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经论义记
《十地经论义记》,又称《十地义记》或《十地论疏》,是由隋朝学者慧远所著的一部佛教经典注释作品。该著作旨在对世亲的《十地经论》进行深入解读。由于世亲在《十地经论》中并未将阿梨耶识视为第八识,因此,赖耶缘起的八识理论无法直接对应真如缘起。然而,在慧远的阐释下,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他提出了第八真识与前七妄识的真如缘起论。此外,《十地经论义记》对于华严学派的六相圆融义以及流行于陈、隋时期的地论宗都有重要影响。
内容简介
《十地经论义记》共分为八卷,最初为七卷,每一卷均包含本末两部分,因此形成了十四卷版本。然而,现存版本中第九卷及之后的部分已经遗失,目前仅有八卷流传至今。书中首先介绍了作者的自我介绍,随后是对主题的阐述,并通过两首偈颂作为序言。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辨别宗旨、判断文本含义以及逐句详细解释。在《十地经论》中,世亲提到了心意识的概念,并使用了《十地经》中没有出现过的阿梨耶识来对其进行描述。他认为阿梨耶识代表真实,而心意识则是虚幻的。这种区分导致了赖耶缘起的八识理论无法直接类比真如缘起。直到慧远撰写《十地经论义记》时,才将心意识与前七识相对应,从而建立了第八真识和前七妄识的真如缘起体系。同时,华严学派的六相圆融义也是在慧远的解释基础上得以完善。
参考资料
十地经论义记.十地经论义记.2024-09-23
释义高祖隋代佛学三大师之一慧远法师的出家学法及归骨之地.百家号.2024-09-23
慧光.保定地方志.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