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七香蕉
大米七香蕉(拉丁学名:Musa acuminata (AAA Group) 'Gros Michel',英文名:Gros Michel、Big Mike)又叫大麦克香蕉或大米歇尔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属下的香蕉品种。
大米七香蕉的香蕉树通常高达15-20英尺(4.5-6米),它的果串硕大且对称,单果尺寸均匀;完全成熟时呈现稳定的亮黄色;绿熟期、保质期长。其显著特点是具有浓烈的水果香味,口感佳,含水量较少,易于保存。
大米七香蕉原产于东南亚,常在热带地区种植,19世纪30年代在加勒比海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被发现,19世纪末,首次被引种至美洲地区。20世纪中期,大米七香蕉于野外灭绝。现今,在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等国家,仍有小农户种植,此外,在泰国还有极少数种植。
大米七香蕉是三倍体香蕉品种(AAA Group),曾为全球广泛种植的主导品种,后逐渐被卡文迪什香蕉(Cavendish)所取代。人们为了获得更顺滑的口感,对大米七香蕉进行了选择性育种,导致它们缺乏种子,无法自行繁殖,且面对真菌侵袭时无法抵抗,从而几近绝迹。
历史沿革
大米七香蕉原产于东南亚,它诞生于19世纪初,19世纪30年代在加勒比海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被发现后,迅速成为全球香蕉种植的主导品种。19世纪末,首次被引种至美洲地区。同时,它也首次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种植,其商业潜力很快得到认可,并在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它们成为全球香蕉贸易的支柱,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
大米七香蕉因产量高、耐储运且对部分病害具有抗性,迅速成为香蕉种植者与出口商的首选,至20世纪20年代,大米七香蕉已成为中美洲主导品种,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巴拿马共和国等国的出口经济均高度依赖它。
大米七香蕉几近完美,唯独缺乏对其物种健康至关重要的遗传多样性,即是一根大米七香蕉患病,其他香蕉也都会跟着遭殃。
20世纪初,黄叶病(又名“巴拿马病”)爆发,病原体入侵土壤,感染了一个香蕉种植园后,波及全世界种植园,数以百万计的大米七香蕉就此被摧毁。
20世纪10年代,美洲人和他们的供货商只想要一种香蕉,即大米七香蕉,因为这种香蕉大小合适、甘甜、便携,而且在采摘后能慢慢成熟。很快,农场主种植了数以千计同一基因的香蕉,不为生计,而是为了获得利润。这形成了另一种真菌感染的临界量。尖孢镰刀菌(镰刀菌属 oxysporum)侵袭香蕉的根部,引起香蕉巴拿马共和国病,导致其枯萎。
20世纪初期,当大米七香蕉树感染情况首次出现时,没人能确定是什么导致其枯萎,因此,联合果品公司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基础上:指责牙买加农场主的栽培措施劣质、不卫生。同时,联合果品公司和其他美洲、欧洲的进口商开始大量收购土地,在工厂般的条件下仔细并注重卫生地自行种植生产大米七香蕉。但这导致了更集中的单作栽培,在空前大面积的种植园中聚集了更多大米七香蕉树,这使得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急转直下。
1915年,致病真菌得到确认,20世纪20年代,“杉木黄化病1号”席卷全球的香蕉种植园,大米七香蕉大面积感染。尽管当时科学家做出了无数努力拯救香蕉,人们投入大量资金尝试对抗香蕉巴拿马共和国病,但没有一种方法行之有效。联合果品公司以巨大代价试图建立引流区,细致调控大面积的香蕉园的土壤湿度。通过保持土壤相对干燥及少量灌溉,感染率似乎降低了。一旦发生感染,工人们就淹没田地,以期溺死这些嗜氧的真菌。但所有的努力最多也只是延缓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大米七香蕉树生病、枯萎、死亡。仅30年时间,大米七香蕉走向灭绝。
联合果品公司认为最好的策略是硬扛不如躲避,接下来的40年,他们选择逃避香蕉巴拿马病。一旦一个种植园被真菌感染——这种事情有时会在种植五年内、几乎总在种植十年内发生,联合果品公司就会搬离,将所有资金和很多人力转移到新的遥远的地点。他们最初从加勒比的岛屿搬到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的东海岸。到1927年,他们已经在巴拿马共和国的太平洋沿岸种植,最后他们入侵了危地马拉不染疾病的森林。他们砍伐森林,迅速种植,奋力在疾病立足前尽可能多地收获。但他们每逃至一个地方,真菌总是随之而来。
20世纪50年代爆发的巴拿马病,摧毁了大量大米七香蕉种植园,到了20世纪60年代,它们几近消失,仅在东南亚有极少数幸存。人们为了获得更顺滑的口感,对大米七香蕉进行了选择性育种,导致它们缺乏种子,无法自行繁殖,且面对真菌侵袭时无法抵抗,从而几近绝迹。20世纪中期,大米七香蕉于野外灭绝。
分类命名
大米七香蕉(学名:Musa acuminata Colla 'Gros Michel')是三倍体香蕉品种(AAA Group),其是蕉栽培品种之一,曾为全球广泛种植的主导品种,后逐渐被卡文迪什香蕉(Cavendish)所取代。
大米七香蕉又叫大麦克香蕉或大米歇尔香蕉。新西兰人可能是嫉妒大米七香蕉的知名度,所以把它的名字直译成了“肥麦克”。
形态特征
大米七香蕉果串硕大且对称,单果尺寸均匀;完全成熟时呈现稳定的亮黄色;口感佳;绿熟期、保质期长。
大米七香蕉它比现今市面上的卡文迪什香蕉要更甜一些,尺寸也更大一些,并且口味更接近那些合成的香蕉味食物,比如香蕉味的糖果、奶昔和朗姆冰糕。此外,它的果皮更厚实,不宜擦伤。其香气比卡文迪什香蕉更浓郁,类似香蕉布丁的经典香精味,口感平衡了奶油感与紧实度;完全成熟时仍保持适度硬度;青梅时多汁,无普通青蕉的淀粉感。与卡文迪什香蕉相比,大米七香蕉更多汁,更具奶油感,其甜度适中,果皮是绿色时口感略有酸味,全熟后酸味消失,它比卡文迪什香蕉具有更浓、更明显的香蕉味,因为其含有比其他香蕉浓度更高的异戊酸乙酯(isoamyl 乙酸盐),这种化合物是浓郁香蕉风味的主要来源。
分布范围
大米七香蕉原产于东南亚,19世纪30年代在加勒比海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被发现;19世纪末,首次被引种至美洲地区。同时,它也首次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种植。现今,在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等国家,仍有小农户种植;此外,在泰国还有极少数种植。
栖息环境
大米七香蕉在热带地区种植。
繁殖方式
大米七香蕉是无性繁殖,通过从香蕉母株上剪枝插条并埋入土中,生成新植株。
栽培技术
大米七香蕉树通常高达15-20英尺(4.5-6米),不适合长期盆栽。由于其假茎(pseudostem)较细,它更容易被强风吹倒,需在台风或强风频发地区加固支撑。
如需种植风味接近大米七香蕉树,但体型较小的香蕉树,可考虑其矮化品种——大米七‘海格特’(Gros Michel 'Highgate'),该品种树高:6-10英尺(1.8-3米);特点:保留大米七香蕉的经典风味,但更适应小空间种植;获取方式:种苗相对稀有,需通过专业热带果树苗圃订购。
物种保护
大米七香蕉的濒危等级为野外灭绝(EW),仅在少数地区仍有人工栽培。
相关价值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大米七香蕉的流行与香蕉产业的崛起同步,该产业当时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包括:金吉达品牌国际(Chiquita Brands International,前身为联合果品公司 United Fruit Company)、都乐食品公司(Dole Food Company)等。这些企业在中美洲建立了大规模种植园,广泛栽培大米七香蕉,使得香蕉产业因此成为中美洲国家经济的核心支柱,数百万人依赖其维持生计。
大米七香蕉因大面积感染巴拿马共和国病招致衰落,这对香蕉产业和中美洲国家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许多依赖种植大米七香蕉为生的小农户被迫放弃种植园,导致大面积失业和经济困境。产业被迫转型,开始引种新的、抗病性更强的品种,如卡文迪什香蕉。
衍生文化
1922年,歌曲“是的!我们没有香蕉”(Yes! We Have No Bananas)由弗兰克·西尔弗(Frank Silver)和欧文·科恩(Irving Cohn)创作,由埃迪·康托尔(Eddie Cantor)演唱。这是一首诙谐的歌曲,出自百老汇讽刺剧“动作快点”(Make It Snappy),使创作者受到大米七香蕉短缺的信息,从而启发而给歌曲命名。
物种现状
尽管大米七香蕉已不再大规模种植或出口,但在世界某些地区仍有可能找到,它们通常价格昂贵且不易购买,尤其是在中美洲以外的地区。在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等国家,仍有小农户种植大米七香蕉,可能在当地市场或直销渠道买到。此外,在泰国还有极少数种植,大米七香蕉在水果市场里已经是香蕉中的“奢侈品”了。
近年来,人们对复兴大米七香蕉的兴趣日益浓厚,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对更多样化和可持续食品选择的需求。一些研究人员和农民正在努力使用基因改造和嫁接等技术开发新的抗病性大米七香蕉品种;通过基因改造,将其他生物体的基因引入大米七香蕉植株的脱氧核糖核酸中,使其对疾病更具抵抗力。这种方法已显示出前景,但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嫁接技术,将一种植物的茎段(称为接穗)与另一种植物的根系(称为砧木)结合,这一方法可用于将大米七香蕉的优良性状(例如:果实风味)与其他品种的抗病性相结合。
参考资料
Gros Michel Banana Grow Guide.tropical tree guide.2025-04-11
大麦克香蕉.植物智.2025-04-11
Musa acuminata Colla.catalogue of life.2025-04-11
The Elusive Gros Michel Banana: Can You Still Get Your Hands on One?.HomeDiningKitchen.2025-04-11
西瓜祖先长这样,人类是怎么下口的?.百家号.2025-04-11
Field evaluation of six Gros Michel banana accessions (Musa spp., AAA group) for agronomic performance,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race 1 and yellow Sigatoka.sciencedirect.2025-04-11
Gros Michel Bananas: History, Genetics, and Cultivation.biologyinsights.2025-04-11
Does the gros michel banana still exist?.chefs resource.2025-04-11
Music History #3: "Yes! We Have No Bananas".mental floss.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