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Guangxi Electr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原由国家电力工业部举办、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所公办电力类高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
学院前身为广西电力技工学校和南宁电力学校,始建于1979年。200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两个校区,五象校区位于国家级新区南宁市五象新区,科园校区位于南宁市高新区核心地带。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51个专业;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将近17000余人,教职工670人,专任教师550人。
历史沿革
1979年,广西电力技工学校成立,隶属国家水利电力部,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校址在广西宜州市。
1986年,南宁电力学校、广西电力技工学校、广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三位一体办学,由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校址在南宁市。
1994年,学校被国家电力工业部授予“电力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称号。
2000年,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1年,学校由国家电力部划转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
200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学校获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重点培育单位。
2013年,学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高校立项项目高校。
2017年,学校成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和教育部工业机器人领域职教项目合作校。
2018年,学校成为首批全国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2021年7月16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入选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
2023年3月9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乌汶技术学院共建的“中泰电力丝路学院”“国际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五象校区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8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51个专业。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产教融合专业合作试点专业,6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示范特色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拥有广西创新创业示范基地3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分别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科技大学、贺州学院合办能源电力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7个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拥有省部级教学成果13项。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8月,学校现有教职工670人,专任教师550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64.67%,兼职教师450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教授担任学校高级校事顾问,拥有2个国家级样板党支部、1个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团队、2名自治区优秀教师、2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名师,1名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广西三八红旗手,2名广西技术能手、1名南宁市首席技师。近三年,教师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81项。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响应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芬兰、英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学者互访研修、专业共建等各种实质性的交流合作。
依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等平台,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当地企业开展多期培训,实现了技术输出、人员培训、师生交流、学分互认及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新加坡东盟AI中心共建“新加坡东盟AI中心-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与泰国两仪糖业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营”活动。2019年获批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已初步形成了面向东盟、衔接欧美、对接港澳台的多元多层次开放合作办学格局。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资源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学院同步发展,曾隶属原南宁电力学校教务科,1998年11月与教务科分离,正式独立为图书馆。有工作人员12人,本科以上学历10人,副高以上职称2人。经过四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已发展成为以电力专业及相关学科文献资源为特色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图书馆。
图书馆原旧馆2205平方米,2007年12月图书馆扩建工程启动,2009年投入使用,面积7731平方米,2015年3月东校区图书馆实体馆建成,400平方米,合计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截至2020年10月,图书馆设有读者服务中心和资源建设部2个部门;馆藏纸质图书60余万册,馆藏电子资源折合图书170万册,馆藏合计230万册。
学校荣誉
参考资料
2021年7月,学校“电力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校旗以浅蓝色为底色,上方是学校校徽,下方是中英文的“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全称。长宽比为1.5:1。
校旗
校训
厚德笃学,砺能敏行
“厚德”,出自《易经·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指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品德。《河南程氏粹语·论道篇》中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厚德”,旨在强调大学教育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寓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弘扬传统美德,广大师生员工知荣明耻,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笃学”,出自《三国志·孙瑜传》:“济阳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笃”,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充实而有恒。“笃学”,专心好学,寓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发奋学习,不但本专业的知识广博精深,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百科兼纳,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多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更好地“传道、授业和解惑”。
“砺能”,培养能力、磨砺技能,寓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上紧贴社会需要,办出专业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
“敏行”,出自《论语·里仁》:“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用“敏行”作为校训,旨在勉励学生要少言多做,行胜于言,以熟练的技能赢得社会的认可。
校歌
《光明之梦》
作词:韦海峰
作曲:吕军辉
龙江之滨拥抱青春校园,
改革春风吹拂我们的笑脸,
追寻光明走过了如歌岁月,
电院的荣光,迎来了自豪的今天。
我们是新时代电力的生力军,
年轻的目光编织着梦的摇篮。
美丽南宁市追梦多彩校园,
文明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
工匠精神流淌在电院血脉,
光明的使命,托起梦想的明天。
我们是新长征电业的追梦人,
金色的年华,绽放在梦的摇篮。
啊,厚德笃学,砺能敏行,
共同的脚步是共同的追寻。
啊,厚德笃学,砺能敏行,
共同的理想是共同的向往。
燃烧吧青春青春!
燃烧吧青春青春!
让青春之火点燃光明之梦。
点燃点燃光明之梦。
校园环境
校区
学院占地面积190000平方米。本部校区位于南宁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内,占地面积120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8100平方米,东校区位于南宁市安吉大道15号,占地面积7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9752平方米,正在筹建中的新校区约占地1000亩。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更新时间:2024年5月
杰出校友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5
百度安全验证.爱企查.2023-06-03
我院社会实践团与柳江供电公司领导和校友座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3
学院领导-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3
学校历史沿革.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3
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 .教育部网站.2023-06-03
关于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的公示.教育部网站.2023-05-25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乌汶技术学院共建“中泰电力丝路学院”.金台资讯.2023-06-18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0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3-06-03
专业设置.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3
我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获验收通过.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3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9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3-06-03
图书馆概况.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5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章程(2023年核准稿)第9章第十章.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官网.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