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庄敬
于庄敬,蓝田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专业,曾任大港油田科技干部、港油田任总地质师。相声演员于谦的父亲。
1956年6月,于庄敬被分配到克拉玛依市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克拉玛依矿务局,在新疆工作9年。1965年,于庄敬担任克拉玛依石油部研究院地质所西北组的组长。1968年,由于文革,多名专家领导被打倒,于庄敬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提出的建议并不被采纳。1970年,于庄敬管井一年后的大港油田重新开始抓生产,担任采油指挥部科技干部。1990年,大港油田产量下降,于庄敬临危受命调回大港油田任总地质师,与同事齐心协力将大港油田产量恢复上去。1998年,于庄敬退休。
于庄敬曾获得国务院“有突出成就专家”称号。
人物经历
1954年,于庄敬考入西北大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专业。1956年6月,于庄敬被分配到新疆克拉玛依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克拉玛依矿务局,在新疆工作9年。1965年,于庄敬担任克拉玛依石油部研究院地质所西北组的组长。1968年,由于文革,多名专家领导被打倒,此时大港油田不能正常运作了,于庄敬作为一名普通员工,虽然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但是所提出的建议并不被他人看好和采纳,也得不到重视。1970年,于庄敬管井一年后的大港油田重新开始抓生产,他从井队调回到了采油指挥部,任科技干部,在采油厂负责管理日常生产,现场指导并处理有问题的井。油田逐步恢复了生产,他开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方法,要对油田的生产进行调整。但是部分领导认为意见与实际情况相背离,不能被采纳,于是于庄敬在反对声中受到了批判。1990年,大港油田产量下降,于庄敬临危受命调回大港油田任总地质师,与同事齐心协力将大港油田产量恢复上去。1998年,于庄敬退休。
个人生活
退休后的于庄敬依然是石油工作的顾问,编辑丛书、传播知识,直到70岁正式离开自己的岗位。每天上上网、玩玩游戏、聊聊微信是于庄敬所喜欢的生活方式,他觉得老年人并不应该与现代化的生活相脱节。就像使用网络,既能够给他带来愉悦的心情,同时又可以了解当下的网络环境,不与时代脱节。
人物关系
荣誉奖项
人物轶事
大学时期,于庄敬喜欢西北大学的小亭子和柏树林,拿一本书安静的坐下就能阅读一整天,复习功课时安静闲适特别有效率。于庄敬时不时的还会和相好的同学散步,并不觉得生活枯燥乏味。于庄敬积极参加了学生互助组,一个组六个人,帮助工农兵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令他怀念的事情还是大学期间的实习,辛苦却快乐,不知疲倦。他说去内蒙实习都是地质系的老师亲自带队,每天做着路线普查的工作,一开始每个同学都很认真,一步一个脚印,安静的数脚下的步子,没有人说话。大家后来慢慢的有了经验,发现数步子两个人走就够了,于是其他同学便与他一起完成普查工作。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在内蒙实习时每天的伙食却还不错,内蒙的糖很便宜,于是大家一人买一包糖,中午吃馒头加糖,小憩半个小时,继续走路。到了下午就去寻找营地的帐篷,晚上在营地吃一顿羊肉面条。周末有时候还能在蒙古包旁炖羊肉、包饺子、吃烤全羊。从东胜走到银川市,实习了一个多月,大家都晒黑起皮,理发的时候被理发师取笑皮肤粗糙刮不净胡子。在兰州实习时,全班同学食物中毒而自己却毫发未损。于庄敬还帮着老师一起抬生病的同学去医院。
人物评价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于庄敬先生的一生就像一本书,值得很多人去品读学习。他对石油业贡献之大,对母校奉献之甚,让人为之敬重。(西北大学评)
于庄敬退休前是大港油田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享有国务院“有突出成就专家”称号,从照片上看着就透着些老知识分子严谨、认真、随和的气质。(国家人文历史评)
参考资料
西北上庠,鸿儒俊彦——于庄敬.西北大学.2023-12-28
Qian Yu 于谦.猫眼电影.2024-01-04
在“于谦爸爸”的平行宇宙里,住着一个玲娜贝儿?.手机凤凰网.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