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93年底安徽财贸学院开设的经济法专业;1994年4月,安徽财贸学院法学系成立;2005年1月,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成立。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66人;有4个教研部,开设本科专业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历史沿革
1993年底,安徽财贸学院获准设立经济法专业。
1994年4月,安徽财经大学法学系成立;9月,首届经济法专业本科生入学。
1995年,招收国际经济法专业专科生。
1996年,招收国际经济法专业本科生。
1998年,全国本科专业调整后,统一招收法学本科专业。
2005年1月,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成立。
2007年,获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4个教研部,开设本科专业1个。
教研部:理论法学教研部、国际法学教研部、经济法学教研部、民刑法学教研部。
本科专业:法学
本科教育
法学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满足社会对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学年,并实行3-6年弹性学制。凡依照培养方案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学生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两年延长期。
对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法学学士。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中国法制史、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企业公司法、商法总论、合同法等,共16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3学分,学科基础课47学分,专业必修课17学分,专业限选课21学分,公共限选课14学分,公共任选课18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由军训(2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外实践(2学分)、社会调查(1学分)、刑事模拟审判(1学分)、民事模拟审判(1学分)、专题调查(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共16学分。
国际政治
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系统掌握国际关系、国际法、政府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熟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状况,了解国际贸易、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业务,能够在外向型公司、党政机关、高校、新闻媒体等单位从事外事、外贸、管理、教学、传播等方面的工作。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研究型学习,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在系统开设国际政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适量的国际经贸、管理和法律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把国际政治与国际经贸、国际法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实务更好地实现结合。学生主要学习国际政治、政府管理、国际法及国际经贸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国际政治经济及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政治学概论、法理学、世界简史、国际政治学概论、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法、公共关系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制度、外交学、近现代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英)、国际政治专业英语、国际组织概论、国际战略与大国关系、亚太政治经济、中国对外关系、美国政治经济、欧盟政治经济、西亚非洲政治经济、国际政治经典选读(英)、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政治学传播、世界华商研究、台湾问题研究、当代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管理学原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等,共16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0学分,学科基础课30学分,专业必修课42学分,专业限选课16学分,公共限选课14学分,公共任选课18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由军训(2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2学分)、农村社会调查(1学分)、城市社会调查(1学分)、专业调查(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共16学分。
研究生教育
经济法学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于2000年取得经济法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部分毕业生已经考取了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博士研究生。同时还招收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已经申请学位人数近40人。
经济法学专业设置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企业法与公司法等三个研究方向。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财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和产业政策法研究;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房地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公用事业规制法等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法律制度的研究;企业法与公司法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研究公司、合作社、国有企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非营利组织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本学科在农村经济法制和合作社与企业法律制度研究方面已初步形成特色。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成功申报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于2003年获得国际法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国际法学硕士专业已有四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主要在全国各地的法学教育、司法、行政等部门工作。在读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共21名。
国际法学硕士专业设国际公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等研究方向。其中,国际公法方向主要研究国际公法的一般原理、条约法、国际组织法、海洋法、国际环境法等,培养从事国际公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国际贸易法方向主要研究国际货物买卖法、海商法、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等,培养从事国际贸易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国际投资与国际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方向主要研究比较外资法、跨国公司法、中国外资法、国际投资金融法、国际贸易金融法、国际货币金融法等培养从事国际投资与金融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国际税法方向主要研究财税法、国际税法等,培养从事国际税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
国际法学硕士专业自设立以来,教学及科研力量得到了不断充实。结合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管理类学科专业优势,本专业侧重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与研究。本专业的研究,尤其是国际税法的研究,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民商法学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于2006年获得民商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生,首届学生已全部顺利毕业,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本专业在读的研究生共37人。
民商法专业设民法原理、知识产权、财产权三个研究方向。其中,民法原理方向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民法的性质与任务、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时效制度等,培养从事民法学研究、教学及法律实务工作的专门人才;知识产权方向主要研究知识产权法的一般原理,以及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制度,培养从事知识产权研究、教学及相关法律实务工作的专门人才;财产权方向主要以物权、债权为研究对象,培养从事物权法、债权法的研究、教学及法律实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民商法学的基本原理,熟识和把握民商法学的理论体系及发展动态,能够恰当地运用民商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民商法领域的实践问题。
学科体系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济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学理论、刑法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
师资队伍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教师中有高级职称者30余人,其中: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在读)41人;有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安徽省首届十大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1名,安徽省教学名师1名,安徽省教坛新秀3人,安徽财经大学龙湖学者3人。
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刘永伟
安徽省首届十大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刘永伟
安徽省教坛新秀:陈琛、胡建
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杨仕兵
人才培养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校企合作教育基地1个。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法学
省级校企合作教育基地:校企合作法学教育基地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学生在2014年上海大学主办的首届“长三角地区高校模拟法庭大赛”获“最佳被告”;在2014年、2015年安徽省未来律师辩论赛分别获冠军、亚军;2018年,获第三届“南仲紫金杯”模拟仲裁庭大赛申请人队冠军、仲裁庭队季军和最佳组织奖,首届“淮海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代理人组”冠军和“法官组”亚军,第三届安徽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冠军。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6个校级研究机构。
校级研究机构:经济法研究中心、国际法与国际税法研究中心、东亚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农地法和合作社法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院、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成立二十余年来,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法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十余项。
校园环境
学生活动
2019年,学院开展了普法知识竞赛、校园垃圾分类活动、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书香班级活动、义务植树活动、迎新晚会等学生活动。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诚信和谐、公平正义
形象标识
学院院徽分内外两个部分。内部是天平的图案,象征着公平正义,图案下方有数字“1993”代表学院最早于1993年开始法学教育;外环是学院的中英文院名。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安徽财经大学.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