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科技学院
长春科技学院(Changchun Sci-Tech University),缩写为CSTU,简称为长科。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东华大街1699号,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86年的吉林省蓝盾职业专修学院。2000年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开展本专科全日制学历教育。2004年转为独立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普通高等学校——长春科技学院。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5月,获批直招士官试点学校。2019年10月,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吉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截至2025年4月,长春科技学院占地面积为113.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69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期刊506种、图书132.49万册,电子图书99.3万种,建有3.8万平方米的实验大楼。学校有专任教师749名,其中正高级167名,副高级191名。有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30个,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专业5个,在校学生17754名,其中本科生13502名。长春科技学院共有教学机构及教辅单位18个,其中包括12院2部。共有46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以工学、医学为主体,以农学为特色,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门类协调发展。
在2025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长春科技学院位列第27名。
历史沿革
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
1986年,吉林省蓝盾汽车驾驶修理专业学校建立。历经14年,改名为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2009年,被批准为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同年吉林省高科研“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学校有12个项目获准立项。2010年,被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评为“中国独立学院先进单位”。2012年,开始与韩国建国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优化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
长春科技学院
2013年,学校由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转设为长春科技学院。2016年,武书连民办大学排行榜发布,获农学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名。2017年后,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9年5月,获批直招士官试点学校。同年10月,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吉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构建了以工学、医学为主体,以农学为特色,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门类协调发展。现有学生在读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30个,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专业5个。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办学理念,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双聘)、国际知名科学家李春义、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周楚杰等,构建了由院士领衔、国际知名科学家领军、以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教学名师、长白英才计划人才、省级教学新秀、吉林省A、B、C、D、E类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49名,其中正高级167名,副高级191名。
教学建设
2023-2024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共1647门、4851门次。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坚持深化产教融合,坚定不移地引入行业企业优秀资源,加强专业建设。建设了梅花鹿产业学院、金通民航现代产业学院、菁华知识产权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和德创机器视觉、华创理想等企业人才培养冠名班,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2018年以来,学校获评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群)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研学基地1个、省级实践实训教学基地5个,获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类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美术学专业上海软科排名(2024年)列民办高校全国第一位、全国总排名第143位(全国共有332所学校设置美术学专业)。
学科建设
2018年以来,学校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个。建设校级产教融合型一流本科课程、知识图谱类智慧型课程、一师一优课示范性课程等优质课程255门。
学校获批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现有生物与医药、食品与营养、参茸文化传播等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生物与医药、农业等2个校级重点特定建设学科,机械、中药学、工商管理等3个校级一般立项建设学科,翻译、土木水利、艺术等3个校级立项培育建设学科。先后与吉林农业大学、北华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4名,累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人。
参考资料
学校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先后与韩国建国大学联合培养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之后相继与北华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生物与医药、工商管理、教育等学科领域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学校与俄罗斯、韩国、美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西班牙、新西兰、日本、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共计56所高校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1+3双学位、2+2双学位、本硕连读、专升本、专升硕、长短期留学、免费交换生项目等。
学校与重点合作院校-俄罗斯阿莫索夫东北联邦大学,共建了“俄语语言文化中心”“教育科研项目合作中心”,依托两个中心,成立了“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社会发展研究所”,共同研究两国地域文化及社会发展特点。两校分别主办了“中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社会发展研究论坛”,在科研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多次的合作探讨中,两校找到了新的合作契机,筹备举办独立法人合作办学机构,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做出贡献。
科学研究
学术资源
截至2025年4月,图书馆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期刊506种、图书132.49万册,电子图书99.3万种;国内知名数据库15个,其中包括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超星移动图书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考试服务平台等。馆内设有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综合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等10个主要区域,共有阅览座位2600席。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长春科技学院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有18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科研机构,8个科技小院。获批国家科技部“鹿业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吉林省鹿产品科技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吉林省鹿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梅花鹿精准检测产业化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教育厅“动物营养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鹿业工程研究中心”等23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2月)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2月)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2月)
学术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坚持科学研究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持续深耕鹿茸科学、肉牛工程、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建设了国家鹿业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省鹿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中韩动物科学研究院等34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在《Science》上发表学术论文,形成重要影响并受邀前往清华大学讲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个面上、2个青年基金共3个项目,实现了吉林省民办高校在此项目上零的突破,列全国民办高校第六位。建设8个科技小院,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梅花鹿方面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成果转化后助力梅花鹿产业显著增收。现
有科技部“鹿业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3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共建国
家级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8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项目500余项,荣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吉林省科
技进步奖等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国家专利300余项。其中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均实现吉林省民办高校的
“零的突破”。2023年2月,李春义教授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水平论文,
学校排行
在2024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长春科技学院位列第33名。
在2025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长春科技学院位列第27名。
学校文化
文化精神
参考资料
校徽
长春科技学院校徽三个齿轮代表工业,麦穗代表农业,科技光环代表科学技术,象征学校是以工学为主体,以农学为特色的科技类高校。
校旗
长春科技学院学校的校旗由旗色、旗标、旗字组成。校旗旗色为红、金色结合,旗标为学校徽志,旗字为自选字体校名。学校校旗集校色、校徽、校名于一体,集中展示学校形象,喻示学校严谨、开放、包容、向上的办学理念和开拓精神。
校歌
长春科技学院校歌为《长科之歌》,歌词如下:
现任领导
注: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25年5月。
校园文化
社团活动
长春科技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大学生科技文化中国艺术节”,已形成精品化、系列化文化活动。如“君子之道”余秋雨先生专场报告会、中美文化交流音乐会、“唱响中国梦”合唱比赛、“中华魂”大型诗歌朗诵会等文化艺术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彰显教育主题。
场馆建设
学校办学基础条件优厚,现占地面积113.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6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建有3.38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建有容纳近6000人的体育馆和容纳3万人的体育场,实验大楼3.8万平方米,校外实习基地383个。数字化校园网络、大型电子阅览室、设施先进的国际会议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游泳馆等一应俱全。
校园景色
所获荣誉
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2011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021年,学校被评为2019-2020年度的“文明校园”;
2012年,学校被评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还获得“吉林省就业创业先进管理集体”“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军民共建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首批吉林省三全育人试点高校”“吉林省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社会组织5A级单位”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长春科技学院官网首页.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长春科技学院.爱企查.2024-05-29
长春科技学院章程.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学校简介.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学校文化.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机构设置.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学院概况.长春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05-19
现任领导.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吉林省4所高校建设直招士官试点.凤凰吉林.2025-05-19
2019年十件大事.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本馆概况.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场馆建设.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长春科技学院.软科排名.2024-04-22
我校2009年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结论及我校被批准为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单位.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喜讯:2009年吉林省高科研“十一五”规划项目我校有12个项目获准立项.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长春科技学院2010年大事记.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研究生教育.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武书连2016年民办大学排行榜发布.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学校荣誉.长春科技学院.2023-04-24
学院概况.智能制造学院.2025-05-19
学院简介.生命科学学院.2025-05-19
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简介.语言文化学院.2025-05-19
学院概况.视觉艺术学院.2025-05-19
学院概况.医药学院.2025-05-19
医学部专业简介.职业技术学院.2025-05-19
李玉.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长科师者 | 技能名师——吴宏立.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1
长科师者 | 中华金厨——杨旭.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1
长科师者 | 技能名师——刘振利.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1
师者 | 长春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刘洋.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1
长科师者 | 机械“国医圣手”——方向远.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0
长科师者 | 黑土地上走出的育菌专家——王相刚.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0
教学名师.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长春科技学院202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合作国家及院校.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科研机构.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科研平台.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长春科技学院科研平台一览表.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长春科技学院科研机构一览表.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长春科技学院科技小院一览表.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社团活动.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
学校荣誉.长春科技学院.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