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立
王守立,男,医学博士,病理学教授,认证毒理学家,遗传咨询师;九三学社社员;从事临床病理学和毒性病理学诊断、教学和科研工作。
个人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临床病理学博士,师从著名病理学家杨光华教授。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苏州大学附院病理科从事临床病理诊断;苏州大学基础医学系博士后、苏州大学病理教研室行政副主任、副教授;中科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肿瘤免疫课题组副组长、Co-PI。至2012年在苏州大学病理与病理生理系从事病理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开设并主讲研究生课程《分子病理学》;从事肿瘤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研究;“苏州大学病理中心”主要筹建人之一。是Am J Pathol, Tumor Biology, European J of cancer, Cancer Sic等国际著名肿瘤病理相关杂志审稿人。
研究方向
1.肿瘤病理学
2.分子病理学
成就荣誉
2008年江苏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学员奖;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癌症重大科学问题及防治新策略的研究(2008.10-2013.10),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No:KSCX1-YW-22-04;子课题;
2. TGF-β1相关差异性miRNAs在横纹肌肉瘤分化抑制中的调控机制(2011.1-201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81072186;主持人;
3. TGF-β1抑制肌特异性miRNAs表达与横纹肌肉瘤分化阻滞的关系研究(2010.9-2012-12),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No. 10KJB320018;主持人;
4. TGF-β1/MAPK/NF-kB信号通路抑制横纹肌肉瘤分化的基础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7-2014.12);主持人;
5.苏州大学高水平研究生建设课程“分子病理学”,主持人。指导大学生创新和课外学术科研各1项。
主要论文
1.Wang Y, Gu XH, Zhang B, Chen C, Gao B, Kuang YT, Wang SL*. 2012. Coated 几丁聚糖based protein nanocarrier with silk-fibroin for liver-targeted delivery. 2012 iCBBE EI(通讯作者)
2XU QM, Guo LC, Gu XH, Zhang B, Hu X, Zhang JJ, Chen JH, Wang Y, Chen C, Gao B, Kuang YT, Wang SL*. 2012. 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by exploiting liver immunity via 几丁聚糖tpp/ nanoparticles formulated with IL-12. Biomaterials doi:10.1016/j.biomaterials.2012.02.014.(SCI, IF=7.882; I区) (通讯作者)
3.Wang SL*, Guo LC, Dong L, Guo LL, Li SG, Zhang JJ, Sun MM.TGF-β1 signal pathway may contribute to rhabdomyosarcoma development by inhibiting differentiation. Cancer Sci 2010;101(5):1108-16.(SCI, IF=3.479; II区) (通讯作者)
4.Wang SL, Yao HH, Qin ZH. Strategies for short hairpin 核糖核酸 delivery in cancer gene therapy. Expert Opin Biol Ther 2009;9(11):1357-68(SCI, IF=3.475)
5.Wang SL, Liu ZJ, Wang LS, Zhang XR: NF-kB Signaling Pathway, Inflammation, and Colorectal Cancer. Cell 摩尔 Immun. 2009.6(5):327-334. ((SCI, IF=2.765)
6.Wang SL, Yao HH, Guo LL, 越南盾 L, Li SG, Gu YP, Qin ZH: Selection of optimal sites for TGF-β1 gene silencing by 几丁聚糖TPP nanoparticle-mediated delivery of shRNA. Cancer 獛属 Cytogen 2009, 190(1):8-14. ((SCI, IF=1.482)
授权专利
一种静脉注射用肝靶向白介素-12/壳聚糖纳米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2,10138396.7)
人物经历
2016年10月至今,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病理学系,病理教学、科研和毒性病理学诊断,教授/毒理学家。
2015年06月-至今,苏州大学病理中心实验室(靠挂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病理学教学与科研;药物、医疗器械临前安全性检测,实验室主任。
2010年08月-2012年08月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病理学系,病理临床教学与科研,副教授。
2008年07月-2010年08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肿瘤微环境分子病理学基础研究,合作PI。
2004年08月2008年07月苏州大学基础医学系/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临床病理诊断;教学和科研,讲师/主治医师。
2000年07月2001年08月安徽省大东方药业/华东药业药物研究所,药物研发;药物临床试验监查员(Monitor),所长。
参考资料
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教师个人主页.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