厘米的靶心。

人物事迹

汶川伞降

2008年5月14日11时47分,时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李振波带领15人组成的先遣小分队,携带通信、引导、侦察等装备,分成两个批次从4999米的高空跳下,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盲跳”至茂县地域。原计划中,李振波不用跳伞,他的任务是组织指挥部队空降。但当时情况复杂:第一,高度比较高,高空含氧低会造成跳伞员反应迟钝。第二是降落伞性能使用高度是3500米,开伞距离最高极限是4000米,而他们所跳高度实际上会导致开伞器停止工作,由于天气寒冷降落伞开伞也受到了影响。第三,在茂县跳伞的时候,没有气象资料,没有对空指挥,地面上也没有明显的标志。而且能见度也不是太好,一直下降到离地面还有1500米的时候,可能才看到地面。第四就是地形条件很复杂,由于地震,地面上到处都是大石头。岷江两侧基本上都是悬崖,跳伞员不管撞到悬崖的哪一个位置上,伞马上就会失效,或者挂到悬崖上。于是,李振波决定带头“盲跳”。

2008年5月14日12时20分,首批15名空降兵成功伞降茂县。李振波第一个跳出机舱后,主伞没有开,下降到大约700米时,他迅速地打开了一键备份伞。李振波在一片复杂的地形着陆20分钟后,其他14名伞兵(分别是王君伟、于亚斌、雷志胜、殷远、王磊、刘志宝、任涛、郭龙帅、李亚军、李玉山、刘文辉、赵四方、赵海东、向海波)集结到他的身旁。他们第一时间与茂县县长高加军取得了联系,并把茂县的受灾情况向指挥部作了报告,上级决定取消剩余空降部队的空降行动。此后,他们向汶川进发。行至铜钟电站大坝时,洪水淹没了前方的道路,他们只能从稍高处的悬崖手脚并用地侧身通过,稍不注意就会一脚滑到滔滔岷江里。伞降时他们每人负重20多公斤,带五部电台两部海事卫星电话,却只带了一点点伞兵干粮。李振波强忍饥饿把干粮让给别人,整整6天6夜只吃了半块干粮。在7个昼夜里,李振波和战友们冒着多次余震,翻越了4座3000多米高的山峰,徒步220公里,先后在7个乡55个村庄侦察灾情,报告重要灾情30多批次,为指挥部指挥部队开进和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的信息依据。

行至汶川与茂县交界处的牟托村时,山体滑坡埋住了20多辆车,路上还滞留大批群众,河对岸四川音乐学院的47名大学生受困,他们大多数受伤,一人伤势严重。山体随时可能再次发生严重滑坡,李振波赶紧上报情况,建议派直升机前来救援。队员们马上勘察选点,定好坐标,指挥群众和学生平整场地,画出十字形的直升机联络符号,用对空电台与飞行员取得联系,引导直升机机降送物资、转送伤员。一路上,他们共计开辟直升机机降场10处,引导战略运输机空投4架次。行至七星关区景区,队员们发现该地滞留了300多名游客,断粮缺水,情况十分危急。李振波发动群众,把勘察到的出山地形图提供给他们,并护送游客们出山。

解决重装空投问题

2000年5月,李振波在组织重装空投试验时,由于空投装备和技术都不成熟,重装空投系统设计上存在很大缺陷,但苦于没有技术、没有资料、更没有经验,导致空投中主伞在机舱内被提前打开,险些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这件事坚定了李振波研究解决重装空投问题的决心。2001年,李振波开始研究重装空投装备和技术。经过多次空投试验和实践,又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重装空投系统和空投技术逐步成熟,尽管在试验中发生多次险情,摔坏了空投系统和装备,但他也积累了大量的空投技术和组织重装空投的经验,2002年,首次组织了“重装空投试验性演习”,虽然在预演中出现了三起事故,其中一起危及到了飞机的安全,但经过李振波从组织、空投系统、操作程序的各个环节、技术上细心模仿最终找到了原因,正式演习顺利成功,从此奠定了重装空投基础。2003年、2004年组织的演习尽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都保证了安全。

中俄联合演习

2005年的中俄联合演习时,空降部队战斗车空投刚刚起步,还处在试验阶段,又是首次和俄罗斯空降军联合演习。李振波提出“使用从国外引进的脱离系统,解决物伞分离的问题,按计划组织试验”,此建议得到了军首长支持。正式演习时,由于从国外引进的脱离系统配件不能满足演习的需要,只能是边攻关研制统的配件,边组织试验,演习、预演空投近50件次,无一出现意外,演习结束后,俄罗斯空降兵也竖起了大拇指。李振波在此次演习中荣立了二等功。

个人生活

为了部队工作的大局,李振波很少顾及家庭。母亲病故,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只回去了3天,处理完后事,立即归队投入到工作中;岳母做手术,尽管在同一个城市,连去看望一下的时间都没有;爱人常年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沾冷水,就疼痛难忍,有时发作起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由于李振波经常在外执行任务,根本无法照顾爱人。2005年女儿高考时,李振波在组织伞兵战斗车首次3件连投试验。爱人病发行动不便,他又无法顾及女儿,导致女儿高考发挥失常,填报志愿时李振波又在中俄联合军演现场,以致女儿在高考成绩超过重点线40多分的情况下而掉档。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他是名优秀的军人。”(李振波的妻子盛亚玲评)

“李所长业务能力过硬,对国防事业非常专注,从来不顾个人安危。”(李振波的同事孙彦辉评)

中国军队新一代伞兵主战伞就是在李振波的领导下研究完成的;研究成功时,河北省硬汉李振波同样是试跳第一人。(河北日报评)

伞降41年,对59岁的李振波来说,是2000多次的从天而降,是从入伍到临近退休日复一日的伞花绽放;对中国空降兵部队来说,则是一个个空白被填补,是一年又一年由弱向强的艰辛成长。(中国小康网评)

参考资料

我的从军记丨4999米!生死14分!汶川地震伞降第一人李振波揭秘超高空伞降.搜狐网.2024-01-09

李振波:伞降40年,见证中国空降兵部队发展壮大.中国日报.2024-08-28

李振波:伞降40年,见证中国空降兵部队发展壮大.中国日报网.2024-08-22

空降兵15勇士12年前惊天一跳背后:降落伞无法打开、自由落体1500米.环球网.2024-08-22

《开讲啦》空降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振波: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央视网.2024-08-22

汶川地震10周年,曾经的瞬间依旧会让人泪流满面!.中国军号-今日头条.2023-01-11

汶川地震救灾4999米高空首跳勇士李振波返回成都.中国政府网.2024-03-20

新时代中国空降兵!李振波:41 年初心不改.新浪财经.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