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英文名:Guangzhou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考古学)是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地址位于番禺区大学城华师一路8号,院长为张强禄。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具有考古发掘资质,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前身是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考古队,于1995年5月成立。2005年,研究院出版了著作《铢积寸累:广州考古十年出土文物选萃》。2014年1月,研究所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名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9年5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加挂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和南汉二陵博物馆牌子。2025年5月17日,研究院与增城区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合作共建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增城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

2023年5月26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独立承担的“广州市小谷围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获评为“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历史沿革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前身是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考古队。1995年5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2005年,研究院出版了著作《铢积寸累:广州考古十年出土文物选萃》。此后,又相继出版了《番禺汉墓》《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研讨会论文集》等作品。2014年1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名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9年5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加挂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和南汉二陵博物馆牌子。2023年12月26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扬州市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扬州博物馆联合主办展览“骑鹤上扬州一一杨吴南唐时期的扬州城”。

2024年1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签订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建协议》。11月29日,在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4楼,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了“广州市烟火气——广州出土汉代建筑模型展”。2025年5月17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增城区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合作共建的第二个考古工作站——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增城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

机构治理

组织结构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设有办公室、安全保卫部、调查勘探部、考古研究部、展陈宣教部、文物保护规划部、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文物保管部、文物信息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部共10个部门。

管理层

数据截至2025年5月18日,参考资料:

理事会

数据截至2025年5月18日,参考资料:

学术委员会

数据截至2025年5月18日,参考资料:

机构职责

广州市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广州市辖区范围(11个区约7434平方公里)地下文物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负责整理广州地区考古研究资料、保管考古科研标本;开展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和保护技术研究等工作;负责市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四有”档案的建设管理等工作,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调研、保护研究、勘察设计、专业咨询、规划编制等工作;负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汉二陵康陵)的日常保护工作;负责文物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开展文物考古成果宣传、交流活动;承担南汉二陵博物馆展览及公众考古活动的策划、组织及宣传教育工作;承担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市)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保护与宣传工作,协助上级部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任务。

主要成果

考古发掘

1995-1997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老城区城隍庙前忠佑大街西侧发现了西汉南越国宫署遗迹,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宫苑园林实例,其中包括大型石构水池和曲渠遗迹。水池呈仰斗状,深约3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冰裂纹砂岩石板砌筑,池底平铺砾石鹅卵石,池西有水井一口,井旁有建筑遗迹,池南通过暗槽与曲渠相连。

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配合广州大学城建设工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小谷围岛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其中,五代南汉德陵和康陵的发现是此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成果,它们分别位于北亭村的青岗(现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和大香山。康陵与德陵(刘岩兄刘隐之墓)并称南汉二陵,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大遗址项目。

2013年11月-2014年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中山三路以南、越秀中路以东工地清理南汉至宋代大型桩板结构的护坡遗存,以及宋代用蚝壳与石板垒砌的散水遗迹。2014年3月至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北京路一项目工地发现3艘古木船。6月-2015年5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从化区博物馆等组建联合考古调查队,在从化区流溪河上游吕田镇良口镇、温泉三镇共计新发现各期遗址共计260余处,其中先秦两汉时期遗址共计220处。

出版图书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期刊论文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机构资质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具有考古发掘资质、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Centuries-old tombs discovered in south China metropolis.广州日报新花城.2025-05-18

单位介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05-18

组织机构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05-18

广州考古“上新”:增城工作站成立,探索“考古+公共服务”模式|学术动态.金羊网.2025-05-18

学术成果.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05-18

“广州市小谷围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获评“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新浪财经.2025-05-18

大事掠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05-18

于无声处看花开——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携手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共书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新篇章.微信公众平台.2025-05-18

理事会成员.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05-18

学术委员会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05-18

岭南园林——古代宫苑园林.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2025-05-18

康陵开放 再现南汉文化记忆.广州市人民政府.2025-05-18

广州公布2014年考古五大发现.中国新闻网 .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