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分析
用例分析是将用例模型转化为分析模型的过程,它是连接需求与设计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行为被分配给分析类,由它们相互作用来实现。
基本概念
用例分析的核心在于理解用例的本质特征。亚克申认为用例是系统执行的一系列动作序列,其中包括与用户的交互,这些动作必须对特定的使用者(Actor)产生可观测且有价值的成果。寇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指出用例是一种行为契约,旨在达到特定的目标。每个用例及其名称都应该代表着一个用户目标,其价值取决于目标是否得到有效满足。寇本还提到,用例可以通过具体执行来展示Actor的目标是如何实现或未能实现的。用例是由一系列可能在不同情况下执行的动作和交互组成的,这些动作和交互可能会导致多种不同的后续状态,即所谓的“情节”。
分析与设计的区别
用例分析与设计有明显的区别。在分析阶段,重点是构建系统的逻辑模型,捕捉系统必须提供的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而在设计阶段,则着重于详细说明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结合技术解决方案来提供实际可行的设计模型。
参考资料
用例分析的简单指南-Lynch Warren.博客园.2024-11-28
用例分析(关于用例分析简述).爱问.2024-11-28
用例分析(关于用例分析介绍).爱问.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