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佛蕴禅思

佛蕴禅思

《佛蕴禅思》是由荆三隆创作并于2007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本书深入探讨了佛语心法与当代社会的十二个相关领域,其语言风格简洁易懂,内容丰富多样,兼具通俗性、可读性和学术性的特点。

内容简介

中国佛教的思想文化资源被视为一座尚未被充分发掘的宝库。这一传承两千五百年的智慧之光,不仅点亮了无数人的心灵,还蕴含着开启中原地区子孙智慧的钥匙,以及无穷无尽的人生哲理和丰富多彩的社会万象。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将获得意料之外的心灵启迪,引发深刻的思考和回忆,从而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作者简介

荆三隆,1955年生于西安市。1979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深造,后跟随高杨先生学习印度哲学。目前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同时兼任长安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及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荆三隆已独立撰写或合作完成著作共十三部(不含两本台湾修订版),参与编写多部作品和教材,并发表了二十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缘起

导论法海探源

一、佛陀的故事与传说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一)法与三法印

(二)四谛学说

(三)十二因缘

三、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特点

(一)佛教是否认神的宗教

(二)庞大的理论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汉译典籍最完整、数量最多

四、印度佛学与中国汉传佛教的基本线索

第一章佛教的修身思想与人格培养

第一节一心造万法、万法唯一心

一、稚子之智

二、佛祖论心

三、修身之思

第二节修悟禅观——心灵体验

一、大乘禅观思想

二、“圆觉三观”

三、止、观辨微

四、修心中的“五十禅境”

第二章生态自然观与和谐社会

第一节怡情山水间

一、感悟山水

二、珍爱自然

第二节众生平等与生命成因的理论

一、十二类众生的成因

二、无情有性、物我同一

三、业力不失、因果有报

第三节独有的生态实践——菩提心是道场

一、素食、戒杀

二、保护生命、珍爱自然

第三章伦理道德观的铸就

第一节佛教的人生价值观

一、业报与轮回学说的伦理价值

二、佛家伦理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佛教的伦理原则

一、人世伦理原则的核心——舍身、忍辱、大悲心

二、出世的伦理原则——“人法二空”、涅盘学说

……

第四章喻理论证方法的启示

第五章行为自律的社会价值

第六章处世和交往的和行为准则

第七章精进不止的求索精神

第八章独具特质的语言观

第九章教育思想与治学理念

第十章灵异神奇的宇宙观

第十一章海涵地负、穷究义理的思辨

第十二章佛教的政事观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参考资料

佛蕴禅思.豆瓣读书.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