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丽娅·索恩采娃
尤丽娅·索恩采娃(1901年7月25日或8月7日-1989年10月28日),原名尤丽娅·伊波利托芙娜·佩列斯韦托娃,是苏联早期电影大师亚历山大·杜甫仁科的妻子和助理导演。她在丈夫去世后,继续执导了多部根据他生前创作的剧本的电影。索恩采娃的作品以其史诗般的气质和对战争中人性的深刻探讨而著称,她的电影《烽火连天》在戛纳影展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人物经历
尤丽娅·索恩采娃的父母是伊波利特·佩列斯韦托夫和瓦伦蒂娜·提莫欣娜。她的母亲曾在Muir and Maryliz Trading House(现在的TsUM)担任高级出纳员。尤丽娅和她的兄弟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由祖父母照顾长大。搬到圣彼得堡后,她在祖父被调动的地方上学,并对戏剧产生了兴趣,在一个业余工作室中演出。她曾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和文学系学习,但中途辍学,并进入了国家音乐戏剧学院(现在的GITIS)的表演课程。1922年毕业后,受邀加入了由亚历山大·泰罗夫指导的莫斯科卡门尼剧院。
尤丽娅·索恩采娃在雅科夫·普罗塔扎诺夫的电影《阿莉塔》中扮演了火星女王阿莉塔,并在尤里·日列布日斯基的喜剧《摩塞尔普罗姆的香烟女孩》中扮演了齐娜·维森娜。自1929年起,她在全乌克兰摄影电影管理局、莫斯科电影厂Soyuzkino(后来的Mosfilm)和基辅电影厂(后来的基辅电影制片厂)担任助理导演。自1939年起,开始担任导演:起初是与丈夫亚历山大·杜布真科合作,后来独自执导。1941年7月,夫妻俩被疏散到乌法,然后到阿什哈巴德市。索恩采娃担任了一部关于南方战线战斗的纪录片三部曲的导演之一。自1946年起,她在Mosfilm工作。索恩采娃在1939年至1979年间执导了14部电影。丈夫于1956年去世后,索恩采娃继续制作了他在1953年约瑟夫·斯大林去世后制作的三部个人电影。杜布真科在开始拍摄他的第一部电影《海之诗》的前一晚因心脏病发作去世,索恩采娃完成了这部作品,将其命名为《乌克兰三部曲》。该三部曲受到了移动影像博物馆的赞誉。
个人生活
尤丽娅·索恩采娃与电影导演亚历山大·杜布真科于1928年在敖德萨相识,并在一年后结婚。她在80岁时被授予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并安葬在新圣母修道院墓地(3号墓地),与丈夫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