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芥园街道

芥园街道

芥园街道位于红桥区南部,西至旧墙子河(津河)与南开区毗邻;北临南运河与邵公庄街隔岸相望;南部以芥园道为界与铃铛阁街衔接。辖区面积1.64平方公里。其中回、满等少数民族7912人,余为汉族。该街在历史上曾是清代雍、乾时期著名园林《水西庄》的故址。

概况

红桥区辖街道。位于区境南部。辖18个社区。办事处驻习艺所后社区。

沿革

1949年成立了街公所,1954年改为小西关街道。1996年,小西关街道面积0.7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办事处驻红旗路,辖广德里、习艺所后、习艺所前、乐安里、立兴里、石家胡同、庆玉里、芥园大堤、纯德里、明德里、津水里、积善里、教军场、晓春里14个居委会。

【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120106009:~001 111习艺所后社区 ~002 111芥园大堤社区 ~003 111津水里社区 ~004 111民丰楼社区 ~005 111隆春里社区 ~006 111粮店街社区 ~007 111金华园社区 ~008 111刘家花场居委会 ~009 111徐家冰窖社区 ~010 111栅栏口西街社区 ~011 111大寺前社区 ~012 111西北角社区 ~014 111北竹社区 ~015 111弘丽园社区 ~016 111水西园社区 ~017 111世春里社区 ~018 111泉春里社区 ~400 111拆迁管委会

原【先春园街道】1954年建先春园街道,1958年与大伙巷街、春德街合并成大伙巷公社,1963年恢复先春园街道。1996年,面积0.5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办事处驻放生院小马路,辖老老店、牌楼、戏楼、先春园、太平街、永乐巷、小马路、双街口、梁家嘴、西大湾子、会所、后洼、放生院、民丰后、文明里、朱家花园、复兴路、民丰楼18个居委会。

原【大伙巷街道】位于区境东南部。东起北门外大街,西至大丰路与大伙巷连线,南起北马路,北至南运河,面积约0.54平方千米。1952年建大伙巷、小伙巷街公所,1954年改称办事处,1956年合并设大伙巷街道。1958年与先春园街、春德街合并成大伙巷公社,1963年恢复各街道。1996年,大伙巷街道面积0.5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办事处驻曲店街15号,辖庙东、庙西、沟头、冰窖、花场、杨庄、大寺、潮义栈、粮店街、肉市口、金花园、西北角、北门西、竹杆巷、针市街、栅西、北城根、大伙巷18个居委会。

行政区划

2016年辖19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人文

该街在历史上曾是清代雍、乾时期著名园林《水西庄》故址。当时,水西庄驰名南北,蜚声一时,景致甚佳,颇具江南特色。爱新觉罗·弘历南巡曾到此处游玩,正

值芥花盛开,于是赐名“芥园”。现街道办事处亦袭用“芥园”名称。在西站综合城市副中心建设中抢抓新机遇、促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区确定的“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和谐新红桥”的发展主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增强自身发展实力,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已成为我们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全街上下必须坚持在又好又稳的前提下,突出一个“快”字,不断强化副中心意识,深入研究思考街道社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重新审视和把握工作定位,瞄准更高目标,树立更高标准,不断提升社区工作新水平。

芥园街是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地区。界内天津清真大寺,建筑典雅、古朴、美观、庄重,寺内至今仍保存着乾隆时期的御笔墨宝,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桥区以危改拆迁为契机,对四座残旧清真寺实施合建,建成红桥清真大寺。

经济概况

紧紧抓住大力建设西站城市副中心的难得机遇,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盯紧税源建设不放松,采用“感情维系、鼎力支持、积极服务”等措施,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外部经营环境,积极营造全员招商的良好氛围,确保全年招商引税工作的顺利完成。拓宽渠道,下力量完成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帮扶工作。加强协税护税工作,为财政增收做贡献。成立街协税护税办公室,确保区政府下达的协税护税五十万元任务的完成。要深化护税工作职能,把服务纳税人作为出发点,加强纳税人的法律意识教育,确保经营者依法纳税。加大对辖区零散税源户的管理,强化协税工作,促进协税护税工作整体上台阶。引领公司企业的科学发展,真正发挥一方“地主”的作用。努力在街属公司扩大财力上做文章,壮大发展实力,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将死钱盘活,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继续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红桥”的工作主题,以党建为核心,以服务为主线,以稳定为基础,全面推进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

为群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以“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深入实施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扩大创建市级卫生城区的成果。以提高环境保护质量,推进生态城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创建园林城区建设。以“迎奥运会、巩固创卫成果”为目标,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组织协调职能,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居民区、重点道路的各类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加强各类污染源控制,提高城区环境质量。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实现城市管理新提升。

伴随芥园公寓、惠灵顿国际社区、陆家嘴金融中心等一批新建载体的建成、投入使用,积极探索、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出思路、想实招,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力度,提升社区自治水平。积极做好滨海国际社区居委会的建立与接收工作。巩固市容环境整治成效,向社区里巷延伸,狠抓影响群众生活的环境问题,努力建设现代化宜居社区,鼓励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服务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抓好献血、红十字会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社会事业

红桥区文昌宫小学已有百年历史,是天津市第一所公立小学。近代名人李叔同曾在此校就读并为学校撰写校歌。天津泰科水务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有百年历史的芥园水厂,公司建成国内最大规模去除蓝藻的气浮车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污水污泥处理厂和水文化主题公园—水趣园。人民医院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接诊能力,2008年该院规划扩建住院设施工程已经启动,将新增加床位700余个。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作为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其建设和部分学科的医疗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几年的土地整理,小伙巷地区规划的河滨公寓开始兴建,不久将成为该地区靓丽的商住金融区。芥园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8年,于当年8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现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由1998年、2002年8月两次区划调整后组成,办公地点为红桥区春和路3号(复兴中学南侧)。

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工作首位,多层次、全方位实施“阳光解困工程”,做到“主动帮、全覆盖、不遗漏、求实效”,着力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强化劳动保障中心维权、协调职能,继续兑现社区下岗失业人员“不挑不拣,四十八小时上岗就业”的承诺。力争年内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2800人次。四是夯实文化基础,实现群众文化生活新改善。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配套社区文化软硬件建设,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文艺骨干队伍。以“8.28”社区文体活动周等特色文化品牌为依托,开展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活跃和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区街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五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平安建设新目标。继续深化“大综治”工作格局,高标准建设综治信访中心和司法所,提高治安防范水平。着力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开展“听民声、解民忧、促和谐”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案件之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实施积极就业方针,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就业援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并举的方针,激励、支持和引导更多的劳动者变为创业者。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确保年内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做好零就业家庭、单亲母亲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等就业援助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