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缩写为OUC)简称中海大,学校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由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省(山东省)、市(青岛市)四方重点共建。

中国海洋大学创建于1924年,前身为私立青岛大学,是中国人在山东省创办的第一所本科起点的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于1959年发展成为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山东海洋学院,随着学校不断发展,1988年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获准将学校名称变更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是1960年公布的中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97年成为中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1年成为中国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崂山、鱼山、浮山、西海岸4个校区,占地5200余亩。另外还有2个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在建)、20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有本科专业78个,覆盖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在校生365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720余人、硕士研究生14730余人、博士研究生3790余人、外国留学生320余人,教职工419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11人,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71人,省部级以上人才680人。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

中国海洋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01-850名,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6,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301-400。

历史沿革

私立青岛大学时期

1924年10月25日私立青岛大学在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举办开学典礼,时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督办高恩洪兼任校长。创办初期设置工、商两科,1925年增设了土木工程、铁路管理、采矿工程学、机械学、电机学。1928年5月,因北伐战争被迫停办。

国立青岛大学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于1930年9月在私立青岛大学原址筹建开办国立青岛大学,著名作家杨振声担任校长。初期设立了文、理两个学院,杨振声在学科建设见解独到而富远见,主张文理渗透,并提出要渐次增设与海洋有关的学科,为后来学校海洋、水产等特色学科享誉国内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1932年9月,学校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迎来了学校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先后迁往安徽省安庆县、四川省万县,并于1946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青岛市复校。

山东大学时期

1951年3月,原位于济南市的华东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合并为山东大学,教育学家华岗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学校共有5个学院、18个系、2个研究所。1952年海洋研究所与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系;1953年,学校水产系并入了天津市河北水产专科学校部分师生和仪器。海洋系和水产系的壮大为山东海洋学院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山东海洋学院时期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其生物系的海洋生物专业、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物理系和化学系的部分教研组以及数学、外语等直属教研组部分人员留在青岛市,该部分师资于1959年3月经批准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由此,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的山东海洋学院从山东大学独立出来。

青岛海洋大学时期

1988年1月,山东海洋学院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94获得重点支持,实现部省共建;1997年成为中国首批“211”重点建设的高校;1989年,浮山校区终于建成,外国语学院的整体迁入,形成两处办学的格局;2001年成为中国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中国海洋大学时期

进入21世纪,学校以“重质量、求特色,先做强、再做大”的为总体发展策略,于2002年10月获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并于2018年再次入围国家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青岛市人民政府四方重点建设高校名单。2021年5月6日,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2023年4月,学校加盟山东海洋人才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年7月17日,中国海洋大学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学校鱼山校区胜利楼举行。

学校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41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00余人,博士生导师71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20余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83%以上,重点学科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90%以上。有住鲁院士11人,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71人,省部级以上人才680人,“筑峰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岗位教授77人,“青年英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84人。连续三届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了2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打造了世界重要的海洋人才高地。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20个学院,开设78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具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上,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另外,学校有12个学科排名进入ESI前千分之一。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2024年6月

馆藏资源

据202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由鱼山校区图书馆、崂山校区图书馆和西海岸校区图书馆组成,书馆目前有阅览座位约6000个,电子阅览座位约300个,有纸质文献约295万册,其中外文图书28.6万册;中外文现刊1000多种;中外文文献数据库约350个;电子书刊约320万册;电子期刊约3万种,涵盖中国海洋大学所有专业,藏有古籍974种12937册,其中善本105种2077册,藏有民国图书一万余册、《中华再造善本》《文津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大型影印古籍、清末民国报刊和《大公报》《申报》《晨报》等报纸影印本共1391册,并藏有其他多种文史参考资料。

2019年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被评为第四批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最早为1340年附刻本《姓氏急就篇》,特色馆藏山东地方文献和科举文献。馆内共藏有古籍971种12917册,其中善本105种2077册,已有35种入选第二至四批《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充分发挥特长,重点围绕海洋特色涉海古文献及古舆图,参与了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学苑汲古)建设工作。

科研平台

中国海洋大学具有国家级科研基地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25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4个。依托学校建设的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总数量7个。

2022年“海洋物理高端仪器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

获批5个2022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获批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

2019年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获批立项建设,是教育部第二批立项的七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也是山东省第一个前沿科学中心。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海洋大学设立“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2020年获批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2021年获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教学和科学考察船舶3艘:实习船“东方红2号”“天使1号”、实习船“东方红3号

山东省海洋智能系统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启动建设,这也是学校继山东省海洋药物技术创新中心后第二个获批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基地平台40余个。拥有全球最高静音等级5600吨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等3艘科学考察实习船舶,建立了国际首个水产动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构建了涵盖中国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的精准营养数据库,培育了一批水产养殖新品种;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海洋纤毛门脱氧核糖核酸库。

科研成就

“十三五”以来,学校高水平论文不断涌现,在Science和Nature国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25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2篇;在PNAS.Science、Nature系列子刊发表论文228篇。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特别是2009年度管华诗院士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特征低聚糖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中国海洋、水产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吴立新院士主持完成的成果“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是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学校获得的第一个地球科学领域的自然科学奖,也是山东省海洋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十三五”以来,学校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2项,申请发明专利52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200余项,其中授权国际发明专利45项。

学术期刊

校园文化

校训

海纳百川 取则行远

校徽

中国海洋大学徽标为环状圆形,外部环状部分以白色为底,上部环绕红色黑体字“中国海洋大学”,下部环绕蓝色黑体英文“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内部圆形部分上半部分为天蓝色,象征着天空,下半部分由海蓝色和三条白色波浪线组成,代表着海洋;在天蓝色部分,上部有白色的横排华文新魏体字体的数字“1924”,表示学校创立的年份。

学校校徽为题有邓小平书法字体校名的长方形金属证章,并且教职员工、研究生和本科生佩戴的式样不同,分别为红底白字、蓝底红字和白底红字。

校歌

《海大颂》

作词:陈鷟 作曲:康建东

我是一滴水 投入你怀中

方知知无涯 忘情情更浓

八关山读月 五子顶揽风

登高观沧海 行远东方红

东方有学府 晨曦洒梧桐

红瓦映蓝天 绿树听呢哝

仙山道悠远 樱海花想容

石阶飘枫叶 寒窗立雪松

百川来归海 蓝梦共潮涌

先师有遗训 红烛照星空

硕学志宏才 储英备国用

浩海求索是 谋海济国功

百川来归海 蓝梦共潮涌

先师有遗训 红烛照星空

硕学志宏才 储英备国用

浩海求索是 谋海济国功

山海鉴日月 天地与君同

对外合作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8个学院与国外高校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科学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德学院,与美、英等国家的高水平院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牵头发起成立国际涉海大学联盟、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盟,承办全球气候领域重要国际组织“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组织”(CLIVAR)项目办公室,牵头“第二次黑潮及周边海域国际合作研究”等国际大科学计划。牵头联合全球主要涉海科教机构及国际学术组织,发布《未来海洋青岛共识》。  

学校拥有中英联合研究中心、中德海洋科学合作中心、OUC-UTAS联合研究中心、中澳海岸管理研究联盟、OUC-UA联合研究中心、Sars-Fang海洋分子生物学中心、中泰海洋与渔业科学学术中心、UMT-OUC海洋研究联合学术中心、多学科极地研究国际合作秘书处(SICMPC)、山东美国研究中心、国大极地研究中心、山东-东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国际海洋相关机构联盟、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合体联盟16个国际合作平台。

校区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现有鱼山校区、崂山校区、浮山校区、西海岸校区4个同城校区。

鱼山校区

鱼山校区是中国海洋大学的老校区,位于青岛市南区鱼山路5号。其西洋风格建筑群,是国内极少数拥有独立的海上小岛研究中心的学校。设有4个学院、1个中心。

崂山校区

崂山校区是中国海洋大学主校区,于2005年建成,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整体建筑风格以老校区(鱼山校区)的欧式风格为主,其暖黄色是校园的底色。共有12个学院、1个系、1个中心、一个学部。

浮山校区

浮山校区位于青岛市香港东路23号,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所在地,校区面朝大海,背靠浮山,交通便利。

西海岸校区

西海岸新区校区位于青岛市古镇口融合创新示范区西海岸新区三沙路1299号,是中国目前唯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校区规划占地面积约2800亩,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能够容纳在校生总体规模20000人,教职工2000人。一期工程占地700余亩,于202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包括图书馆、智慧教室、网络与信息中心等在内的学习综合体、5个学院楼、2个学生社区、1个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心以及室外工程等。

所获荣誉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截止更新时间:2025年5月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学术界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胡敦欣焦念志宋微波、张经,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李华军包振民麦康森高从堦张福绥赵法箴雷霁霖、孟伟、张偲、李阳以及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蒋家伦、中国第一个南、北极都登上的科学家赵进平等。

文体商界

世纪诗翁的著名诗人、散文家臧克家海尔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周云杰58同城CEO姚劲波,中国女子射箭队领军人物张娟娟等。

学校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3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位列1001-1200名。

2024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位列901-950名。

2025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位列第801-850名。

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2023年,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位列第62名。

2024年,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位列第57名。

2025年,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位列第56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22年,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排名第301-400位,8个学科进入全球高校前500名。

2023年,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排名第301-400。

2024年,在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排名第301-400。

2025年,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中国海洋大学排名第56名。

参考资料

学校校徽.中国海洋大学.2023-12-18

历史沿革.中国海洋大学.2023-03-22

学校章程.中国海洋大学.2023-03-22

..2023-03-22

学校简介.中国海洋大学.2024-05-09

学校概况.中国海洋大学.2025-05-17

师资队伍.中国海洋大学人事处 党委教师工作部.2025-05-17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5.QS.2024-06-06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15

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软科.2024-05-08

中国海洋大学校训、精神.中国海洋大学建校80周年网站.2023-03-22

海大颂歌.网易云音乐.2023-03-22

张峻峰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2023-11-13

中国海洋大学2019年年报.中国海洋大学官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年报.中国海洋大学官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国海洋大学.2025-05-17

学校简介.中国海洋大学.2024-04-22

第四期“四方共建”正式启动 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增添强大新动力.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燕山大学.2025-05-17

首届中国山东海洋高端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在青举办.青岛市海洋发展局.2024-01-15

中国海洋大学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2024-01-14

两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人事处 党委教师工作部.2023-03-22

环境光学监测领域专家刘文清院士受聘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建华受聘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举行合作签约暨蒋兴伟院士特聘教授聘任仪式.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长江特聘教授及青年学者.中国海洋大学人事处 党委教师工作部.2023-04-12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青年拔尖人才.中国海洋大学人事处 党委教师工作部.2023-04-12

院系专业.中国海洋大学.2025-05-17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海洋大学.2025-05-17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海洋大学.2023-03-22

国家重点学科.中国海洋大学.2025-05-17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中国海洋大学官网.2023-03-22

历史文献.中国海洋大学官网.2023-03-22

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和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公示.大众网.2023-03-22

学校新获批2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学校新获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建海工装备基础科学中心.腾讯网.2023-03-22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2019年度前沿科学中心立项建设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22

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海洋大学设立“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22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22

“东方红3”船.海大新闻.2023-03-22

山东省海洋智能系统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启动建设.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科技成果汇编.中国海洋大学.2025-05-17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科版).中国海洋大学官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官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海洋大学官网.2023-03-22

Great news--MLST has been indexed by SCIE.中国海洋大学官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截止2024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2025-05-17

国际合作平台.中国海洋大学官网.2023-03-22

第四个校区!这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再牵手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首次斩获海洋科学技术特等奖.网易.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成果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中国海大量子团队荣获首届CCF全国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一等奖.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荣获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S&T最佳论文奖.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获批155项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再创新高.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度获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首次突破百项.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田辉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今日头条·界面快讯.2025-03-28

现任领导.中国海洋大学.2025-05-17

历任领导.中国海洋大学.2023-03-22

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田辉调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简历).中国经济网.2025-03-28

中国海洋大学13位学子成为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中国工程院新增67位院士,中国海洋大学两教授当选.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中国科学院新增53名院士和9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做时代的前行者——第六届校友论坛举行.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让世界记住中国海洋大学!58同城CEO姚劲波祝福母校.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奥运射箭冠军张娟娟从海大毕业.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臧克家:碧海沃土育诗翁.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3-03-22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3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024-04-03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4.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024-04-03

2023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5-09

2024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5-09

中国海洋大学排名情况.上海软科官网.2023-03-22

中国海洋大学.软科.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