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珐琅饰品

珐琅饰品

珐琅饰品是用珐琅工艺制成的饰品。在珐琅的制作发展史中,人们根据其胎的种类,将其分为金胎珐琅、铜胎珐琅、胎珐琅等。珐琅根据制作方法又可分为画珐琅、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玲珑珐琅和发光珐琅。珐琅饰品除了不生锈、光滑、清洁、美观外,还能耐摩擦、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同时能承受一定的温度。中国的珐琅工艺较为闻名,北京的“景泰蓝”就是杰作之一。珐琅饰品设计师有德国首饰艺术家Christoph Straube、英国的艺术家Ruth Ball等。

珐琅饰品技艺最早产生于公元前四千年的古埃及,隋唐时期传入中国,并先在广东省地区落地生根。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一月初八,两淮盐政李质颖一次进贡珐琅制品即有15类近30件之多,清代中叶,因太平天国与清军在扬州市连年激战,珐琅饰品生产失传。在中国,珐琅饰品的应用起步较晚。中国珐琅饰品多为旅游产品,制作工艺较为粗糙,缺乏自主设计理念。

在现代首饰中,珐琅工艺被广泛运用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不仅可以增加首饰的美观度,还可以增加首饰的质感和价值。

历史沿革

珐琅饰品技艺最早产生于公元前四千年的古埃及,隋唐时期传入中国,并先在广东省地区落地生根,广东民间称其为“烧青”或“广珐琅”后得皇室喜爱在北京发展壮大。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一月初八,两淮盐政李质颖一次进贡珐琅制品即有15类近30件之多,其中有宝座、御案、御榻、屏风等大件,均存放在养心殿圆明园等处。清宫造办处档案还记载,养心殿、怡和轩、符望阁的内装饰和陈设,如附着于隔扇、拦板和挑檐上的蝠寿嵌件及37只掐丝珐琅云瑞飞翔蝙蝠,和故宫博物院收藏为数众多的桌灯、天球、瓶、观音尊等,均为扬州所制。清朝中叶,因太平天国与清军在扬州市连年激战,珐琅饰品生产失传。

在中国,珐琅饰品的应用就相对起步较晚。中国珐琅饰品多为旅游产品,制作工艺较为粗糙,通常采用模具批量制作,缺乏自主设计理念,以珐琅工艺为主的饰品制作企业并不多见。

饰品分类

在珐琅的制作发展史中,人们还根据其胎的种类,又将其分为金胎珐琅、铜胎珐琅、胎珐琅等。珐琅根据制作方法又可分为画珐琅、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玲珑珐琅和发光珐琅。

金属胎珐琅

金属胎的珐琅工艺是指将粉末状的玻璃原料熔化到金属表面的工艺。金属胎可以是贵金属,如黄金和白银,也可以是贱金属,如紫铜和青铜。这种制作装饰品的工艺在珠宝首饰发展史上有过多种不同的类型。

铜胎掐丝珐琅

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涛金属丝放置在金属底胎上,形成小空间或间隔从而固定珐琅的工艺。在间隔中填充细碎的石英质釉料,然后经过高温焙烧,把釉料熔化后固定在金属底胎上形成粮料凝结层。由于柏料有受热络化。冷却收缩的即象,这使得冷却后的釉料凝结层会有轻微的下脑。所以,我们需要再次填充鞋料井焙烧。多次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釉料凝结层达到足够的曝度,最后对法琅表面进行打磨抛光。

内填珐琅

内填珐琅工艺是指用雕刻和钟敲的方法,在金属表面制作出可以填充釉料的空间。然后,将这件器物进行焙烧,釉料经高温而络化,冷却后紧累附着在金属底胎上。

雕花半透明珐琅

雕花半透明珐琅于12世纪末被引入欧洲。在这种工艺的制作过程中,金属表面的平面设计是通过雕刻或蚀刻的工艺来实现的,然后覆盖半透明的珐琅。由于半透明的法琅具有渐变的色彩调子,所以烧制出来的图案有一种浮雕感。这种工艺最常用的金属底胎是白银或黄金。

錾花珐琅

錾花珐琅工艺比较独特,最早在古希腊和埃特鲁里亚地区被用于首饰制作。那时,錾花珐琅工艺常被用于制作浮雕或圆雕的艺术形象。文艺复兴时期,尤其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和巴洛克时期,錾花珐琅工艺是首饰制作的主要工艺之一。首饰的各种类型,比如胸针、吊坠、项链、戒指和耳饰等,都装饰有大量经由雕刻和铸造而成的黄金饰件。这些首饰上面镶嵌着未经琢磨或仅仅经过粗略琢磨的钻石与宝石,并镶满了珍珠。应该说,这些首饰并不是由某一个工匠制作出来的,而是由一群工匠制作出来的。这群工匠包括金匠、宝石琢形匠和珐琅工匠。安特卫营和米兰是进行这种首饰交易的两座主要的城市,此外,还有哈布斯堡、布拉格、巴黎佛罗伦萨等城市也在这种首饰的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画珐琅

以多次彩绘、反复烧结的高级工艺制作而成的珐琅。以金、银等金属为胎体,先涂上一层单色珐琅釉,再按照艺术构思以不同的彩釉描绘人物、风景和花卉等,然后入窑烧结,经过反复彩绘,反复烧结,使珐琅趋于完美,工艺周期往往历时数月,成品率较低。理想的画珐琅色彩绚丽,质如宝石,耐磨耐蚀,光泽历经千年而不退。由于画珐琅器富有绘画趣味,又称珐琅画、洋瓷。

内填珐琅

又称錾胎珐琅、剔花珐琅、镶嵌珐琅、凹凸珐琅。是为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加强艺术表现力,在金属胎体上铸刻出凹凸图案,填入或涂覆珐琅釉,再经过烧结、磨光等工序加工而成,11世纪起在欧洲盛行。

掐丝珐琅

先在金属胎上,按照图样设计要求描绘纹样轮廓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主要是铜,兼有金、银丝和片)焊着或黏合在纹样轮廓线上,组成纹饰图案,在纹样轮廓线的空格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再经多次焙烧、磨光、镀金而成。景泰(1450~1457)年间在铜胎上施蓝色釉制得的珐琅制品,亦属掐丝珐琅,世称景泰蓝

玲珑珐琅

呈透明或半透明状的珐琅,又称透明珐琅。制作时先在金属胎体上镂刻出各种艺术花纹和造型,然后罩以含有石英长石或铅、锡氧化物的釉料,烧制后形成具透明或半透明性质的珐琅釉,再经过打磨、抛光和精致的加工修饰后而成。

发光珐琅

在釉料中添加发光材料制得的可在外场激发下发光的珐琅。用于激发的外场可以是电场、光照或放射性物质等,分别称为场致发光珐琅、光致发光珐琅和放射发光珐琅。若以发射光的性质分则有荧光珐琅和磷光珐琅。发光珐琅的光亮度高,性能稳定节能经济,使用便利,广泛应用于各类标识中。

制作过程

在制作珐琅饰品时,设计师要先将珐琅烤成粉末状,然后与其他材料混合,如玻璃、铜或金。这种混合物被放置在珐琅首饰的基底上,然后烤热以达到融合的效果。一旦珐琅与基底融合,设计师就可以在珐琅表面上刻画纹理和图案,使其更具装饰性。

相关特点

珐琅饰品除了不生锈、光滑、清洁、美观外,还能耐摩擦、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同时能承受一定的温度。

相关概念

珐琅饰品是用珐琅工艺制成的饰品。珐琅是将矿物质研磨成粉,经填充、高温熔化后冷却凝结成釉面,装饰于器皿、首饰等表面的技艺。

价值影响

在现代首饰中,珐琅工艺被广泛运用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不仅可以增加首饰的美观度,还可以增加首饰的质感和价值。珐琅饰品因为烧制的温度和时长会让色彩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珐琅工艺吸引大家的一个魅力点。烧蓝工艺可以用于各种首饰的制作,如项链、手链、耳环、戒指等。在烧蓝工艺的运用中,首饰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非常精细和耐心,因为烧蓝工艺需要多次烧制和打磨,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许多珐琅首饰设计师将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时尚的首饰。

注意事项

相关选购

在选购珐琅饰品的时候,选择花纹工整、胎型标准、色彩合理、无沙眼、颜色鲜艳、无坑包、造型美观者为佳。

相关鉴别

珐琅和鎏彩可通过颜色、光泽、莫氏硬度及放大检查等项目进行鉴定。珐琅颜色通常较为自然,光泽强为玻璃光泽,硬度较大,通常在 5~7,使用小刀刻划不会留下痕迹,热针实验中无特殊反应。鎏彩颜色则较为鲜艳,光泽较弱,呈现出蜡状或没药树光泽,硬度较小,通常在 2~3。此外使用热针测验有变软或热熔现象,通常有刺激性气味,触摸时会有温感。当然,也可通过红外光谱、激光拉曼等专业技术手段进行鉴定。例如珐琅会具有玻璃特征吸收或特征峰,而鎏彩呈现出有机化合物特征吸收或特征峰。

知名品牌与设计师

Christoph Straube

德国首饰艺术家Christoph Straube用珐琅、银、不锈钢等材料做出令人产生视觉错觉的的首饰作品。他运用珐琅彩绘和干筛技法,在平面的金属片上通过描绘几何形体及色彩变化,绘制出光影对比关系,看似简单明了,其实包含了完美精湛的工艺技法,他的珐琅作品总会给观者带来无限的惊喜。2023年慕尼黑首饰周上Christoph Straube在IHM主会场呈现了他的作品。

Ruth Ball

英国的艺术家Ruth Ball用珐琅工艺制作出包括当代首饰、器物在内的精美作品。她将颜色、图案、符号和装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珐琅的色彩和工艺来创作作品。她的作品形制具有现代感,色彩淡雅和谐,别具特色。

珐琅品牌FREY WILLE

珐琅品牌FREY WILLE诞生于1951年的奥地利珐琅品牌,以醉心艺术设计,精良制作手工艺的珐琅首饰出名。

参考资料

珐琅.珐琅.2025-05-06

珐琅工艺,打造饰品的“有趣灵魂”.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25-05-07

天工】珐琅工艺在首饰设计中的美学运用与发展.天工杂志.2025-05-07

【天工】珐琅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天工杂志.2025-05-07

懂行 | 珐琅首饰怎么就火了?.懂行 | 珐琅首饰怎么就火了?.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