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北京市传统民俗音乐的一种,主要在北京通州至天津段的北运河上传唱。这种民歌是由运河船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创造的。据现存的记录显示,通州运河船工号子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爱新觉罗·旻宁年间,通过家族、师徒以及相互学习的方式得以传承。

遗产信息

所属地区:北京·通州区

文化遗产名称: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遗产编号:BJⅡ-4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通州区文委

遗产级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背景历史

通州地处北京市东南部,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起点。自秦朝以来,这里便有漕运活动。到了元明清三朝,随着首都设于北京,漕运进入繁荣期。每年有超过两万艘运粮船只往返于此,伴随着船队的是嘹亮的号子声。然而,随着光绪末年漕运制度的废除,通州码头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尽管如此,直至1943年运河因干旱断流前,民间的客货运仍在继续。因此,通州运河船工号子虽然不再活跃于运河之上,却因其传人的努力而得以保存下来。

表现形式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与漕运船工的工作密切相关,相关的工具包括漕运船及其上的各种设备。这些号子种类丰富,目前已收集整理出十种共计二十二首,如起锚号、揽头冲船号、摇橹号等。其中,除了起锚号采用齐唱的形式外,其他号子均是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

现状与保护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作为运河文化和北京文化的象征性元素,具有较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此外,由于缺少继承者和深入研究,这一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参考资料

文化京津冀:船工号子 声声不息.北京时间.2024-11-07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微博.2024-11-07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皮书网.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