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双锁
党双锁,男,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病原与感染病学教研室主任。
党双锁毕业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先后担任见习助教、助教等职。2007年,党双锁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7月28日起,党双锁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2015年7月,党双锁主编的图书《名医正解肝病》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8年12月5日,党双锁在“陕西省重症手足病防治研讨会”第二期培训会议中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深刻的临床体会讲述了手足口病2018年诊疗指南及研究进展。
党双锁曾获2024年、三秦最美医生、白求恩式好医生、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1987年,党双锁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同年7月23日至1988年7月,党双锁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担任见习助教。1988年7月至1994年6月,党双锁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担任助教。
1998年,党双锁获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6月至2008年7月,党双锁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研究员、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在此期间,党双锁于2007年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7月28日起,党双锁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
2015年7月,党双锁主编的图书《名医正解肝病》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8年12月5日,由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党双锁团队承办的“陕西省重症手足病防治研讨会”第二期培训会议在扶风县开启。在会议中,党双锁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深刻的临床体会讲述了手足口病2018年诊疗指南及研究进展。2024年11月,党双锁获得。
2025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定向项目立项通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党双锁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中西医结合“双抗”疗法阻断MASLD/乙型肝炎癌演进药效评价及机制探索》项目获批立项,该课题隶属于《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预防体系创建与临床评价研究》项目的子课题。
研究方向
党双锁的研究方向为肝脏疾病基础与临床,感染与免疫;中药防治肝病的作用机制探讨及研发。
专业擅长
党双锁主要从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各种传染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重视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个体化治疗,特别是在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方面等。
主要成就
截至2025年5月16日,党双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承担和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课题及卫生部及省级科学研究基金2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6部。
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著作
社会任职
党双锁兼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感染与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肝学组及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委员,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兼陕西省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心身医学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陕西感染病学分会常委,陕西省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艾防协会病毒性肝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内科学《感染科分册》副主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共同主编、《中国肝病杂志》副主编、《中华实验与临床感染病杂志》、《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等中文期刊编委;《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执行副主编,《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Infection International》等刊编委。
所获荣誉
人物评价
党双锁在科室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传染病事件,并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做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预防及救治工作。承担了H7N9、手足口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多项重大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任务,及时总结交流,适时举办了“陕西省重症手足口病学术研讨会”,开展和英国牛津医院的科研合作项目,提升了学科诊疗水平,扩大了医院知名度。(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评)
相关事件
2025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在各类呼吸道疾病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连续3周居就诊首位。从地域上看,中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据多地疾控中心监测,本轮新冠病毒流行株仍以奥密克戎系列变异株为主,可能存在更强的感染力和抗体逃逸能力,但致病力未见明显变化。党双锁临床观察发现,就诊的新冠患者较以往增多,人数几乎翻了一倍。但新冠感染尚未达到显著规模,而是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和可控的范围内。此次疫情波动与群体免疫保护效力的衰减有关,患者临床症状仍以发热、咳嗽及咽喉痛为主,基础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老年群体及低龄儿童重症转化风险较高。党双锁认为,当前社会已进入与新冠病毒常态化共存阶段,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呈现两极转变趋势:由疫情初期的“超常规防控”转为当前的“防控意识薄弱”。很多医院甚至已经取消了新冠检测项目,病人得了病也不知道是不是新冠,只能硬扛。相较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新冠的杀伤力更大,可引起肺部感染,导致肝功能异常,加重基础疾病。“临床发现很多长新冠患者,两三年后CT检测肺部仍显示炎性病变,这类病理改变与早期干预不足相关,可能继发肺部损伤。”党双锁建议,对新冠病毒仍应加强监测、主动监测,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疾病负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
感染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5-05-16
医师节获奖人员系列报道——专病门诊突出贡献奖.微信公众平台.2025-05-16
党双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人才培养处研究生教育.2025-05-16
名医正解肝病.江西省图书馆.2025-05-16
“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和干预”第二期培训会议成功召开.微信公众平台.2025-05-16
聚焦| 西安交大二附院一周新闻回顾.微信公众平台.2025-05-16
C-mycRC 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研究.江西省图书馆.2025-05-16
HCV和HBV与HCC相关性研究 .江西省图书馆.2025-05-16
新冠肺炎防控与心理干预100问.江西省图书馆.2025-05-16
中小学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中学段.江西省图书馆.2025-05-16
中小学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小学段.江西省图书馆.2025-05-16
疫情至我们在.江西省图书馆.2025-05-16
医学常用实验技术精编.豆瓣读书.2025-05-16
党双锁:感染科学术带头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5-05-16
新冠感染近期又活跃了?专家:与免疫力衰减有关.腾讯网.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