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虾粉
洗虾粉(crayfish wash powder),是一种以柠檬酸、焦亚硫酸钠或者草酸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用于改变小龙虾的感官效果。长期过量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使用焦亚硫酸钠清洗小龙虾可造成二氧化硫残留。草酸酸性强,对人体危害大,长期微量摄入会在体内生成草酸钙沉淀导致结石,摄入量大时也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严重者可致死。
从2009年5月19日起,上海市食药监局禁止使用违反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的“洗虾粉”,并对“洗虾粉”的来源展开调查。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使用草酸清洗小龙虾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明确表示:“草酸是中国允许使用的食品用消毒剂辅助成分,但在无主要有效成分的情况,辅助成分不能单独作为消毒剂使用。”
2025年7月8日,江苏南京网红外卖店“兄弟龙虾仙鹤门店”被曝光使用工业级草酸清洗小龙虾,引发广泛关注并登上热搜榜。
历史沿革
起源与滥用
2005年左右,洗虾粉开始出现。当时,随着小龙虾消费市场的逐渐火爆,如南京等地小龙虾需求量大增,商贩为了使小龙虾更有卖相,开始偷偷使用洗虾粉。由于洗虾粉是化工产品,含有草酸等有害物质,起初商贩们使用量较少,且使用范围不大,处于偷偷摸摸的状态,在龙虾商贩之间形成了 “不过问,不打听” 的潜规则。
监管与事件
从2009年5月19日起,上海市食药监局禁止使用违反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的“洗虾粉”,并对“洗虾粉”的来源展开调查。使用“洗虾粉”浸泡小龙虾去污是违规行为,凡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使用“洗虾粉”的,一律予以责令停止经营和使用,并监督销毁。同年,南京等地媒体曝出“洗虾粉”事件,在众多小龙虾食客中引起恐慌。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使用草酸清洗小龙虾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明确表示:“草酸是中国允许使用的食品用消毒剂辅助成分,但在无主要有效成分的情况,辅助成分不能单独作为消毒剂使用。同时,从小龙虾的加工过程看,使用草酸作为消毒剂缺乏工艺必要性。
成分及危害
少量商家使用的“洗虾粉”主要成分是草酸、亚硫酸盐、亚硝酸盐、柠檬酸等化学成分。
柠檬酸
柠檬酸在自然界的多种植物中广泛存在,也可人工合成,易溶于水和乙醇,是化学清洗中用的较广的强有机酸。柠檬酸为人体正常代谢物质,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高浓度接触者可能引起湿疹或其他不适,长期过量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柠檬酸可以作为酸味剂在婴幼儿配方食品等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但不能用于鲜水产品(如小龙虾)。
焦亚硫酸钠
焦亚硫酸钠主要用作过氧化钠、防腐剂、疏松剂、抗氧化剂、发色剂。使用焦亚硫酸钠清洗小龙虾的模拟试验发现,可造成二氧化硫残留。在市场销售环节中,一旦洗虾粉使用过量或浸泡时间过长,将无法控制二氧化硫残留量,存在食用安全风险。
草酸
草酸主要用作还原剂和漂白剂,与氧化剂作用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草酸酸性强,对人体危害大,长期微量摄入会在体内生成草酸钙沉淀导致结石,摄入量大时也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严重者可致死。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中并不包括草酸,草酸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当中添加使用。
用途
洗虾粉主要用于清洗龙虾,可以改变小龙虾的感官效果。
性状气味
洗虾粉是一种白色粉末,有淡淡的香味。
使用方法
使用“洗虾粉”时,三分之一的剂量需要一百斤左右的水配置溶液,一瓶粉末可以洗三百斤量的小龙虾。洗完后要用清水将小龙虾冲净,避免残留超标。
测定方法
关于洗虾粉的检验,尚无国家标准及其检验方法。从其他技术参考资料查找到一些对食品中草酸检测方法的报道,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对化学分析法的应用尚未见报道,但根据草酸的强还原性,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来进行定性分析,观察溶液的变色确定草酸的存在。如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显紫色,表示草酸不存在;如不显色则表明该样液中存在草酸成分。定量分析可以根据高锰酸钾溶液消耗体积数确定草酸的含量。同时也可采用离子色谱法或高效色谱法进行分析。
方法的适用范围取决于草酸浓度的高低,草酸含量较高的可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微量及痕量采用离子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
专家建议
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行业自律,自觉抵制使用“洗虾粉”行为。对于流通及餐饮行业应严格执行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规定,杜绝“洗虾粉”或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限量的滥用。
加大监管力度
从使用安全性来看,用“洗虾粉”清洗小龙虾存在风险。建议监管部门继续禁止“洗虾粉”在小龙虾产业链中的使用,保证小龙虾的食用安全。
开发天然、安全、可食用的清洗剂
小龙虾的规模化人工养殖已经培育出良好的产业基础。小龙虾表面凸凹不平,有钳子,污垢多,光靠单只清水刷洗,难度较大,也难以满足批量化清洗的实际需要,仅禁用非法“洗虾粉”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建议研究开发天然、安全、可食用的清洗剂或食品添加剂用于小龙虾前处理。只有疏堵结合,才能保证小龙虾的加工安全。
相关争议
引起横纹肌溶解征比较明确的病因通常有三种。一是长时间的挤压、压迫,导致某个部位长期受到压迫引起;二是突然的剧烈运动导致肌肉拉伤,肌肉里的肌红蛋白可能进入肾脏引起;三是服用特殊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等引起。此外,流行病学家布赫侯茨(Buchholz)撰写的文章《哈夫病:从波罗的海到美国海岸》中提出,因摄入水产品而引起哈夫病的首要“嫌犯”是海鱼体内的岩沙海葵毒素(palytoxin,PTX)以及家鱼体内的类似毒素。但尚无明确、充分的科学证据证实“洗虾粉”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相关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
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2015年5月24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明确禁止草酸用于食品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修订,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规范了水产养殖用药,严禁使用违禁物质。
相关案例
2010年南京小龙虾事件
2010年7月至9月,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陆续收治了疑似食用小龙虾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截至2010年9月7日,南京共收治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肉溶解综合症的病例23人,经治疗,已有22人治愈出院,1人住院治疗。同年9月7日下午,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关于对南京发生小龙虾疑致横纹肌肉溶解综合症的初步意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有关单位专家研究认为,“事件是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极少数个体出现的一过性横纹肌肉溶解综合症。经综合分析,认为与国际上时有报道的哈夫(haff)病基本一致。”受此影响,小龙虾餐饮市场一片萧条。
2025年南京网红龙虾店用草酸洗虾事件
2025年7月8日,江苏南京网红外卖店“兄弟龙虾仙鹤门店”被曝光使用工业级草酸清洗小龙虾,引发广泛关注并登上热搜榜。事件曝光后,网友纷纷留言“太恶心”“再也不敢点外卖了”。执法人员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对该店进行检查,发现草酸空瓶及严重卫生问题,随即责令其停业整改,并销毁100多斤问题龙虾。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并通报外卖平台对该店进行下架处理。
参考资料
关于“洗虾粉”的科学解读.澄迈县人民政府.2025-07-15
上海药监局通知禁用“洗虾粉” 据称或致癌.环球网国内.2025-07-16
南京一月售1000+网红龙虾店,竟在使用草酸“洗虾粉”.百家号.2025-07-16
南京网红店被曝用草酸洗小龙虾 专家提醒:影响钙吸收 增加结石风险.腾讯网.2025-07-16
南京龙虾批发商曝洗虾粉内幕:已出现四五年.手机环球网.2025-07-16
网红小龙虾是否可尽情享用?挖挖小龙虾前世今生.今日头条.2025-07-16
小龙虾危机:从“害虫”到“网红”.中国经济网.2025-07-16
爱吃小龙虾的你一定要知道这些事!.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7
“洗虾粉”清洗小龙虾对人体有害 各地紧急通缉.中国新闻网.2025-07-17
洗虾又现新“武器” 小龙虾变成“小毒虾”.中国经济网.2025-07-17
草酸摇身变“洗虾粉”,有网店爆卖1万单!专家:大量摄入对人体有害.百家号.2025-07-17
洗虾粉成分分析及测定方法的研究.中国质量新闻网.2025-07-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07-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国人大网.2025-07-16
南京小龙虾事件解读:科学理性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中新网.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