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大连池圣水节

五大连池圣水节

五大连池圣水节,又称圣水节、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是流行于黑河市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该节日是五大连池地区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蒙古、满、汉等民族群众在药泉举行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端午节庆民俗活动,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四到五月初六举行。庆典活动期间,当地各民族举行各种传统仪式,有民俗表演、传统歌舞、升水祭祀、泉湖灯会、射猎饮水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2011年5月23日,端午节(五大连池风景区药泉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3。

该节日存续着黑龙江省边疆地区各民族和谐共处、欢度端午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

民间传说

远古时期,五大连池地区古树参天,野草蓬面,獐狍野鹿成群,一片森林草原。有少数达斡尔族栖居附近,游猎于林海、草地山峦湖泊之间为生。有一猎人追踪伤鹿至药泉山下,发现一泉,伤鹿涉泉水而过,遗有血迹,后又健步逃遁,猎人甚异。视之泉水清彻透底,有泡逸出,状若沸腾,饮之清凉甘辛爽口,食欲剧增与常水迥异。相传后,附近各地的达斡尔族人、蒙古族人等每年端午节前后,跋山涉水聚集于药泉,供神祭灵奉为“圣水”,饮浴疗疾又弃石积山,以示丢病。

几百年前的达斡尔族猎人在五大连池药泉山下发现了能祛病健身的“神水”,“药泉”等地名因此产生,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成为了“药神日”,每年的这个时节人们白天放牧打猎、饮水洗泉,夜晚篝火狂欢,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一个月后才渐渐散去。离开时,系红绸于树枝上,表示病魔驱除,一年安康,就这样“药泉会”和“圣水节”,相沿成习,传承至今。

历史渊源

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发源于“神鹿示水”的民间故事。远古时期,有一猎人追踪伤鹿至药泉山下,发现药泉。相传后,附近各地的达斡尔族人、蒙古族人等每年端午节前后,跋山涉水聚集于药泉,供神祭灵奉为“圣水”,饮浴疗疾又弃石积山,以示丢病。由此产生“药泉”等地名,集会的中心在五大连池镇(药泉镇)的南北药泉、药泉山及药泉河。此后,每年在端午节前后各族民众在药泉聚会敬神祈福,相沿成习传承。1929年(民国十八年)后,药泉山钟灵寺建立,节日活动中又增加了庙会、拜山、敬香、礼佛等内容。1931年东北地区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野蛮统治下,五大连池药泉会这种节庆活动被迫停止。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在反传统、破四旧的运动中,五大连池火山药泉会因此中断。进入19世纪80年代,传统的药泉会以圣水节重新登上五大连池风景区的历史舞台。

1992年,“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被列入“中国百大节庆”,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更名为“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活动

活动内容

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民俗活动内容有:农历五月初四清晨祭敖包;傍晚在药泉边点燃篝火载歌载舞;初四子夜、初五凌晨时分抢“子夜水”。初五凌晨踏青,折柳采蒿,露水洗脸,抹黑祈福,民间技艺表演,举行“射猎饮泉”象征仪式,晚上在药泉湖边举行“泉湖灯会”。初六晨民众在二泸州桂圆泉边“洗眼明目”,上午举行祈福的“钟灵庙会”;在三池子南岸举行“黑龙庙会”“弃石祛病”,祈求平安。

仪式活动

农历五月初四这天,人们会举行祭祀。由于是达斡尔族族发现的药泉,这时的祭祀仪式由达翰尔萨满主祭。其他民族也会在这时祭祀,例如鄂伦春族祭祀河神“穆都里罕”、山神“白那恰”;满族祭祀雨神、河神、猎神;鄂温克人则祭敖包。农历端午节这一天为“药神日”,初五凌晨,人们结伴游园踏青,从南饮泉开始,经过北饮泉、翻花泉,再到达二龙眼泉。一路上,人们折柳采蒿,露水洗脸。早晨,各家各户房檐、门上插上艾蒿,象征祛病祈福,保平安。农历五月初六这天为“钟灵庙会”,从凌晨起,人们就会陆陆续续地登上药泉山,进殿烧香拜佛,参加洒净法会,出来后有的拜山,有的祭神。人们来到二龙眼泉边洗眼明目。

文化特征

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由原始信仰引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渗透和映照多民族生产生活、社会活动、民间文艺等多元文化内涵。

矿质元素

五大连池火山药泉山火山矿泥矿质元素纵向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药泉山火山矿泥中SiO2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到55.89%,MnO平均含量最少,为0.06%;矿泥中SiO2、TiO2、Al2O3、氧化铁、MnO、MgO、CaO、K2O、Na2O等随着矿泥层加深,其含量呈增加趋势,总体在K2、K3层含量达到最高,随着矿泥层结束其含量逐渐减少。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存续着黑龙江省边疆地区各民族和谐共处、欢度端午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对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边疆稳定亦有重大意义。

传承状况

端午节(五大连池火山药泉会)五大连池火山资源,像玄武岩、火山石等接连受到一定的人为破坏,甚至出现将喷气锥全部砸碎铺路的恶劣状况。喷气锥群集中的火烧山东麓和四池、五池两岸以及石龙台地边缘等地的喷气锥都被破坏殆尽,而对火山砾的过度开采也造成了火山熔岩景观严重损毁。由于五大连池毁林开荒,使得火山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在湖岸地带失去森林和草原的天然屏障保护后,地表土壤沙化严重,直接威胁了湖泊的水体。在个别区域的核心区已经出现了矿泉水暴露的危险状况,有的区域甚至已经出现整个矿泉带被污染的情况,造成了矿泉水质量的明显下降,威胁了文化旅游的资源保障。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治理,五大连池矿泉水会有枯竭的危险。

保护措施

2011年5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端午节五大连池风景区药泉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文化体育局获得“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1月0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公共文化体育和全民健身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1965年,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的盛况:穿着各式民族服饰的达斡尔族蒙古族人,或三五成群,或赶着勒勒车,每辆载着一家人,共有十五六台勒勒车来到五大连池。

2023年6月20日,第39届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盛装启幕,本届既保留了传统民俗又增加了时尚新潮元素,21日下午两点,五大连池风景区欢欣景观大道,来自全国12个省、市机车俱乐部和俄罗斯机车俱乐部的机车爱好者们驾驶300台各类型号的机车,沿途经过南北药泉、新老镇连接线、火山地质博物馆开启巡游之旅。22日晚8点,圣水广场一场火力全开的歌舞盛宴上演。还分别在圣水广场和南饮泉门口设置汇聚各地特色美食的摊位。

相关新闻报道

2018年新闻报道

2018年6月17日至18日,“传承文化盛典、共享时代繁荣”为主题的2018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举行。该节庆不仅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而且对文化旅游价值的体现、人类环保理念的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融合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行为引导作用。

2019年新闻报道

2019年6月17日至18日,“尊崇自然,逐梦时代”为主题的第36届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举行。本届圣水节与往年有所不同,在保留抢零点水、圣水祭典、篝火舞会、钟灵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将实现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经贸等诸多创新元素的融合。

2023年新闻报道

2023年6月20日至6月22日,“欢聚圣水节、共度好时光”为主题的第39届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盛大启幕。该节日不仅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而且对文化旅游价值的体现、人类环保理念的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融合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行为引导作用。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6-14

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14

中外游客端午期间共庆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今日头条.2024-06-14

微民俗丨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4

第36届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盛装启幕.今日头条.2024-06-14

2018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狂欢庆典开启.今日头条.2024-06-14

..2024-06-14

..2024-06-14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办非遗发〔2019〕150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14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06-14

..2024-06-14

就是这么热闹!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万人空巷!已经开始期待下一届了.今日头条.2024-06-14

传承文化盛典 共享时代繁荣 2018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盛大启幕(组图).今日头条.2024-06-14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北方民族狂欢节 2018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即将盛大开启.今日头条.2024-06-14

民俗与时尚“争艳”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今日头条.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