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长期贷款

中长期贷款

中长期贷款(Medium and Long-term Loans)是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合称,中期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长期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的贷款。中长期贷款主要包括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基本建设贷款及房地产开发贷款等。中长期贷款又可称为项目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房地产贷款也属于项目贷款范畴,但所执行的政策不同于项目贷款。

相对于短期贷款而言,中长期贷款具有期限长、收益高、稳定性强、资金投向集中但流动性差、风险大等特点,因而在对中长期贷款的核算中,金融企业应根据贷款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核算方式,并遵守相应的核算原则,以更好地反映资产质量及收益状况。

一般方式

正规的中长期贷款方式

正规的中长期贷款方式是指由银行按正规的到期期限(1年以上),并订有书面合同而对借款企业发放贷款。这种正规的贷款构成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大部分。

循环信贷方式

与短期贷款的循环信贷方法类似,中长期贷款的循环信贷方式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通常2~3年),由银行随时提供规定的贷款数额,并由借款企业对贷款的未用部分支付一定的承担费。这种贷款方式特别适用于发展快而用款时间不能确定的企业。

可转换中长期贷款的循环信贷方式

可转换中长期贷款的循环信贷方式是指当借款企业难以确定用款的时间时,银行可以按循环信贷方式贷款,当用款时间可以确定时,再转换为中长期贷款。这种转换由企业自主选择。

企业借入用途

补充流动资产经常占用的资金增加数额

企业的流动资产,虽在各年中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但绝不会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完全消失,其中一部分就可以被视为固定性和经常性的资金来占用。随着企业销售的增长,其流动资产经常占用的部分就相应增加。而在企业自已积累有足够流动资金以满足流动性需要前,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是其一种较好的筹资方式。

购置资本资产

企业借用中长期贷款的主要作用是购置厂房及设备。根据长期贷款应该用长期资金来提供的原则,企业借人这种贷款购置厂房和设备时,以它们从新资产获得的预期收益将会大于筹措该项投资所费的成本为依据。由于中长期贷款的偿还是依靠企业的净收益和该项资产在使用年限中所提的折旧备抵数额,银行在审核这种贷款时,要注意分析借款企业的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

作为过渡性的筹资

中长期贷款是企业在发行证券以前广泛使用的筹资方式。在高利率时期,企业往往愿意通过中长期贷款筹集长期资金,以避免已发行的证券在当市场利率降低后仍需负担高利息费用的支付。另外,由于规模限制,小企业只得依赖中长期贷款来筹措它们所需要的长期资金,待到企业发展并建立一定的信誉之后,再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上出售。

收购其他公司

近几年来,英美各国刮起了收购与兼并之风,许多通过吸收兼并所成立的公司,都是利用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来筹措资金的。收购公司通常使用该公司所预期增加的现金收人的一部分来偿还贷款。

银行发放因素

银行本身的资金实力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长期贷款时,一定要仔细评价自身现在和未来的财务情况。这项自我评价包括鉴定存款的性质和波动的程度,以及各项有收益的资产的类型、质量、流动性和多样性,同时分析银行自己的资本。

借款企业的信誉和营利能力

中长期贷款的信用分析方式与短期贷款的信用分析相似。但是,由于借款期限长,借款期间经济状况不易预测,更容易发生信用风险,所以,对借款企业的营利能力更加重视。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规模、产品发展前景,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员的品德和管理能力必须充分了解。

借款企业的经济和财务状况评价,需要各方面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专家来负责,这就对银行负责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银行必须注意借款企业可以赚得足够偿还贷款的收益的能力。对中长期贷款来说,担保品很可能不像短期贷款那么重要。因此,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一般都以信誉很高的企业为对象。在评价中长期贷款的申请时,银行要对该行业的情况及借款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相对稳定性多加重视。那些极易受到周期性影响的企业、经营娱乐业或冷门行业的企业都不应是中长期贷款的合格申请人。

发展因素

银行贷款能力的增长和营业费用的上升

银行贷款能力的增长和营业费用的上升,促使它们不得不为资金营运寻求其他出路,以增加收益。此外,政府的银行管理机构加强了对贷款业务的检查,这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贷款收回的可能性。

企业的发展需要

从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企业对期限较长的贷款需求量呈增长趋势。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的条件较差,需要中长期贷款;大公司也经常在证券市场不利于发行证券的时候,改向银行借用中长期贷款。另外,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及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价格的提高以及较高的工资率,也是企业向商业银行借用中长期贷款的原因。

对企业吸引特点

中长期贷款对借款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贷款类型

中长期贷款主要包括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基本建设贷款及房地产开发贷款等。

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企业持续性、较长时期的流动资金需要而发放的贷款,贷款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由于这种贷款成了企业长期使用的资本,形成企业的长期营利能力,所以,贷款的偿还要靠企业新增的盈利,而不是靠进贷销还式的自动清偿。这种垫付流动资本性的贷款不仅期限较长,风险也相对较高,银行在发放这种贷款时,通常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

按贷款方式的不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资产抵(质)押贷款

资产抵(质)押贷款是指以客户的资产作为抵(质)押而发放的贷款,主要包括存货、应收款、有价证券抵(质)押贷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

流动资金保证贷款

流动资金保证贷款是指银行要求借款人请第三人以经济信誉或财产做担保而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借款人到期若无力偿还贷款本息的,由保证人代为偿还。由于保证贷款有经济实力的第三人作为借款人的担保,所以比信用贷款安全系数要大些,但是毕竞没有掌握实在的物资,安全系数不及抵押。为了提高保证贷款的安全系数,银行必须对保证人的条件进行严格审查:保证人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或能承担法律责任的个人,必须有良好的经济信誉和经济收入。

流动资金信用贷款

流动资金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对工商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仅凭借款企业的资信,没有抵押品做担保。信用贷款风险较高。目前,与西方商业银行一样,中国银行业一般只对那些信誉等级高、经济实力雄厚、非常熟悉的客户发放信用贷款。

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

中长期贷款除了用于中期流动资金投入(1~5年)外,主要用于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是指银行为借款人新建、扩建、改造及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提供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贷款,主要包括技术改造贷款、基本建设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等。

技术改造贷款、基本建设贷款

房地产开发贷款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时,若自筹资金不足,可以向银行申请房地产开发贷款。该类贷款主要用于购买、投标或租赁获得土地;支付土地开发的费用;在土地上进行房屋建筑所需资金;购买已经建成的房地产。这类贷款资金运动量大,周转时间长;政策性强,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风险因素较多,管理难度较大。

核算原则

本息分别核算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金融企业的收益情况,金融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应该根据实际贷出的款项金额入账,期末应当按照贷款本金和适用的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并分别贷款本金和利息进行核算。

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分别核算

由于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在借贷的目的上有根本的区别,因而对两者的核算要求也不尽相同。2002年1月1日试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政策性贷款业务核算不作具体规定。金融企业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和会计原则自行确定。

自营贷款与委托贷款分别核算

金融企业发放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所承担的风险不同,收益来源也不相同。因而在实务操作中,应将两者分开核算,以便更清晰地反映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

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分开核算

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应收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计贷款则是指非应计贷款以外的贷款。由于非应计贷款属于非正常类的贷款,应将其从中长期贷款中独立出来单独核算,更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充分了解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已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本金或应收利息,应在管理上确定为非应计贷款,并单独核算,对已计人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和相应利息收入应予以冲销。在收到非应计贷款的还款时,首先应冲减本金,再收到的还款则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

贷款期限

银行贷款期限的长短取决于贷款银行吸收资金的方式和借款人借款的用途。银行主要采取吸收存款(包括短期存款和中长期存款)方式筹措资金,这就决定了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最高期限为10年或10年以上。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对不同的借款单位习惯上有不同的最高期限,对私人公司的中长期贷款一般最多以7年为限,而对政府的中长期贷款期限可稍长一些,可达10年或10年以上。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欧洲银行对企业和政府的长期贷款期限在10年以上的已不少见。

在欧洲信贷市场可采用转期信贷技术。所谓转期信贷,就是中长期贷款的利率每隔一定时期(一般为半年)根据市场利率重新商定一次,如果借贷双方达成协议,信贷可以继续下去,如果双方达不成协议,贷款可以终止。

偿还方式

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本金偿还方式有以下几种:

历史数据

2023年2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2191029亿元,其中,境内中长期贷款增长1427739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10.6%。2022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560361亿元,增加11522亿元。其中,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66888亿元,增加11613亿元。

2024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住户贷款增加4.33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5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9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3.57万亿元。

2024年2月2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2422396亿元,其中,境内中长期贷款增长1591965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11.3%。2023年年末人民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2万亿元,增加3.1万亿元。2023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579438亿元,增加10992亿元。其中,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75897亿元,增加5914亿元。

2024年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0.85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46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1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08万亿元。

2025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4年四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4.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各项贷款高5.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8万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7.5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03万亿元。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5%;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本外币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0.9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39万亿元。

2025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一季度金融数据,3月末,中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1万亿元,同比增长7.4%。分部门看,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04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6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5.58万亿元。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4935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46万亿元。

2025年2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2595750亿元,其中,境内中长期贷款增长1713857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7.7%。2024年年末人民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0万亿元,增加1.6万亿元。2024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58.7万亿元。其中,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8.5万亿元,增加0.9万亿元。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5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5.4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15.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一季度增加5.53万亿元。7月14日,中国央行公布2025年上半年金融数据。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8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个百分点。

相关信息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是指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和机构提供的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都向其成员提供此类贷款。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发生国际收支逆差的成员国提供短期和中期的贷款.世界银行集团则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用于经济建设和开发。

资本货物交易、承包工程和投标等。这些交易的付款期限很长,有的超过几年。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往往不能利用短期贴现市场融资,而只能利用出口地银行中长期贷款取得资金来源。这种贷款有时可以用延期付款信用证作为抵押。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以境外货币发放的中长期贷款为主,期限在1-10年,主要用于政府或企业进口成套设备或大型项目投资。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一类信贷主要用于发达国家,1975年后,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主要借款人,利率一般在欧洲货币三个月或六个月存款利率的基础上浮动,故称浮动利率贷款。对于金额大、期限长的贷款,一般要签订借贷合同,有时还需要借方银行或官方机构提供担保。贷方为了分散风险,往往采取银团贷款,即辛迪加贷款方式。辛迪加贷款是欧洲中长期信贷的主要方式,约占全部欧洲中长期信贷的50%左右。1982年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后,辛迪加贷款数额一度下降,但到1990年仍占30%以上。

中国银行为了支持国内成套设备及船舶的出口,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国家多创外汇,于1984年10月制定了《中国银行出口信贷暂行办法》(中长期人民币贷款)。贷款的对象是经国家批准有权经营机电产品、成套设备、船舶等资本商品出口业务的国有企业。凡是出口成套设备和船舶,采用3年以上延期收汇方式的,或需向生产企业预付出口商品工程进度款的,均可申请使用这种贷款。这种贷款的条件是:出口项目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并持有已生效的出口贸易合同;申请贷款的单位经营管理正常,能按合同履约,出口产品质量好,能提供还款保证国外进口商资信可靠,能按合同支付货款及向中国银行提供可接受的担保付款的保证。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最长不超过15年。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国家统计局.2025-07-21

2023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5-07-21

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国人民银行.2025-0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国家 ....中国国家统计局.2025-07-21

2024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5-07-21

央行:2024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百家号.2025-07-21

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5-07-21

2025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5-0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国家统计局.2025-07-21

2025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5-07-21

上半年金融数据出炉:M2同比增8.3%,信贷结构亮点纷呈.百家号.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