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签证

签证

签证(英文名:Visa)是一国政府机关依照本国法律规定为申请入出或通过本国的外国人颁发的一种许可证明。

中国在清朝以前,护照、签证不做区分,外国人入境,经批准后由州府下发一张护照。欧洲在19世纪之前也没有正式的“签证”概念。在中世纪,法国人横穿欧洲到俄罗斯,一路上并不需要签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之间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日益增强,签证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正式记载了有关签证的规定并影响之后各国签证颁发的样式和制度。1949年12月5日,新中国第一份签证诞生。1956年5月19日,中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就互免持外交、公务和特别护照人员签证达成协议。这是新中国与其他国家达成的第一份互免签证协议。2013年7月3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2024年全年,中国移民管理机构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259.7万本次。截至2025年4月18日,中国与157个国家缔结互免签证协定。中国公民持所适用的护照前往下列国家短期旅行通常无需事先申请签证。

经历两百年的演变,签证的样式从图章式、另纸签证、贴纸签证,发展到纸质签证与电子签证并存的阶段。世界各国的签证一般分为入境签证和过境签证两个类别,有的国家还有出境签证。根据持照人身份、所持护照种类和访问事由不同,一般将签证分为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和普通签证四种。签证在一国查控入出境人员、保护国土安全、防止非法移民和犯罪分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签证通常是附载于申请人所持的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上。在特殊情况下,凭有效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可做在另纸上。

名词释义

签证(Visa)是一国政府机关依照本国法律规定为申请入出或通过本国的外国人颁发的一种许可证明。

政策发展

中国政策

古代

以护照形式作为出入边塞关津的通行证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而在清朝以前,护照、签证不做区分,外国人入境,如经批准,州府再给他发一张护照。中国古代的护照有“封传”“契”“照牒”“过所”“符节”“关引”“符牌”“公验”“腰牌”“文牒”“关照”“勘合”等多种形式经历了由石铜变竹木,由竹木变纸张,由手书变印刷的过程。

到了明清两朝,大英帝国代表的工业时代开启的跨国界潮流与中国封闭的大门轰然相撞。中国多年来向外国人颁发“另纸护照”与西方各国间“自由通行”相抵触,“护照”纠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1834),英国首任驻广州市领事律劳卑从澳门到广州赴任。根据清代律令,外国人从澳门进广州须向澳门地方官员申请护照,但律劳卑不领护照,且以“平行款式”向两广总督卢坤投递书信,最终引发外交冲突。卢坤命令停止对英贸易,律劳卑则令兵船炮击虎门炮台,闯入黄埔区

近现代

1868年7月28日,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又称《中美续增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这为美国来华招揽大量华工开启了方便之门。

1851年,加利福尼亚州已有2.5万名华人,1882年当地华人数目增加了4倍。但到了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排华法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对美移民。1922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本子护照。这些本子护照多为16页,3年有效。因持照人途经国家多,译文多达8种(法、英、西、葡、俄等),光译文就占了护照8页。1925年,由东北地区交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批转下发《发给入境签证办法》,废止向外国人颁发“另纸护照”的做法,改为在外国人护照上颁发签证。1930年,国民政府颁发《查验外国人入境护照规则》,要求入境外国人所持护照必须经中国驻外使领馆签证。

1946年,身为反法西斯同盟之一,中国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又称《中美条约》。条约规定,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等各种职业的权利,等等。条约第二条第一款为:“并除其本国主管官厅所发给之(甲)有效护照,或(乙)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应无须申请或携带任何旅行文件。”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人到美国去,是免签的。1949年12月5日,新中国第一份签证诞生。1956年5月19日,中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就互免持外交、公务和特别护照人员签证达成协议。这是新中国与其他国家达成的第一份互免签证协议。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内对入境出境管理,签证的类别和签发,停留居留管理等做出了相关规定。

2016年3月6日,北京警方推出外国人签证证件、外国人口岸签证网上预约服务,进一步为外国人在京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2023年11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方决定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7日,中国宣布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2024年11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8日起对斯洛伐克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2024年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此外,中方还决定进一步优化免签政策,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入境事由,将免签停留期限自现行15日延长至30日。自2024年11月30日起,包括上述9国在内的38个免签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2024年11月25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宣布进一步优化对澳大利亚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自北京时间2024年11月30日0时起至2025年12月31日24时,中国对澳大利亚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入境事由扩大至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过境、交流访问,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日。对于2024年11月30日0时之前已受理的短期来华签证申请,仍正常审发并收费。

2025年2月10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免签政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10个东盟国家的旅游团(2人及以上),持普通护照经我国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可由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口岸、磨憨镇铁路口岸、磨憨公路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出境,活动范围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行政区域,停留时间不超过6天。

2025年6月1日,中方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单方面免签政策从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6月9日,中方对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以上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以免办签证入境。单方面免签政策从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2025年6月12日,印度尼西亚公民可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捷来华,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

2025年7月,据央视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互免持公务普通护照和普通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计划于2025年7月17日生效。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公务普通护照、普通护照和马来西亚普通护照人员,以休闲旅游、探亲访友、商务活动、交流访问、私人事务、医疗、国际运输(机组人员)为目的,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停留不超过30日,且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可免办签证。

其他国家对中国政策

早期

19世纪之前欧洲并没有正式的“签证”概念。在中世纪的欧洲,法国人横穿欧洲到俄罗斯,一路上并不需要签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之间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日益增强,签证的概念应运而生。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正式记载了有关签证的规定并影响之后各国签证颁发的样式和制度。经历两百年的演变,签证的样式从图章式、另纸签证、贴纸签证,发展到纸质签证与电子签证并存的阶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各国为了国家安全和政治的需要,普遍通过本国立法或行政措施建立健全本国的护照和签证制度。1920年,美国正式开始使用签证,1952年之后,美国开始有国民出国旅行须持有护照的规定。

现代国家列举

美国

2020年4月10日,美国白宫发布备忘录称,美国对“不接收回国公民的国家”实施签证制裁。同年6月,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颁布第10043号总统令,以国家安全为名,禁止特定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获得签证。虽然美方曾多次表示,10043总统令相关措施只会影响少于2%的中国籍申请人。但据乔治城大学报告评估,该政令将会导致每年至少有3000到5000名相关学科的中国研究生无法顺利前往美国进行学术深造,数量占中国赴美留学总人数的16%到27%。

2021年5月,美国驻华使领馆恢复留学生签证业务,中国学生赴美留学逐步转入正轨。

2025年5月28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称,将开始大力撤销中国留学生的签证。美国政府近年来多次在中国留学生签证的问题上使绊子,总结起来,大致分为四类:将大学和研究机构列入实体清单;签证管控;限制中美正常交流项目;对研究人员采取持续调查。

英国

2014年4月6日起,英国普通访问签证、商务签证、ADS旅游签证的签证费从80英镑微调到83英镑,涨幅约4%,约折合成从人民币840元上调到913元。学生签证费上调到3255元。另一方面,申请的英国签证期限越长,签证费也越高,如83英镑只能申请6个月多次往返签证;要申请2年多次往返签证,签证费则增加到300英镑

2014年6月,英国将从2014年8月起,向前往英国的中国公民提供全新的简化签证服务,签证申请时间最快只需24小时;同时,中国公民如果持有爱尔兰签证,即可前往英国。要想24小时拿到英国签证,除支付常规的83英镑(913元人民币)签证费,还需额外再支付600英镑(6360元人民币),两项相加高达约7273元人民币。

日本

2015年1月6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宣布,放宽中国游客日本签证的措施将于1月19日开始实施。

根据日本外务省公布的消息,此次放宽签证的具体措施主要有3项。第一项是面向商务人士、文化从业者、知识分子的多次往返签证,今后不再要求有赴日经历,也不需提供日本方面担保人的保证书等。

第二项是面向个人游客的冲绳县及东北三县(岩手、宫城县福岛县)多次往返签证,目前的要求是“有足够经济能力的人士及其家人”,但此次放宽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且在3年内有日本短期逗留经历的人士及其家人”。另外,目前不允许有经济能力人士的家人单独访日,今后将变为可能。与此同时,签证逗留期限由90天改为30天。

第三项是面向高收入人群及其家人的个人旅游多次往返签证,有效期由3年变为5年,且对首次访日没有地区限制,每次可在日停留90天。

2018年10月26日,日本决定放宽对中国游客的签证发放条件,并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当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会谈中日本方面决定放宽对中国游客的签证发放条件,即过去3年内曾2次以个人旅游签证赴日的中国游客,申请多次往返签证时可简化手续。此次针对中国游客的签证放宽政策将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澳大利亚

据澳洲内政部官网发布消息,从2021年2月27日起,海外游客可以免费申请旅游签证,只要同时满足相关条件,申请人可免费申请600旅游签。

申请人在境外递交申请;递交申请时间为2021年2月27日-2021年12月31日;2021年3月21日之前在澳洲境外获批过旅游签;2021年3月21日之前申请人在澳大利亚境外获得600旅游签证,但不属于10年旅行签证类别;申请人在新规生效后已提出申请,且尚未作出批准或拒绝批准签证的决定。

加拿大

2018年12月31日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亚太和南北美洲地区的加拿大签证申请人,必须赴加拿大签证中心等机构做“生物识别”,即递交自己的指纹和照片信息。从2018年7月31日起,加拿大就已对欧洲、中东地区与非洲的加拿大签证申请人执行类似规定。

根据要求,所有非加拿大国籍的外籍人士如果申请加拿大短期访问签证、工作或学习许可(美国公民除外)、永久居民或难民庇护等都需要进行生物识别信息采集。只有14岁以下儿童及79岁以上申请者(难民申请者无此项年龄豁免)、美国签证持有者经加拿大转机、以游客身份前往加拿大的免签人士、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可免于提供生物识别信息。

其他

智利阿根廷、中国签证

2018年8月22日智利和阿根廷外长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签署协议,决定两国将对中国游客实行单一签证,以方便中国游客入境两国旅游。智利外长罗伯托·安普埃罗和阿根廷外长豪尔赫·福列签署了《智利和阿根廷互相认可对中国公民旅游签证的协议》。从2019年1月起,中国公民只需向其中一国申请旅游签证,便可赴两国旅游。

根据协议,智利和阿根廷将对中国公民签发带有“阿智旅游”标签的旅游签证。持有此签证的中国公民必须首先进入签发国,然后可于90天内在智利阿根廷之间多次出入境。

该协议还包括双方互相认可对方给予中国公民的旅游便利。目前两国分别对持有美国、加拿大或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给予一定旅游便利。

菲律宾暂停向中国公民发放落地签证

2020年1月28日,据菲律宾媒体报道,由于担心类SARS病毒的传播,菲律宾移民局决定暂停向中国公民发放落地签证。

免签

2023年9月11日,格鲁吉亚总理伊拉克利·加里巴什维利宣布,格鲁吉亚从即日起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待遇。同年9月13日,泰国内阁会议作出决定,对中国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6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该国拟从12月1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等国游客实施30天免签证入境措施。

签证分类

签证类别

按签证类别分,世界各国的签证一般分为入境签证和过境签证两个类别,有的国家还有出境签证。中国的签证分为入境签证和过境签证两个类别。

入境签证

入境签证是准予持证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由对外开放或指定的口岸进入该国国境的签证。中国入境签证自颁发之日起生效,有的国家另行明示入境签证生效日期。

过境签证

过境签证是准予持证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由对外开放或指定的口岸经过该国国境前往第三国的签证。要取得过境签证,须事先获取目的地国家的有效入境签证或许可证明(免签国家除外)。按国际惯例,有联程机票,在24小时之内不出机场直接过境人员一般免办签证,但部分国家仍要求过境本国的外国人办理过境签证。

出境签证

出境签证是准予持证人经对外开放或指定的口岸离开该国国境的签证。有些国家不限出境口岸。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取消出境签证,外国人在签证准予停留的期限内或居留证件有效期内凭有效证件出境。

免签

免签有互免签证和单方面免签两种方式,详情请查看中国领事服务网中外互免签证协议一览表》和《有关国家和地区单方面有条件地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和办理落地签情况一览表》。因单方面免签和办理落地签证政策变化较快,为避免入境受阻,行前请再向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核实确认。

落地签证

落地签证是指一国签证机关依法在本国入境口岸向入境的外国人颁发的签证,相关国家往往要求申请人满足一定条件。

其他类别

有的国家还设立有入出境签证、出入境签证和再入境签证等类别。中国现行签证中无这些类别。口岸签证,指一国签证机关依法在本国入境口岸向已抵达的外国人颁发的签证,以便当事人及时入境处理紧急事务。实行口岸签证的国家都规定有申办口岸签证的条件和程序。有一些国家把口岸签证称为落地签证,办理落地签证手续相对简单。

个别国家实行“返签”政策,即一些国家驻华使领馆没有颁发某类签证权限,须将有关签证申请报国内主管部门批准或由申请人委托邀请人向目的国国内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待申请通过审批后,再由使领馆签发签证或直接出境。

签证种类

按签证种类分,各国签证的种类多又不尽相同。根据持照人身份、所持护照种类和访问事由不同,一般将签证分为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官员)签证和普通签证四种。有的国家根据来访者的事由将签证分为旅游、访问、工作、学习、定居等类别。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外交签证

外交签证(DiplomaticVisa)是一国政府主管机关依法为进入或经过该国国境应当给予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人员所颁发的签证。外交签证一般发给持外交护照人员。签证颁发国依据本国法规和国际惯例,给予持证人相当的方便、优遇、特权和豁免。

公务签证

公务签证(Service Visa)是一国政府主管机关依法为进入或经过该国国境应当给予公务人员待遇的人士所颁发的签证。有的国家将该种签证称为官员签证(Official Visa)。公务签证一般发给持公务护照人员。

官员签证

官员签证(Official Visa)是公务签证的一种,指一些国家向持有官员护照的申请人颁发的符合其官员身份的签证,其效力同公务签证。颁发官员护照的国家一般实行相应的官员签证制度。中国没有官员签证制度。中国签证机关通常为来华执行公务的持官员护照的外宾颁发公务签证。

礼遇签证

礼遇签证(Courtesy Visa)是一些国家政府主管机关依法为进入或经过该国国境可给予相应礼遇的人员所颁发的签证。这些人一般是身份高但又未持有外交护照的人员或已卸任的外国党政军高级官员及知名人士。签证颁发国根据本国法规和国际惯例,给予持证人应有的尊重和礼遇。

普通签证

普通签证(Visa)是一国政府主管机关依法为因私人事务进入或过境该国的人员颁发的一种签证。普通签证一般发给持普通(因私)护照或其他有效国际旅行证件的人员。

签证形式

按签证形式分,签证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形式和称谓。例如,签注式签证、章式签证、贴纸式签证、还有机读签证、个人签证、团体签证等。

签注式签证

指在有效护照上做简单的文字签注,注明准予持证人入出境的具体要求。早期的签证多采取此种形式。

印章式签证

指将签证的固定格式刻在印章上,在做签证时,将印章盖在申请人护照或其他旅行证件的签证页上,并填写必要的内容,全部过程由手工操作。随着技术的进步,改用签证机代之,或用电脑按固定格式将签证的内容打印在护照上。

贴纸签证

贴纸签证是将签证的内容按照固定的格式做在签证专用纸上,用不干胶将打印完成的签证贴在申请人的护照上。贴纸签证通常是用计算机打印制作。美国的贴纸签证还将申请人的照片扫描在签证纸上。加拿大的贴纸签证上无申请人的照片,但附有防伪标记,并用塑封技术将此部分塑封。

另纸签证

另纸签证指做在与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分离的单页纸上的签证,是签证的一种特殊形式,必须与申请人所持的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同时使用。另纸签证颁发的对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机读签证

机读签证(Machine Readable Visas-MRV)指适用于机器阅读的签证。国际民航组织机读旅行证件咨询部在机读护照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用机器阅读和识别签证的技术。这种技术大大简化了国际旅行手续,缩短了通关时间。

电子签证

一些国家还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磁卡技术开发出“电子签证”或称“隐形签证”。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已开始试用这种签证。

个人签证与团体签证

个人签证指做在每个申请人的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上的签证。团体签证是指做在一个团体名单上的签证。持用同一团体签证的人员必须随团一同入出境。

申办条件

申办方式

申请人通过中国签证在线办理网站()线填表、在线上传申请材料,线上审核通过后,申请人前往使馆,现场出示申请表条码、递交护照等资料并留存指纹等生物信息。

中国签证种类

请根据您的赴华主要事由,选择申请相应种类的签证。签证种类申请人范围:

材料要求  

申请签证时,您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

(一)基本申请材料

1.护照:有效期为6个月以上、有空白签证页的护照原件及护照照片资料页复印件1份。

2.签证申请表及照片:1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证申请表》及1张粘贴在申请表上的近期、正面、彩色(浅色背景)、免冠、护照照片。

3.合法停留或居留证明(适用于不在国籍国申请签证者):如您不在国籍国申请签证,您需提供在所在国合法停留、居留、工作、学习的有效证明或有效签证的原件和复印件。

4.原中国护照或原中国签证(适用于曾有中国国籍,后加入外国国籍者):如您系首次申请中国签证,须提供原中国护照原件及护照照片资料页复印件;如您曾获中国签证并持新换发的外国护照申请签证,须提供原外国护照照片资料页及曾获得的中国签证复印件(如果新护照所记载的姓名与原护照不一致,还须提供有关官方出具的更改姓名的证明文件)。

(二)其它支持性申请材料

(三)特别提示

1.邀请函可以是传真件、复印件或打印件,但领事官员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邀请函原件。

2.必要时,领事官员可根据情况要求申请人提供其他证明文件或补充材料,或要求申请人接受面谈。

3.领事官员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颁发签证及签证的有效期、停留期限和入境次数。

费用标准

一、付款方式:本中心只接受现金。服务费用标准于2025年1月1日起执行。

二、 各项收费一览表(单位:奈拉)

签证期效

签证的入境有效期(Enterbefore)是指持证人所持签证入境的有效时间发布范围。非经签发机关注明,签证自签发之日起生效,于有效期满当日北京时间24时失效。如仍有未使用的入境次数,在有效期满前(含当日),持证人均可入境。签证的入境次数(Entries)是指持证人在签证入境有效期内可以入境的次数。入境次数用完或入境次数未用完、但已过有效期的签证,均为失效证。如需前往中国,须重新申请签证。如持证人持失效签证来华,将被拒绝入境。

签证的停留期(DurationofEachStay)是指持证人每次入境被准许停留的时限,自入境次日开始计算。签证的有效期和停留天数都会在签证页上注明(停留期只做参考,有时边检会给出不一样的逗留期限)。必须在有效期内前往,而且必须在停留期内返回。

旅游定制师需要关注出入境旅游中客人的签证信息,如非常重要的姓名、护照号及出生日期,还有以下信息也需要关注:失效日期(ExpiryDate);签证有效期(EnterBefore);生效日期(ValidDate);签证可使用次数(Entries);单次(Single/1/S)、多次(multiple/M)、2次(Double);护照号(PassportNo.);签证类型(VisaType/Class);旅游(Tourism)、商务(Business)、探亲访友(Visitfamilyorfriend)、学习(Study);签发日期(IssueDate);签证种类(VisaTypeClass)等。如果发现任何错误的信息,务必重新办理签证。另外,还必须注意检查以下几项:

(1)护照页是否少于2页。如少于,则必须换新护照。如果拿到签证但护照空白页仍少于2页,有可能会被拒绝入境。

(2)护照有效期在6个月以上,且必须在归国后6个月内有效。

(3)护照有破损,必须更换。

(4)入境目的地后,查看边检章,部分国家有逗留期限。

(5)已持有目的地国(地区)签证的旅游者,需要检查其签证是否有效签证过期或入境次数不足者,应重新申请签证。

主要作用

对国家

根据国际法原则,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允许外国人入出其国家,有权依照本国法律颁发签证、拒发签证或者对已经签发的签证宣布吊销。

签证是一个主权国家为维护本国主权、尊严、安全和利益而采取的一项措施。签证是一个主权国家实施出入本国国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希望到其他国家旅行、定居、商贸、留学等,除必须拥有本人的有效护照或旅行证件外,另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获得前往国家的签证。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发给外国人的签证,是以外国给其本国国民的待遇是否平等互惠为原则,为两国国民彼此往来给予同等的优惠和便利。

签证在一国查控入出境人员、保护国土安全、防止非法移民和犯罪分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个人

签证通常是附载于申请人所持的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上。在特殊情况下,凭有效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可做在另纸上。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些国家已经开始签发电子签证和生物签证,大大增强了签证的防伪功能。

相关概念

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和到国外旅行或居留时,由本国发给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签证(Visa)是一国政府机关依照本国法律规定为申请出入或通过本国的外国人颁发的一种许可证明。护照是持有者的国籍和身份证明,签证是主权国家准许外国公民或本国公民出入境或经过国境的许可证明。出境定制旅行产品有些旅游目的地涉及办理签证,护照有效期必须自出发日期开始计算大于六个月。签证通常是附载于申请人所持的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上。在特殊情况下,凭有效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可做在另纸上。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些国家已经开始签发电子签证和生物签证,大大增强了签证的防伪功能。国际旅行是旅游者以旅游为目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整个行程中需涉及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入境或过境时则需按照入境政策要求办理签证。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在2013年7月3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签证的签发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服务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出境入境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家建立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与配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协调配合,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公安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有关信息的共享。

 第四条 在签证签发管理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管理工作中,外交部、公安部等国务院部门应当在部门门户网站、受理出境入境证件申请的地点等场所,提供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其他需要外国人知悉的信息。

 第五条 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的签发范围和签发办法由外交部规定。

第六条 普通签证分为以下类别,并在签证上标明相应的汉语拼音字母:

(一)C字签证,发给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国际航行船舶的船员及船员随行家属和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汽车驾驶员。

(二)D字签证,发给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员。

(三)F字签证,发给入境从事交流、访问、考察等活动的人员。

(四)G字签证,发给经中国过境的人员。

(五)J1字签证,发给外国常驻中国新闻机构的外国常驻记者;J2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短期采访报道的外国记者。   

(六)L字签证,发给入境旅游的人员;以团体形式入境旅游的,可以签发团体L字签证。

(七)M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人员。

(八)Q1字签证,发给因家庭团聚申请入境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居留的人员;Q2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的亲属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亲属。

(九)R字签证,发给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十)S1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长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外国人的配偶、父母、未满18周岁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S2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停留的人员。

(十一)X1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长期学习的人员;X2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短期学习的人员。

(十二)Z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人员。

第七条 外国人申请办理签证,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

(一)申请C字签证,应当提交外国运输公司出具的担保函件或者中国境内有关单位出具的邀请函件。

(二)申请D字签证,应当提交公安部签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确认表。

(三)申请F字签证,应当提交中国境内的邀请方出具的邀请函件。

(四)申请G字签证,应当提交前往国家(地区)的已确定日期、座位的联程机(车、船)票。

(五)申请J1字及J2字签证,应当按照中国有关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的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六)申请L字签证,应当按照要求提交旅行计划行程安排等材料;以团体形式入境旅游的,还应当提交旅行社出具的邀请函件。

(七)申请M字签证,应当按照要求提交中国境内商业贸易合作方出具的邀请函件。

(八)申请Q1字签证,因家庭团聚申请入境居留的,应当提交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具有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和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的,应当提交委托书等证明材料;申请Q2字签证,应当提交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具有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等证明材料。

(九)申请R字签证,应当符合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确定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引进条件和要求,并按照规定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十)申请S1字及S2字签证,应当按照要求提交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家庭成员关系证明,或者入境处理私人事务所需的证明材料。

(十一)申请X1字签证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招收单位出具的录取通知书和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申请X2字签证,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招收单位出具的录取通知书等证明材料。

(十二)申请Z字签证,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工作许可等证明材料。签证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外国人提交其他申请材料。 第八条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驻外签证机关要求接受面谈:

(一)申请入境居留的;

(二)个人身份信息、入境事由需要进一步核实的;

(三)曾有不准入境、被限期出境记录的;

(四)有必要进行面谈的其他情形。驻外签证机关签发签证需要向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单位核实有关信息的,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九条 签证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签发条件的,签发相应类别签证。对入境后需要办理居留证件的,签证机关应当在签证上注明入境后办理居留证件的时限。

 第十条 外国人持签证入境后,按照国家规定可以变更停留事由、给予入境便利的,或者因使用新护照、持团体签证入境后由于客观原因需要分团停留的,可以向停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换发签证。

第十一条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所持签证遗失、损毁、被盗抢的,应当及时向停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补发签证。

第十二条 外国人申请签证的延期、换发、补发和申请办理停留证件,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外国人申请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和申请办理停留证件符合受理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出具有效期不超过7日的受理回执,并在受理回执有效期内作出是否签发的决定。外国人申请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和申请办理停留证件的手续或者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履行的手续和补正的申请材料。申请人所持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因办理证件被收存期间,可以凭受理回执在中国境内合法停留。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作出的延长签证停留期限决定,仅对本次入境有效,不影响签证的入境次数和入境有效期,并且累计延长的停留期限不得超过原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签证停留期限延长后,外国人应当按照原签证规定的事由和延长的期限停留。

第十五条 居留证件分为以下种类:

(一)工作类居留证件,发给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人员;

(二)学习类居留证件,发给在中国境内长期学习的人员;

(三)记者类居留证件,发给外国常驻中国新闻机构的外国常驻记者;

(四)团聚类居留证件,发给因家庭团聚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寄养等原因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

(五)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发给入境长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外国人的配偶、父母、未满18周岁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

第十六条 外国人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应当提交本人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本人到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并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

(一)工作类居留证件,应当提交工作许可等证明材料;属于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二)学习类居留证件,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招收单位出具的注明学习期限的函件等证明材料。

(三)记者类居留证件,应当提交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函件和核发的记者证。

(四)团聚类居留证件,因家庭团聚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应当提交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和与申请事由相关的证明材料;因寄养等原因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应当提交委托书等证明材料。   

(五)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长期探亲的,应当按照要求提交亲属关系证明、被探望人的居留证件等证明材料;入境处理私人事务的,应当提交因处理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相关证明材料。外国人申请有效期1年以上的居留证件的,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健康证明。健康证明自开具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

第十七条 外国人申请办理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

第十八条 外国人申请居留证件或者申请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符合受理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出具有效期不超过15日的受理回执,并在受理回执有效期内作出是否签发的决定。外国人申请居留证件或者申请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的手续或者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履行的手续和补正的申请材料。申请人所持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因办理证件被收存期间,可以凭受理回执在中国境内合法居留。

第十九条 外国人申请签证和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申请办理停留证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邀请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的亲属、有关专门服务机构代为申请:

(一)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60周岁以及因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的;

(二)非首次入境且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记录良好的;

(三)邀请单位或者个人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期间所需费用提供保证措施的。外国人申请居留证件,属于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以及前款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由邀请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的亲属、有关专门服务机构代为申请。

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可以通过面谈、电话询问、实地调查等方式核实申请事由的真实性,申请人以及出具邀请函件、证明材料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国人,不予批准签证和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不予签发停留证件:

(一)不能按照规定提供申请材料的;

(二)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三)违反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适合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

(四)不宜批准签证和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或者签发停留证件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需要在校外勤工助学或者实习的,应当经所在学校同意后,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居留证件加注勤工助学或者实习地点、期限等信息。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所持居留证件未加注前款规定信息的,不得在校外勤工助学或者实习。

第二十三条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因证件遗失、损毁、被盗抢等原因未持有效护照或者国际旅行证件,无法在本国驻中国有关机构补办的,可以向停留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出境手续。

 第二十四条 所持出境入境证件注明停留区域的外国人、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临时入境且限定停留区域的外国人,应当在限定的区域内停留。

第二十五条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居留:

(一)超过签证、停留居留证件规定的停留居留期限停留居留的;

(二)免办签证入境的外国人超过免签期限停留且未办理停留居留证件的;

(三)外国人超出限定的停留居留区域活动的;

(四)其他非法居留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聘用外国人工作或者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报告:

(一)聘用的外国人离职或者变更工作地域的;

(二)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毕业、结业、肄业、退学,离开原招收单位的;

(三)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规定的;

(四)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出现死亡、失踪等情形的。 

第二十七条 金融、教育、医疗、电信等单位在办理业务时需要核实外国人身份信息的,可以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核实。

第二十八条 外国人因外交、公务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证件的签发管理,按照外交部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调查和遣返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遣返场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对外国人实施拘留审查的,应当在24小时内将被拘留审查的外国人送到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由于天气、当事人健康状况等原因无法立即执行遣送出境、驱逐出境的,应当凭相关法律文书将外国人羁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第三十条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对外国人限制活动范围的,应当出具限制活动范围决定书。被限制活动范围的外国人,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到公安机关报到;未经决定机关批准,不得变更生活居所或者离开限定的区域。

第三十一条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外国人实施遣送出境的,作出遣送出境决定的机关应当依法确定被遣送出境的外国人不准入境的具体期限。

第三十二条 外国人被遣送出境所需的费用由本人承担。本人无力承担的,属于非法就业的,由非法聘用的单位、个人承担;属于其他情形的,由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提供保证措施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遣送外国人出境,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实施。

第三十三条 外国人被决定限期出境的,作出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注销或者收缴其原出境入境证件后,为其补办停留手续并限定出境的期限。限定出境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日。 

第三十四条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持签证、停留居留证件由签发机关宣布作废:

(一)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损毁、遗失、被盗抢的;

(二)被决定限期出境、遣送出境、驱逐出境,其所持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未被收缴或者注销的;

(三)原居留事由变更,未在规定期限内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报,经公安机关公告后仍未申报的;

(四)有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不予签发签证、居留证件情形的。签发机关对签证、停留居留证件依法宣布作废的,可以当场宣布作废或者公告宣布作废。

第三十五条 外国人所持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注销或者收缴:

(一)被签发机关宣布作废或者被他人冒用的;

(二)通过伪造、变造、骗取或者其他方式非法获取的;

(三)持有人被决定限期出境、遣送出境、驱逐出境的。作出注销或者收缴决定的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签发机关。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签证的入境次数,是指持证人在签证入境有效期内可以入境的次数。

(二)签证的入境有效期,是指持证人所持签证入境的有效时间范围。非经签发机关注明,签证自签发之日起生效,于有效期满当日北京时间24时失效。

(三)签证的停留期限,是指持证人每次入境后被准许停留的时限,自入境次日开始计算。

(四)短期,是指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180日(含180日)。

(五)长期、常驻,是指在中国境内居留超过180日。 本条例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审批期限和受理回执有效期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三十七条 经外交部批准,驻外签证机关可以委托当地有关机构承办外国人签证申请的接件、录入、咨询等服务性事务。

第三十八条 签证的式样由外交部会同公安部规定。停留居留证件的式样由公安部规定。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1986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准,1986年12月27日公安部、外交部公布,1994年7月13日、2010年4月24日国务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中外互免签证协定一览表

截至2025年4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下列国家缔结互免签证协定。中国公民持所适用的护照前往下列国家短期旅行通常无需事先申请签证。

参考资料

出国签证简介.中国领事服务网.2025-07-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中国政府网.2025-07-10

说说办签证过海关那些事.北京青年报.2025-07-15

与时代同行——新中国领事工作的“第一次”.中国领事服务网.2025-07-16

2024年6.1亿人次出入境,同比上升43.9%——政策升级拓展交流交融.中国政府网.2025-07-15

中外互免签证协定一览表.中国领事服务网.2025-07-10

北京:外国人将可网上预约申请签证证件.中国政府网.2025-07-10

外交部:中方将对法、德、意、荷、西、马六国试行免签政策.界面新闻.2025-03-12

中国宣布将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界面新闻.2025-03-12

中方决定:对挪威、冰岛、韩国等9国试行免签政策.北京日报.2025-03-12

2024年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网站.2025-03-12

中国对澳大利亚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日.界面新闻.2025-03-12

今日起,东盟国家旅游团可免签入境云南西双版纳.界面新闻.2025-03-12

新华鲜报|今起试行!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再增5国.新华社-腾讯网.2025-06-01

今起试行 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再增4国.央视新闻-腾讯网.2025-06-09

【今起,#新增印尼为....新浪微博.2025-06-12

中马互免签证协定将生效,赴马来西亚机酒搜索预订量大增.腾讯网.2025-07-11

美国对“不接收回国公民的国家”实施签证制裁.www.bjnews.com.cn.2020-04-11

被困在10043号令里的中国留学生.网易.2025-07-10

玉渊谭天丨签证限制升级背后:美国的困局.今日头条.2025-07-10

英24小时签证要加收6360元.网易网.2014-06-25

日本19日起放宽中国游客访日签证 富裕人士有效期变5年.凤凰网.2015-01-06

日本将于2019年1月1日再放宽签证政策.新京报网.2018-10-28

澳大利亚宣布可免费申请赴澳旅游签|.界面新闻 · 快讯.2021-03-03

2019年加拿大签证申请费用至少额外增加430元.网易新闻.2025-07-15

智利与阿根廷将对中国游客实行单一.签证-新华网.2018-08-27

签证[出入境管理机构一种文件].news.sina.com.cn.2020-01-28

这个国家宣布:中国公民免签.微信公众平台.2025-03-12

泰国宣布对中国免签5个月.中国经济网.2025-03-12

马来西亚将对中国等国游客实施30天免签入境措施.北京日报.2025-03-12

7、驻华使馆人员告我申请需“返签”,是怎么回事?.中国领事服务网.2025-07-15

申办签证须知.申办签证须知.2025-07-10

费用标准.费用标准.2025-07-10

签证相关知识.签证相关知识.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