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科普三字经
《少儿科普三字经》是刘亚伟于2002年创作的一本科普图书,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以“三字经”形式向中国少年儿童介绍古今中外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进行科学普及工作。内容涵盖了科技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发现、经典人物,勾勒出了人类科技发展的完整图景。2020年4月,该书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内容简介
《少儿科普三字经》由刘亚伟(笔名:亚子)创作,全书共792句,以“天之初,本混沌”开篇,从宇宙起源讲起,内容涉及宇宙、太阳系、地球构造、生命起源、人类进化史,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发展史。最后以“今世界,呈多极,要尊严,靠势力”结束全篇。作者通过科普故事,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树立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
作品评价
科学启蒙意义多多——评亚子《少儿科普三字经》
如何做好少年儿童的科普教育,使教育形式更加符合少儿的接受心理,是近年来科学界、教育界、出版界共同关注,并一直都在思索和探寻解决的问题。由刘亚伟创作、旅游山东教育出版社倾力推出的《少儿科普三字经》,就是一次有益的成功尝试。
《少儿科普三字经》全书l06段,可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画出了宇宙产生的历史轨迹;第二部分突出了地球的形成、生命及人类进化的历史;第三部分概述了我国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经典人物;第四部分择取了世界其它文明古国的科技发明;第五部分历述了中世纪以来在宏观和微观物理学领域的科技成果及部分科学家;最后部分侧重介绍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一些科技成果。六大部分内容各有侧重,顺序上由古至今,由中及外,涵盖了整个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打开该书,犹如一幅浩瀚的科技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少儿科普三字经》的作者不只是单纯地介绍科学知识,字里行间还融注和贯穿着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智慧和科学理念。与传统的老《三字经》重人文道德教化不同,《少儿科普三字经》始终以突出科技启蒙的理念为核心,使孩子们不仅能够从中领略到科学的乐趣,更能受到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
爱国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探索和破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前进的。我国先哲庄子也曾说过:“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只有不知,才能不断激发人们的探索精神,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书中对这种科学理念有着充分的体现。为了满足和健康地指导少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该书每页配合主体经文,采取对话和说明的方式,共设计了26个问号,66个感叹号,对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的科技发明,在主体经文上采用了四句一段的形式,加以突出或强调。如物种起源问题,我国的“四大发明”,托马斯·爱迪生的重要发明,细胞的发现等。 科学探索奖没有丰田坦途,往往要付出超乎平常的代价,甚至伴随着血雨腥风。
这种富有启迪意义的例子在《少儿科普三字经》中俯拾皆是。如李时珍用了27年时间,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写成了《本草纲目》,郦道元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详细考察记录撰写了《水经注》;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精心研究撰写的《天体运行论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生前被列为禁书;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为了支持哥白尼的学说而被活活烧死。这些生动感人的科技故事,会使少年朋友们受到莫大的启发和鼓舞,激励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拼搏,去打开科学的大门。
《少儿科普三字经》在内容筛选上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启蒙性、严谨性和尖端性,绝无荒诞不经的东西。有些内容还极具前瞻性,如纳米技术、克隆羊、试管婴儿等等,能够使少儿对科学的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和梦想。《少儿科普三字经》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每页一段,体例相同,图文相配。
每页文字内容分三部分。一是全文注音的“三字经”主体经文,能够提供读法,帮助少年儿童正确吟诵;二是言简意的科学知识说明和科学家简介文字,能够帮助少儿了解科学知识及科学家的动人事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主体文字的内涵;三是富有启发性的卡通对话,能够积极引发少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传统的“三字经”形式,好读易记,使丰富深奥的科学内容得以通俗、生动地表现。生动活泼的卡通插图,能够使少儿更加形象地理解主体经文的含义,增强了该书的趣味性、形象性和可读性。总之,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该书可以说是课外教材的一种积极改革和创新,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作品赏析
集智慧之光 激奇思妙想
——我在班上试用《少儿科普三字经》的体会
朝阳区京通小学六年级二班老师 白雪洁
《少儿科普三字经》是亚子先生花费多年心血,精心酝酿而成的一部优秀的少儿科普读物,它以通俗易懂的言语配以朗朗上口的韵律,向孩子们揭示了科学史上的奥秘。因其形式上符合少儿的接受心理,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第一次接触《少儿科普三字经》还是在2000年,作为学生家长的刘亚伟先生向我提及自己的这部作品,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关注。从亚子先生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对普及科学的热情,也感受到一名家长对孩子成长发展的殷切期望。在亚子先生的通力配合下,我们开始了《少儿科普三字经》在我班的实践过程。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孩子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而获取知识的渠道之一是在书海中畅游。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我们教师也下了一番功夫,力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在长篇大论以及难以识记的大敌面前,孩子们的兴趣显得那么脆弱。对于他们来说,选择一本适合的书来读,有时候比大人想象中的要难。然而,让我感到庆幸的是,自己结识了《少儿科普三字经》,结识了刘亚伟先生。
当我第一次将未定稿的三字经读给学生听时,孩子们竖起了小耳朵,那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到自己是在做一件神圣的事情——引领孩子们叩开科学的大门。在以后的每一天中,孩子们都会急着要我讲新的《三字经》给他们听,而背诵《科普三字经》,也成了我们班的特色之一。
《少儿科普三字经》之所以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它继承了传统《三字经》别具一格的形式,便于学生识记,也使学生乐于记忆,另一方面,还在于它一石激起的“问题”的涟漪。《少儿科普三字经》全文共1344个字,却承载了人类科学史上的件件大事,要想把它们弄清,只有进一步的去寻找答案。在《少儿科普三字经》中产生的小问号,成了孩子们探究新知的源源动力,促使他们向着科学的顶峰不断迈进。
也许有人会对《少儿科普三字经》的内容产生疑惑,考虑到它是否适合少儿阅读,实际上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我们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学生识记《三字经》并不一定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它能记住书中的重点内容,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何况,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在这么小的时候就清楚地讲明科学史。
作为今后学习的先导,《少儿科普三字经》就会像历史书上的“中国朝代顺序表”一样,串联起科学史上的名人要事,在孩子幼小的向往科学的心灵里,编织成一张经纬分明的知识网,好奇的孩子一定可以在这张网上编出自己最美丽的梦。能给孩子找到一种这样适合的图书,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非常高兴。但我更想向本书的作者亚子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代所有辛勤培育孩子的教师、所有辛勤培育孩子的家长和所有辛勤学习的孩子,感谢您为孩子们写下了这样一部优秀的读物。
作者简介
刘亚伟,原籍山东曲阜,鲁迅文学院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文学创作研究生班毕业。曾下乡插队,应征入伍,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资深记者,现为自由作家。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发表约200万字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大奖。出版有长篇小说《报社》《今夜与谁同眠》,长篇纪实《孔府大劫难》,中篇小说《我是一个兵》《五十年谋杀》,另有《远去的历史场景-祀孔大典与孔庙》《少儿科普三字经》《中华环保三字经》《孩子可以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