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爆仗竹

爆仗竹

爆仗竹(学名:Russelia equisetiformis),又名喷泉灌木、珊瑚植物、珊瑚喷泉、珊瑚吹或喷泉植物,是车前草科的一种被子植物门。直立、木贼半灌木,高可达1米,全体无毛。茎分枝轮生,细长,具棱。叶轮生,退化为披针形的鳞片。聚伞复总状花序狭长,总花梗长达3厘米,苞片钻形;花梗长近1厘米;花萼小,深裂过半,裂片卵状三角形,急尖,覆瓦状排列;花冠红色,具长筒,不明显唇形;雄蕊4枚,内藏,退化雄蕊极小,位于花冠筒基部的后方。蒴果球形,室间开裂。原产中美洲。中国广东、福建省庭园有栽培。喜通风良好、温暖、半湿润环境,耐阳光直射,耐寒性较强,耐旱。原产于墨西哥危地马拉,以其优雅的喷泉状丘状形态和丰富的花朵而受到喜爱。在热带亚热带气候中,它可以全年开花。作为观赏植物,它适合亚热带和温带花园的栽培。

形态特征

直立、木贼半灌木,高可达1米。主干径约4-5厘米。一般主茎上小叶只有5-6片,长仅0.5-1厘米,侧枝上仅2-3片,小似米粒。全体无毛。茎分枝轮生,细长,具棱。叶轮生,退化为披针形的鳞片。

聚伞复总状花序狭长,小聚伞花序有花1-3朵,总花梗长达3厘米,苞片钻形;花梗长近1厘米;花萼小,长仅2-3毫米,深裂过半,裂片卵状三角形,急尖,覆瓦状排列;花冠长达2厘米,红色,具长筒,不明显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枚,内藏,退化雄蕊极小,位于花冠筒基部的后方。蒴果球形,室间开裂。花期长,从5月一直到冬季,只要温度高于8℃,就可开花不断。在温暖适宜的的地方,全年有花。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阳光越好、开花越好的习性。喜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的土壤。稍耐干旱,忌涝,较耐寒,冬季最好能维持15℃以上的温度,以使植株开花。若节制浇水,也能耐8℃的低温。

繁殖方法

插法

扦插宜在15-25℃的条件下进行,插穗剪去侧枝,顶端的嫩梢和下部已木质化的老枝,每段长7-10厘米,插入土中1/3,放在半阴处养护,20-30天即可生根。等长出3片真叶时移栽分苗。

分株法

每株留7-10枝为一丛,多余的枝连基处剪下,另行并植。每盆3-4丛,25-30枝;并植于直径30-35厘米的花盆正中。植时最好在盆底放一些碎饼肥作基肥。按正常操作过盆,浇透水,置于荫凉处3-5天,以逐步恢复生机后移至阳光充足的地方。

栽培技术

水肥

恢复生长阶段:冬、春气温低(4-20℃),且植株矮小症,而春季多阴雨天,浇水应偏少,盆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不可浇半截水,不然长出细根会因供水不足而枯死。),以保持盆土湿润。每十天浇以较稀(3:7)腐熟人粪尿,阴雨天施复合肥,每盆30余粒,均匀撒在盆四角。以不见盆土为度。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春季一个月就长出嫩绿的新枝及变态叶。

营养生长盛期(初夏):随着气温的升高(20-30℃)及植株生长需要,每天应浇一次水,以保持盆土湿润,每7天施以较浓腐熟人粪尿(浓度4:6)。阴雨天施复合肥40余粒于盆四角或沿盆边缘施放薄黄豆粉。以促进长出更多新枝,经过4-5次施肥,一盆盆枝条丰满的爆仗竹就形成了,当气温在25-30℃时,植株尾部就会长出少量花朵。

生殖生长(炎夏至晚秋):此时气温高(30℃以上),植株进入旺盛生殖阶段。为保证植株蒸腾及营养生长的需要,每天应早晚浇水两次,如水分供给不足,植株顶端新长出嫩枝会枯干死亡。每7天施一次浓腐熟人粪尿(浓度5:5)。阴雨天施复合肥60余粒,黄豆粉比以前阶段稍增加用量。经2-3次施肥,在高温盛夏强日照直射下,翠绿的枝梢上长出红色鲜艳的花朵。遇大雨时应避雨,以免雨水淋落花朵。这样花期可持续至晚秋。

光照

爆竹花是长日照花卉,又耐太阳直射,因此应置于阳光充足之处。在盛夏也不必遮光。每20天转盆一次。花期若置于阴凉环境中,只见叶不见花。

松土拔草

每次施肥前应松土,以免表土板结,以利于土壤疏松通风透气及肥料吸收。在炎夏松土,便能降低盆土气温,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松土结合拔草,以免禾本科杂草和植株争夺肥料水分。

修剪

爆仗竹的花多开在嫩枝上,且耐修剪,故栽培中要经常修剪,以促使多发嫩枝,既能保持植株的优美,又可以达到多开花的目的。

主要用途

爆仗竹是阳台理想的垂挂绿化植物,可应用于阳台花池、坝顶、坡边等处的绿化栽培。花色鲜红,大串下垂俨如炮仗,颇为壮观。在暖地几乎终年开花不断,春节时已见花,更受钟爱。可盆栽摆设,也可用于花坛,山石旁,草地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