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锈毛杜英

锈毛杜英

锈毛山杜英(学名:Elaeocarpus howii)是杜英科杜英属下的一个种,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及云南省东南部,生长于海拔1100-1800米的森林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形态特征

锈毛杜英是一种常绿乔木,高10米,树皮灰褐色;嫩枝粗大,被褐色茸毛。叶革质,椭圆形至广椭圆形,长10-19厘米,宽4-10厘米,先端急短尖,尖尾长5-10毫米,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干后仍发亮,下面被褐色茸毛,侧脉10-13对,在上面隐约可见,在下面强烈突起,网脉在下面较为明显,边近全缘或有不明显小钝齿蟳;叶柄长2-5厘米,圆柱形,被褐色茸毛。

总状花序生于枝顶叶腋内,长6-10厘米,花序轴粗大,被褐色茸毛;花梗长3-5毫米;苞片肾形,长1毫米,宽1.5毫米,被毛;萼片5片,披针形,长6毫米,外面有褐色毛,内侧有柔毛;花瓣倒卵形,与萼片等长,无毛,上半部撕裂,裂片约20条,雄蕊25-30枚,长约3毫米,花药顶端无附属物;花盘5裂;子房3室,被毛,花柱基部无毛,长3毫米。

核果椭圆状卵形,长4-4.5厘米,被褐色茸毛,外果皮及中果皮干后常起皱褶,内果皮坚骨质,表面多沟纹。种子通常1颗,长1-1.5厘米,黑色。花期6-7月。

栖息环境

锈毛杜英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环境,根系发达,树干坚实挺直,抗风力强。它在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土中生长十分迅速,病虫危害少,被砍伐后,伐根萌芽更生能力也极强,经过二三年又可成树,因此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栽培

山杜英以播种繁殖为主,它的花期在6-8月,果期10-11月,核果圆锥形暗紫色。一般采种后即播种,也可将种子用湿沙层积至次年春播。幼苗期可于夏季追施薄肥几次,第二年春季将幼苗分栽。小苗移栽时要带宿土,大苗移植时需带土球,并适当疏剪部分枝叶,定植后成活率极高。

用途

杜英实生苗中有较多变异类型,有的苗木秋冬季全株树叶转变成鲜红色,十分绚丽,通过选育和无性插扩大繁殖,可培育成园艺观赏新品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