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骆垌舞
壮族骆垌舞是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地区的一种传统舞蹈,其名称来源于古代骆越民族的将军称号。该舞蹈主要反映了古骆越人祭祀活动的过程,包括出征、点兵、行军、打仗、招魂、驱邪等内容。通过这些仪式性的动作,骆垌舞生动地再现了古代骆越国的文化风貌,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的壮族远古文化信息。
表演形式
壮族骆垌舞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著称。表演者身着黄黑相间的道服,头戴法帽,扎法带,手持执法器,并佩戴木质和纸质的面具。道服上的图案多以八卦图、麒麟、龙凤为主,而黄色舞服则相对简单。此外,表演者使用的法帽也非常精致,帽顶上装饰有金黄色的酒杯和羊骨。其他道具如锦旗、响棍等也都带有浓厚的壮家特色和神话色彩。骆垌舞的音乐伴奏使用的是特殊的“岳鼓”和锣鼓,配合舞者刚健有力的动作,营造出强烈的视听效果。
传承与发展
壮族骆垌舞不仅是舞蹈表演,还包括讲述神话故事和祈愿的环节。在武鸣区玉泉村,村民黎世禄珍藏着十册骆垌舞瑞安鼓词本,记录了这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骆垌舞的完整演出分为多个片段,每个片段都有不同的道具和舞蹈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垌舞已成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资料
广西壮族骆垌舞研究.参考网.2024-10-28
区级非遗项目骆垌舞将亮相武鸣今年“壮族三月三”歌圩@微今日武鸣.搜狐网.2024-10-28
壮族骆垌舞.壮族骆垌舞.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