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雪冰鱼
眼斑雪冰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南极鱼亚目鳄冰鱼科的一种,分布于南冰洋区,从南奥克尼群岛至南极半岛海域,栖息深度可达1000米。体长可达52公分,为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以磷虾及鱼类为食。眼斑雪冰鱼正面临一个新的威胁――人为的气候变化。南冰洋正在变暖,而且可能酸化,营养将会减少。相比红血球鱼类,成年冰鱼对温度变化更敏感,它们无法经受高温,所以正在南冰洋发生的温度变化可能给冰鱼带来灭顶之灾。2011年时,日本的东京海洋生物公园曾解剖过一条鱼的标本,事后说鱼的血“就像清水一样的清”。
形态特征
眼斑雪冰鱼外型细长,头部较大,外皮呈黑白相间。大大的眼睛和长着长牙的嘴,纤细的鱼鳍骨上覆盖着透明的膜。它没有鳞片,而且是白色,某些部位洁白如雪,其他部位则是半透明的,体内几乎不含血红蛋白。
生长繁殖
幼鱼出生时只有17毫米长,平均每周长2毫米,直到18个月长成后。成鱼要到四岁时才开始性成熟,之后会再生活八到十年,最长可达12年 。南极洲秋季时,成鱼会游到较浅水的海床(200–300 m)产卵,六个月后的四月左右孵化。
基因突变
眼斑雪冰鱼血红蛋白的缺失并非有用的适应行为,而是一个基因突变导致的不幸结果。冰鱼的血液携带氧气的量只有普通鱼类血液的10%,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大幅调整自己的身体。进化铸成的这个大错也许对于大多数鱼类来说是致命的,但冰鱼的鳃,加上一点点幸运的环境优势,拯救了它们,没让它们因血液的缺陷而灭亡。
营养价值
眼斑雪冰鱼体内含有丰富的鱼脂肪DHA、EPA等成分,钙质含量丰富,不含血红素,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