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纪家口子村

纪家口子村

纪家口子村位于初村镇政府驻地西南方向,东与子村相连,西与莱山村接壤,南与远庄村相连,北与东车门村为邻。全村占地面积0.7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

全村地形西高东低,地势向东倾斜。东南有东南山、南大洼、南崖,岚子壃,西北有石头山,北有大北山、小北山、长壃,东有东泊。村前小河由西向东流入初村南河,河南岸公路通往初村。

自然资源

西北有采石场,现在已停产。另外还有槐、杨、松等林木。动物有兔子、环颈雉及各种鸟类。山里有土元、茵陈蒿酸枣等药材。

村名由来

元朝刘姓建村,称刘家庵,清顺治纪姓由东石岭来此居住,后刘姓外迁,因西北有山口,故名纪家口子。

隶属沿革

建国前属昆嵛县后更改为文登县。1956年划归威海市,1965年重划文登县,1987年由文登县划归环翠区,2003年划归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口姓氏

主要有刘、纪等姓氏,以纪姓为主。

基层组织建设

1946年1月,纪文永第一个加入党组织,并成立第一届党支部,纪文永任第一任书记。

历任党支部书记

纪文永1946.1~1958.1

纪文贵1958.1~1965.1

纪文福1965.1~1970.1

纪学敏1970.1~1977.1

孙月芝1977.1~1979.1

纪学勤1979.1~1984.1

纪学敏1984.1~1989.12

纪学宝1989.12~1997.2

纪华岐1997.2~2001.12

纪学贵2001.12~2003.5

纪华成2003.5~2004.10

纪华平2005.4至今

2008年末,全村共有党员16人,设1个党小组。

1945年成立村组织。历任负责人(村长、大队长、村委会主任)

纪文堂1945.4~1955.12

纪文通1956.1~1965.1

纪文学1965.1~1968.11

纪学敏1968.11~1970.1

纪学勤1970.1~1971.1

纪文福1971.1~1977.1

纪学勤1977.1~1982.3

纪学敏1979.1~1982.3

纪文思1982.3~1983.1

纪学敏1983.1~1984.1

纪学勤1984.1~1985.1

纪华进1985.1~1989.12

纪华岐1989.12~2004.10

纪华珍2004.10~2007.6

纪华平2007.6至今

经济状况

1992~2008年经济状况简表

农业

地处丘陵,农业条件不是很优越,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番薯等作物。

建国前,由于生产力落后,经济萧条,村民大部分不得温饱。建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农业产量逐年提高,人们的生活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过渡。

1992~2008年粮油产量增减表

果业

1950年由烟台市购来苹果树苗,栽植5亩,此后逐年增加。到1958年,村成立果业专业队,果园面积发展到60余亩。果业收入占全村收入的三分之一。1980年代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农民个人积极性,引进新品种、增加果树20余亩。

林业

全村约有山岚720亩,松、柞为主要树种。

文教卫生教育

建国前没有学校,建国后村里有小学1所,教师1名,后合并辇子村。

卫生

建国前,缺少医药,卫生条件差,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卫生工作,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五灭”、“一捕”。使全村的卫生面貌大为改观。2007年全村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民每年都进行免费保健普查,做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健康长寿。

计划生育

1976年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开始节育工作。设有活动室及意见箱,建立“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多年来无一例计划外怀孕,无早婚早育现象。

文化生活

村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特别是冬闲时节,每年春节、正月十五等都要搞许多娱乐节目,例如扭秧歌、耍毛驴等。

荣誉

1998年,镇级畜牧生产先进单位。

1999年,镇级保护耕地栽培先进单位。

2002年,镇级畜牧生产先进单位。

2006年,镇级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2008年,镇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大事记

1982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口粮田分田到户,果菜园实行个人承包经营。

1983年,全村户户用上电灯。

1996年,打出第一眼机井。

1996年,自来水配套工程竣工,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

1996年,全村安上闭路电视。

1997年,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部。

1997年,村投资30万元,硬化道路3000平方米。

2009年,对村庄内环境进行了清理,面貌焕然一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