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章巽文集

章巽文集

《章文集》是1986年12月出版的书籍,作者是章巽。

内容介绍

我国广大的国土,从北方的东北平原,中经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直到南方的东南丘陵地带和珠江平原,全部面向着壮阔的海洋。我们祖先的航海活动从远古的石器时代便已开始,不但密切联系了大陆和沿海诸岛间的兄弟人民,也加强结合了南北各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兴盛。而且,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能够完全闭关自守而得到健康发展的,而海上航行正是我们交通国外的大道,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航海史的了解,实在是了解我国过去历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将有助于继续发展我国未来更加前进的航海事业。我国历史上的航海史料虽多,但比较分散,过去整理得不够,不易见其全貌。若干年来,我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且注意到应该使航海史的知识比较通俗化,能够普及到较广大的读者。我就此而写的论文中的一部分,就收录在此集中。

集中另外所收的一些论文,则是和中西交通史相关的;本来,我国的航海史在很多方面也牵涉到中西交通史,这两者的结合在东晋末著名僧人法显身上就可看得明白,法显既在中西交通史里面占有极重要的一席位置,同时他也是我国最早详细记录从印度洋太平洋的远海航行的一人。不过中西交通史所包括的,除了海上交通这一面之外,还有陆上交通的另一面。我们从中西交通史的学习中,不难体会到历史的发展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往往由小可以见大,即此可以见彼。譬如探寻“河水重源说”何以会产生,就会牵连看到汉通西域的影响之大,它不但把中亚一带“暗河重出”等地理知识深入东传进我国,也使得《山海经》里面的记载增加进去新的字句,我们如要分析清楚《山海经》的成书经过及史料价值,就得把这些来龙去脉寻找出来。又如对西夏政区分布的考查,不难看到两宋时候西北边受到严密封锁的情况,从而对两宋何以要积极发展海上对外交通这一历史现象增加了理解。所以中西交通史的学习和研究,实在有助于我们扩大眼界,多了解一些事物的来踪去迹,对历史的分析可以深入一些。中西交通史的范围甚大,所惭愧者,这里选载的若干篇拙作,真只是一点管窥蠡测而已。

这一册论文集能够早日出版,应该谢谢海洋出版社的盛意,对于编辑部范红英同志的一切热诚帮助尤为铭感。论文集初步编成后,又承解放日报编辑部范涌同志为我全部校阅了一遍,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这样真诚的友谊,是我所深深铭记的。插入书中的地图,都由金竹安同志清绘,对此也应表示谢意。同时,也恳切期望读者们多多加以指教。

章  巽

1985年11月1日

作者介绍

章巽(1914-1994),字丹枫,浙江金华市人,1914年出生。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他自幼颖悟,加上母亲的精心培育,读小学时便接连跳级。九岁小学毕业,十六岁高中毕业考进浙江大学,后又转学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二十岁大学毕业后当教师、做编辑。曾任《大公报》驻美国记者留学三年,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纽约大学等的研究院历史系,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天资聪颖加勤奋好学,使他成为当时少有的既精通英语又深晓历史的著名学者。在美期间,章教授去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参观了著名的海事陈列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感到航海事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对外交流是多么的重要,并开始积极从事海上交通史的研究。

章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交通史专家。曾执教于天津市南开中学、南京中央大学,从五十年代起,就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授,讲授中西交通史,专长于历史地理学、中西交通史、航海史等研究领域。与顾颉刚合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校)早在1955年出版,开综合性历史地图集之先河。六十年代后还长期兼任《辞海》的中西交通史分科主编。中西交通史和中央亚细亚的关系颇为密切,因此章巽教授也向来致力于中央亚细亚历史的研究。对于古西域交通线的分布和地域区分等,他都曾写过专文,把从东到西作长形网状分布的“丝绸之路”很具体明白地描述出来。章教授所编译的《中亚古国史》(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自出版以来,一直是研究中亚史的重要参考书。

在中西交通史和中亚史的名著中,章教授还曾整理了《大唐西域记》和《法显传》。他利用了敦煌市写本残卷等重要版本,对《大唐西域记》全书进行了分段校点的工作,改正了千余年来传刻过程中形成的许多错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在他所作的《法显传校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一书,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所根据的底本有《法显传》的北宋本、南宋本、金刻本和日本所保存的古抄本两种,他都用来时此书做严密的文字校勘和详尽的注解工作。又因《水经注》里面引用了许多《法显传》的传文,所以他也利用了《永乐大典》本以下的明、清校注本《水经注》多种来加以校勘,不但有助于校本《法显传》,同时也校正了现行本《水经注》的许多错误。

章教授又是著名的航海史家。航海史和中西交通史之间的关系本来非常密切,所以他十分注意关于海上交通的研究。1956年,他出版了《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出版)一书,受到广泛的欢迎,苏联也翻译成俄文,在莫斯科出版。198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该书增订本,内容更充实了。此外他还出版过《古航海图考释》(海洋出版社出版,1980年),这是一册很重要的以对形为主的孤本古航海图,经他细心整理,详加考释,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好评。

章教授若干主要的学术论文,现已辑集在《章巽文集》(海洋出版社出版,1986年)一书里面,中多匠心独运的精辟之作。

此外他还担任过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理事、中外关系史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顾问、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荣誉会员。

自1980年以来,在复旦大学由章教授指导的有硕士研究生四人,博士研究生四人。

作品目录

前言 (1)

我的生活经历和甘苦谈 (3)

我国航海史的光辉经历 (1)

尚书·禹贡》篇中所见的海上交通――我国最早航海史的一页 (38)

公元前第三世纪以前我国早巳发现季风并在航海中利用季风 (44)

丝绸之路的西端――大秦中国间直接航海交通的开辟 (51)

真谛传中之梁安郡――今泉州港作为一个国际海港的最早记载 (66)

元“海运”航路考 (73)

《大元海运记》之“漕运水程”及“记标指浅” (86)

论《海道经》 (95)

明初我国通使日本的主要针路《使倭针经图说》考释 (107)

《古航海图考释》序 (118)

《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再版后记 (131)

佛教经籍中之航海史料举例 (133)

《法显传校注》序 (142)

法显传》的宋、金刻本和古钞本 (151)

水经注》和《法显传》――纪念顾颉刚先生(1893-1980年) (162)

大唐西域记》校点本前言 (173)

论河水重源说的产生 (177)

《五藏山经》和河水重源说――兼论《五藏山经》的编写过程 (187)

再论《五藏山经》和《尚书·禹贡》的编写过程 (201)

古西域交通道综述 (205)

古代中央亚细亚一带的地域区分――公元第七世纪以前中国史籍之所载 (212)

秦朝的主要交通线及对外交通 (222)

水经注》中的泥城和米兰古城遗址 (237)

桃花石和回纥国 (245)

夏国诸州考 (258)

附录:大食帝国的东部疆域――行省区划,交通大道及史料来源 (27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