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小舌鼻音

小舌鼻音

小舌鼻音是辅音的一种,在音标中以⟨ɴ⟩(即小型大写字母N)表示,在X-SAMPA中以N\表示。这种音因其响度高且在小舌接触时产生鼻腔发音较为困难,因此在语言中极为罕见,仅在少数语言中作为音位出现。小舌鼻音有时作为其他音素的变体,例如在克丘亚语和Selkup语中,但也在如克拉兰语、图阿雷格柏柏尔语的Tawellemmet和Ayr变种、Khams藏族的Rangakha方言、至少两种白语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语Mapos Buang中作为独立音位存在。在Mapos Buang和白语中,小舌鼻音与软腭鼻音形成对立。

特征

- 发音方法是闭塞,也就是说通过阻碍空气在声腔流动来发音。

- 调音部位是小舌,即是以舌根部位抵住小舌调音。

- 发音类型是浊音,即发音时声带会颤动。

- 本辅音是鼻音,发音时空气会从鼻逸出。

- 中央辅音,气流可从舌中部流过,不从两侧流过。

- 气流特点是从肺部直接流出,而不是从口腔或喉门流出。

相关变体

在Yanyuwa语等语言中存在前小舌鼻音(pre-uvular nasal),该音的发音位置比小舌鼻音靠前,介于软腭鼻音和小舌鼻音之间。它也是汉语普通话中后鼻音的音位变体之一。用音标表记这个音需要添加附加符号,为[ɴ̟], [ŋ̠]或[ŋ˗]。此音的X-SAMPA符号是N\_+ 或N_-。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