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无声囊棘蛙

无声囊棘蛙

无声囊棘蛙(学名:Nanorana muta)为叉舌蛙科倭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常栖于海拔2100-2650m的静水浅滩或山溪小流水沟旁草丛中。雄蛙体长58~80mm,雌蛙体长59~63mm,体色一般为棕黑色或黄棕色。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58~80mm,雌蛙体长59~63mm。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不显;鼻间距大于眼间距;瞳孔菱形,眼间距小于上眼睑宽,褶显著,鼓膜大而清晰,近圆形,约为眼径的3/5。体和四肢背面皮肤粗糙,尤以体后及体侧为甚,长疣排列成行,其上有成行刺粒,长疣之间散有小圆疣,无背侧褶;眼后有横肤沟,雌蛙体和四肢腹面光滑。雄蛙前肢特别粗壮,指、趾端圆,无沟;后肢较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或眼,胫长约为体长之半,左右跟部不相遇,跗褶长而清晰,趾间全蹼,第五趾外侧缘膜仅达趾基部。背面一般为棕黑色或黄棕色,散有深褐色斑点,有的个体疣粒处为黑色;四肢背面有深褐色横纹或不明显;咽喉部及四肢腹面多有褐色或紫棕色的云斑,体腹面肉灰色或污白色,无斑,有的个体散有紫棕色横斑。雄蛙前肢很粗壮,内侧2指或3指有锥状婚刺;胸部有一对刺团;无声囊和雄性线。

生境繁殖

无声囊棘蛙生活于海拔2100~2650m的泸沽湖边的浅水滩或湖中小岛的岩石间或草丛及林间。7月底可见到大量成蛙,其中有的正在抱对,剖视一只雌蛙,见其已产过卵,卵巢萎缩,输卵管仍然膨大,卵巢内的卵粒直径2.2mm,动物极灰黑色,植物极橘黄色。

种群状态

无声囊棘蛙是中国特有种。由于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加之过度捕捉,种群数量减少。费梁等(2010)建议列为易危VU。

分布范围

无声囊棘蛙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盐源县)、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