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um美术馆
Leeum美术馆,也称三星美术馆,是韩国的私立美术馆,其名称Leeum是由设立者的家庭姓氏 “Lee” 和 “Museum” 的后缀 “-um” 结合而成。美术馆位于韩国首尔特别市龙山区梨泰院路55街60-16号。在Leeum美术馆内分为常设展区和特别展区两部分,展示有从韩国各地收集而来的陶瓷、工艺品和书画等1万余件韩国传统艺术品;此外还有不同主题、一般为期3个月的特别展。
从1995年开始,李秉喆会长计划在首尔市中心汉南洞住宅区建立美术馆,但因 IMF 经济危机一度中断了项目实施。该工程最终于2002年重新启动。2005年Leeum美术馆开业。
Leeum美术馆分别由瑞士建筑师Mario Botta依据得自韩国传统陶瓷的灵感设计的传统美术馆Museum1,法国建筑师Jean Nouvel运用新材料设计的现代常设展馆Museum2,以及荷兰建筑师Rem Koolhaas设计的三星儿童教育文化中心构成。三个部分象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艺术在此交融相汇。Museum 1是传统美术馆,主要用来收藏韩国国宝级的传统艺术品,Museum 2是常设现代美术展馆。
名称来源
Leeum美术馆中的Leeum,是由设立者的家庭姓氏 “Lee” 和 “Museum” 的后缀 “-um” 结合而成。
历史溯源
建设背景
美术馆馆藏的数万件美术作品始于三星第一代会长李秉喆的收藏。第一代会长是一位很早就认识到韩国文化遗产优秀性的人,因为当时不忍心看到韩国的文化遗产因经济困难而流失到国外,因此他从1950年开始收集韩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美术作品。后来李健熙也继承第一代会长的夙愿,从1970年开始学习陶瓷。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韩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此系统地扩充Hoam(美术馆)收藏。而且不仅是韩国近现代美术作品,还正式收集起外国的美术作品。他意识到将这些收集到的优秀文化遗产世代传下去的重要性,因而建立起一座同时可以目睹韩国和世界风采的三星美术馆Leeum。
发展历程
从1995年开始,李秉喆会长计划在首尔市中心汉南洞住宅区建立美术馆,但因 IMF 经济危机一度中断了项目实施。该工程最终于2002年重新启动。2005年Leeum美术馆开业。
方位布局
场馆设计
Leeum美术馆分别由瑞士建筑师Mario Botta依据得自韩国传统陶瓷的灵感设计的传统美术馆museum1,法国建筑师Jean Nouvel运用新材料设计的现代常设展馆museum2,以及荷兰建筑师Rem Koolhaas设计的三星儿童教育文化中心。三个部分象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艺术在此交融相汇。
瑞士建筑师Mario Botta由韩国传统陶瓷获得灵感设计了传统美术馆——museum 1。他用红色陶片包裹museum 1,因为赤色陶片和瓷器同样都来自泥土并经过火的灼烧。
Museum 2由法国建筑师Jean Nouvel设计。在这个设计中,他首次使用了与以往效果不同的“生锈的不锈钢”材料,他做了很多实验才得到这种材料。整个建筑上下采用生锈的不锈钢钢板,中间是一条贯穿四周的玻璃墙,一层有一个下沉式的庭院。馆中每个展品都有自己的展示空间,并且可以从玻璃墙中获得自然的光线。
三星儿童教育文化中心则使用黑水泥塑造出悬于空中的装置,体现出未来的“展览空间的形态”。Rem Koolhaas在解释他的设计理念时这样说:第一,他把这种碎片状的建筑融入亚洲城市的随机碎片状态;第二,他认为未来的展览空间形式的重点应该在于与观众的活动或互动体验,而不是建造一个坚固不变的建筑。他希望观众观看展览时有自己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不是传统的那种沉重的被动式的观看方式。
馆内布局
Museum 1是一个4层建筑,Museum 1的展厅展台兼具美观与功能性,配备最先进的保安装置,内部始终维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为美术作品提供了理想的保存环境。该馆四楼与三楼的展台采用“木座基础上罩通顶玻璃盒子”的形式,共展出近60件名贵陶瓷。这些陶瓷以约3米的间距宽松排列,作品间留有充足空间。二楼为绘画与书法作品展示区,主要陈列朝鲜时期张长野、金悟道、金正锡等人的23件作品;一楼展示佛教美术品、陶器及金属文化遗产等40件。为便于观众进入各展馆,马里奥·博塔在Museum 1地下一层设计了由中央圆形阵列的黑色圆柱环绕形成的“Mixing Chamber”,将各楼层的楼道连接起来。观览者可在此自由选择进入不同展馆,无需逐一参观所有展厅即可抵达目标区域,这一共享空间兼具行为引导标识功能,同时设有美术馆咖啡厅等休憩场所,观众可在此查询美术作品的详细信息。
Museum 2是三星文化财团的多媒体、绘画、雕塑等的现代美术收集的常设展示空间。三星儿童教育文化中心有17英尺高,三层楼之间有自动扶梯连接。建筑结构由混凝土、玻璃和木材构成。此外还设有室外用于陈列当代雕塑的庭院。
“Black Box” 完全独立且为人工建造,约 740 吨黑色混凝土结构悬浮于空中,与外部环境无直接关联,且不引入自然光。它具备可操作性,与外界完全隔离。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同时融合了黑匣子与挖掘空间的特质,由此形成了人工与自然之间典型的辩证关系,作为悬浮于空中的空间,“Black Box” 主要用于展示摄影、影像、多媒体艺术等未来艺术形式,其内部的电动扶梯既具备实用功能,又构成了展馆的视觉焦点。通过电动扶梯从 “Black Box” 抵达地下二层,可进入一处规模更大的空间,该 “Black Box” 下方的区域被规划为儿童艺术体验空间。
陈列展览
在Leeum美术馆内分为常设展区和特别展区两部分,展示有从韩国各地收集而来的陶瓷、工艺品和书画等1万余件韩国传统艺术品;此外还有不同主题、一般为期3个月的特别展。
重要馆藏
Museum 1是传统美术馆,主要用来收藏韩国国宝级的传统艺术,例如三国时期的青瓷和人造器皿、菩萨雕像、青铜器,以及在古墓中发现的珠宝。这些具有韩国历史传统的重要收藏。
Museum 2是常设现代美术展馆,馆内有许多后现代艺术运动的代表作品: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甚至波普艺术开创者安迪·沃霍尔(安德鲁 Warhol)的作品也包含在内。
展馆意义
文化性
Leeum 美术馆因三位建筑师的参与而具备多元包容性,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了文化表达的丰富可能性。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设计基于对首尔特别市独特城市性格的直接回应,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及城市肌理相融合;让·努维尔(Jean Nouvel)的作品实现了艺术品与周边环境的视觉互动;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的建筑则成为美术馆内部空间的核心。三位建筑师的设计任务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 Leeum 美术馆的整体形态。
视觉性
建筑设计元素均源自场地原有状态:三星儿童教育文化中心利用土地斜坡塑造出不规则外框,成为另外两座建筑的背景;Museum 2 以自然变形的形态,承担起连接地下与地上空间的中性角色;具有几何特征的 Museum 1 则作为整个美术馆的中心,发挥标志性作用。
展示性
Museum 1 的展示空间具有固定特征与规模;Museum 2 通过可灵活摆放的展示盒,营造出相对自由的展示氛围;三星儿童教育文化中心作为类似 “黑箱”(Black Box)的存在,创造了光线与空间可自由表达的展示环境。
通过这三座建筑,观众能够体验到多元对比又相互结合的空间感受 —— 包括固定展示与流动展示的并存、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不同表达、从传统自然材料到新型材料的建筑演进,以及从内向空间到外向空间的转换等。Leeum 美术馆由此成为一个兼容古代、现代乃至未来美术的综合空间,为观众带来独特的建筑体验。
观展信息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3年,意大利艺术家毛里齐奥·卡特兰的作品《喜剧演员》在Leeum美术馆展览时,其作品中的香蕉被一名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吃掉。
参考资料
参观指南.官网.2025-07-23
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天价香蕉”又被吃了!展馆很冷静:习惯了.百家号.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