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村
基本介绍
广州市沙河镇永福村是纪念清朝抗法援越民族英雄刘永福,至于取名永福村,有两种说法:一是当年,刘永福看见沙河涌东涌和西涌在此会合,有“二龙枪珠”之势,加上前有龙岗区、后有瘦狗岭,风水好,就想在此建祠堂。附近有条小村叫石人窿,村民因争水,打伤了外村人,外村前来寻仇。石人窿的人慌了,知道对方与刘永福相熟,就求刘永福调停。刘永福出马。外村人说:“如果他们(石人窿村民)是你刘大人管辖的村民,那么,赔些汤药,我们就不再追究。”刘永福就说:“这一带都是我管辖的村民。”于是,一场械斗制止了。当地村民感谢刘永福,就把石人窿改名永福村。二是当时石人窿一带很荒凉,其它大村的无赖,常借口挖竹笋到村中捉鸡捉鸭,村民苦不堪言。有一天,一个村民正在耕田,被杨箕村一些不法之徒抢了牛。他找刘永福哭诉,刘永福就派人送了一个名帖给杨箕村的父老,限三日内原物送回。杨箕父老连忙调查,发现确系村中几个赌棍所为,赶忙赔礼道歉。事后,刘永福说:“按习俗,没有祠堂始终是外地人,受人欺负,不如我们凑份子建一间祠堂,凡是姓刘的都可以凑份子。”当时沙河还有一些惠阳区来的刘姓人家,一听十分高兴。于是,刘永福出大份,其余出小份,建起了“刘氏家庙”。附近还有几条小村,也是被人欺负怕了,知道刘永福能保护老百姓,也纷纷把村名改为永福村。解放前,沙河的永福村就有五六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