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王宫
汗王宫,努尔哈赤的早期寝宫。位于沈阳市内北中街清豫亲王多铎王府遗址北侧50米处。努尔哈赤于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迁都沈阳后修建并作为居所。随着清兵入关,沈阳成为了陪都,汗王宫逐渐废弃并最终塌。
20世纪80年代,沈阳故宫博物院一位精通满文的专家在北京发现了《盛京城阙图》,这是汗王宫第一次见诸文字记载。2012年,汗王宫遗址被发现,当时只能见到地面下约1米深的土层里露出的一段长约3米、高约半米的青砖墙基,青砖间裹以大量的白灰。2013年4月,汗王宫开始重建,已于2014年年底建成。
汗王宫遗址是“一宫两陵”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2012年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过对其进行发掘、保护和展示,实现了文物保护的示范效果,传承历史文脉,使文物得以“活起来”。
基本介绍
1625年3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市,1626年8月病逝。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汗王宫一直是努尔哈赤的居所。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汗王宫”改称“福晋衙门”;1644年,清兵入关后,沈阳成为“陪都”,“汗王宫”逐渐废弃,最终荒废坍塌。
建筑介绍
20世纪80年代,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在北京发现了《盛京城阙图》。《盛京城阙图》上标明,“汗王宫”所处的位置,与“九门”密不可分。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沈阳中卫”都指挥闵忠,在元代“沈阳路”旧城基础上,加高加厚城墙,形成了砖石罩面的坚固城墙。“沈阳中卫”城池设置了4座城门,城内主要街路与4座城门相通,形成了“十字街”格局。东门为“永宁门”、南门为“保安门”、西门为“永昌门”、北门为“永安定门”(明代万历年间改称“镇边门”)。北门,即所谓的“九门”。“九门”是一座由9个券洞组成、两个十对顶“十字券洞”式城门。《盛京城阙图》上“汗王宫”位置,就在“九门”之内,明代“沈阳中卫”城南北中轴街道的最北端。坐北朝南,两进院落,由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串起。
“汗王宫”保留了满族传统的台式建筑,为一座两进院落。宫门后面为外院,有一座类似大清门的三间屋宇式大门,进院后东西两侧没有其他建筑。北面为通往内院的中门。内院正面,为耸立于高台之上的串堂。拾阶而上,经过串堂,便是二进院落。二进院落内正面,为三间宽敞高大的殿堂,是努尔哈赤居住的地方。殿堂东西两侧各有三间配殿,是努尔哈赤嫔妃们的居住处所。高台前面正中是一座门楼,有石阶通往台下。“汗宫”建筑物均以山墙承重,黄琉璃瓦顶加绿剪边。
寝宫遗址
遗址发现
2012年7月2日,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遗址现场发掘。7月,在沈阳市内北中街清豫亲王多铎王府遗址北侧50米处发现一处清代遗迹,出土的绿釉瓦当被证实是亲王一级才可使用的建筑材料。专家推测这有可能是消失了300多年的汗王宫,也就是努尔哈赤的早期寝宫。这处遗址尚处于挖掘初期阶段,相对于多铎王府遗址面积要小,只能见到地面下约1米深的土层里露出的一段长约3米、高约半米的青砖墙基,青砖间裹以大量的白灰。
出土文物
遗址废弃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绿釉琉璃建筑构件,有板瓦、筒瓦、滴水、花砖、串珠纹砖、砖雕等。瓦当、滴水当面和部分模印花砖上均为莲花纹饰。
出土价值
参与考古挖掘的沈阳市考古研究所专家赵晓刚认为,汗王宫遗址的确认打消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汗王宫是否真实存在的顾虑,揭示了汗王宫的真实保存面貌。汗王宫与沈阳故宫大政殿为同时期建筑,两者的关系真实体现了清早期“宫”与“殿”分离的满族宫廷建筑特征。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姜万里认为,汗王宫遗址出土,对研究清早期的首都规划研究同样意义重大。清代盛京城的建设,采用的是藏传佛教曼陀罗理论,城市建设外圆内方,道路呈放射状,并非正南正北,这在沈阳市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全国也是惟一保存下来的。
清曾经先后在赫图阿拉故城、辽阳市、沈阳、北京建都。其中,赫图阿拉老城规模太小,辽阳古城遗址大都已经破坏掉,在北京则沿用的明朝宫殿,只有沈阳的清朝早期建筑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汗王宫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认为,盛京是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最后一个首都,沈阳汗王宫的发掘,是我国都城考古的一个重要突破。
重建计划
2013年4月,汗王宫重建计划已经上报国家文物局并获得批准,正等待规划部门审批。整个建筑工期有望在2014年底竣工。
汗王宫重建计划,作为沈河区方城改造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已经酝酿多年。2012年9月,上海市某大型商业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参与合作开发沈阳北中街商业广场项目。该地块位于中街路、北顺城路、朝阳街与正阳街之间,土地面积3.23万平方米,按照《盛京城阙图》对照,不难发现汗王宫正位于该地块的中间位置。
重建难题
虽然文物部门已经批准汗王宫重建的实施方案,但是在设计、规划过程中,开发单位却遇到了难题。“开始只能根据历史资料确定大致位置,准确位置不能确定。现在,下面已经挖出来大块的青石了,位置可以确定了。不过,建设图纸提供不了,只能根据资料做方案。”“现在整体方案上报给国家文物局,已经批了,现在效果图都已经有了,只等规划局审批合格,就可以开工了。”
建筑模型
整体建筑模型。模型中,整个商业广场建筑分为东西两大建筑群,建筑斗拱飞檐充满浓郁的中国传统古建风格。在两座建筑群中间,正对通天街口,被开辟成一条步行街,步行街上两栋院落,即为设计中的汗王宫。计划中,汗王宫建成后,有意开辟为会所。
参考资料
辽宁沈阳汗王宫遗址.中国考古.2024-03-07
沈阳汗王宫原址保留 建遗址广场明年开放.人民网.2024-03-07
沈阳发现疑为努尔哈赤早期寝宫遗址.印象网.2024-03-07
沈阳这三处遗址实施原址保护展示 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季启动 可沉浸式体验考古勘探发掘.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