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别莱利曼

别莱利曼

别莱利曼(Я.И.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诞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别莱利曼是一位苏联职业科普家,一生致力于科普事业。他出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17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大学毕业后就全力从事教学与科普写作。1919年,他创办了苏联第一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实验室里》并任主编。1925年后,他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科普图书。1935年,他创办和主持列宁格勒(今为圣彼得堡)“趣味科学之家”,开展广泛的少年科普活动。“二战”期间,在反法西斯侵略的苏德战争中,在德国侵略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别莱利曼不幸饿死。

别莱利曼一生写了105本书,大部分是趣味科普读物,如《趣味代数学》《趣味几何学》《趣味力学》《乘着导弹去月球》《趣味天文学》《行星物理》《飞向月球》《几何与三角》《遥远的世界》等。《趣味物理学》是别莱利曼的第一部著作,在别莱利曼的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主要作品

别莱利曼一生写了105本书,大部分是趣味科学读物,其中《趣味物理学》到1986年已出到第22版。

凡是读过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读物的人,无不为他作品的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从1937年我国出版了第一本别莱利曼的名著《趣味物理学》以后,这位趣味科学大师的名字和作品就开始在我国广为流传。他写的《趣味几何学》、《趣味物理学》、《趣味代数学》、《趣味力学》、《趣味天文学》,在50年代就受到我国读者的深深喜爱。

别莱利曼编写的智力题,涉及到人的智力的各个方面。他特别擅长于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一个个复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但要完满解答也并非易事。

他的作品妙趣横生,而又立论缜密的科普著作,一些在学校里感到十分难懂、令人头痛的物理问题,到了他的笔下,好像都改变了呆板的面目,显得和蔼可亲了。

作者拥地黄掌握了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能把一个问题、一原理叙述得简洁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娓娓而谈,使人忘记自己是在读书、看文章,而倒像是在听什么奇异的故事。别莱利曼就是这样一位卓越的通俗作家,他总是通过有趣的叙述启迪,使读者在科学上进行严肃的思考和探索。

趣味物理学

在这部书里,作者所努力希望做到的,不是告诉读者多少新的知识,而是要帮助读者“认识他所知道的事物”,也就是说,帮助读者对他在物理学方面已有的基本知识能够更深入了解,并且能够活用,教会他自觉地掌握这些知识,激发他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各方面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书里讨论了五光十色的各种伤脑筋的题目,煞费思考的问题,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难题,各种奇谈怪论,以及从各种日常生活现象或者科学幻想小说里找到的各种出人意外的对比。书里选用了儒勒·凡尔纳赫伯特·威尔斯马克·吐温等人所著小说和故事里的片断。这些小说和故事里描写的幻想性的各种试验,除了它本身的强烈吸引力之外,还可以作生动的教材,在授课中起重大作用。

作者曾经尽他的能力,努力使书里的说明具有趣味的形式,使每段内容能引人入胜。作者是被心理学上这样一种理论所指导着的,就是:对于一门学科如果发生兴趣,就会加倍注意,也容易理解,因此,也就能够更自觉地去深入领会。这部《趣味物理学》跟同一类书籍的习惯写法不同,在叙述精彩有趣的物理学实验方面,只花了极少的篇幅。这部书有与提供实验材料的书籍不同的用处。《趣味物理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科学想象的活动,教会读者科学地思考,并且在他的记忆里创造无数联想,把物理知识跟他经常碰到的各种生活现象结合起来。

趣味力学

本书想通过一些在某方面引人入胜的力学题目进行分析,来帮助读者重新想起和正确理解这些知识。目的是唤醒昏昏欲睡的思想,引起研究力学的兴趣;求知心切的自己就能获得所欠缺的知识。

趣味代数学

本书的目标一方面就是要搞清、重温并且巩固这些不连贯的和不踏实的知识,但是主要目标还是培养读者对代数课的兴趣,并且引起他按照教科书补充欠缺知识。书中取材别致而能激起好奇心的数学问题,数学史领域里有趣的涉猎,代数在实际生活上意料不到的应用等等。本书采用多种多样生动的形式,把一些普通代数学知识和许多有趣的实际问题结合了起来,教导读者怎样把课本上的代数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上去,从而巩固原有的基础,并提高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趣味几何学

不但是为那些爱好数学的人而写,也是为那些还没有发现数学上许多引人入胜的东西的读者写的。这本书尤其是写给那些只在学校里学过(或者现在正在学)几何学,因此还不习惯去注意在我们周围世界里各种事物的习见的几何关系,不会把学到的几何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方面去,不知道在生活中间遇到困难的时候、在行军或露营的时候,应用学到的几何学知识。引起读者对于几何学的兴趣,或照作者的说法,“引起研究它的愿望,培养研究它的嗜好,是本书的主要任务”。为了这个目的,作者把几何学“从学校教室的围墙里引到户外去,到树林里,到原野上,到河边,到路上,以便在露天下不用教科书和函数表,无拘无束地来做几何作业……”,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列甫·列夫·托尔斯泰、契河夫、儒勒·凡尔纳马克·吐温的篇页上去,从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和普希全的著作里找出几何问题的材料,并且,还向读者提出“形形色色的练习题目,内容是很有趣味的,结果是出人意外的”。本书通过在广阔原野中(在树林里,在路上,在河边,在海岛上......)人们经常碰到的距离、面积的测量,方位的判定等许多引人入胜的题目,以及在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摘引出来的类似问题,启发和引导读者学习几何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中学平面几何学的许多集合定理的运用。

参考资料

趣味代数学.豆瓣读书.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