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毒麦
田毒麦,一年生草本,种子繁殖,夏秋抽穗。有毒杂草,与毒麦相似。
形态特征
秆无毛,有3-4节。叶鞘大部分长于接节间;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长10-15厘米,宽4-6毫米,穗状花序长10-15厘米,穗轴节间长5-7(10)毫米;小穗有7--8小花,长8-9毫米(芒除外);颖质地较硬,有5-9脉,长8-10毫米,宽1.5-2毫米;外质地薄,有5脉,有短芒,第1外稃长约6毫米,有2.5毫米的芒,易折断;稃片革质,草黄色,内稃约等于外稃。颖果长椭圆形,坚硬,无光泽,腹沟较宽。
生长环境
一年生草本,种子繁殖,夏秋抽穗。
分布范围
原产地在欧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江苏省、江西省、贵州省、云南省。
栽培技术
为害特点
有毒杂草,与毒麦相似。
防治方法
田毒麦是我国规定的进出口检疫对象,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检疫规定,防止田毒麦进口及在国内蔓延扩散。一旦发现应通过选种、换种、轮作倒茬、耕作防除等方法消除毒麦。不用混杂田毒麦的饲料饲喂家畜,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停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