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
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东北15公里处的五龙口镇境内,西与道教名山王屋山毗邻,东接城市焦作,南邻济源市区,北靠晋城市,是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
五龙口原称秦渠枋口,因秦朝在此开山凿渠,以枋木为闸而得名。在东汉时期,刘庄即在此建造了沁水公主园,《沁园春》词牌即源于此。隋炀帝慕名游览五龙口,三日方归。唐代诗人白居易盛赞“济源山水好”,爱新觉罗·弘历称之为“名山胜迹”。1999年,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观光电梯开始建造。2000年10月1日,观光电梯正式运行,高度158.8米,被誉为“华夏第一梯”。2002年8月,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1月,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被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7月6日,改造后的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观光电梯正式投入使用。2017年,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获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地势北高东低,地貌形态复杂,形成众多的峡谷深涧、奇峰怪石、瀑布深潭等自然风光。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现有太行猕猴16群3000余只,是地球纬度最北的猕猴群落。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呈现块状分布,景区大部分为山地自然景观,由西到东分别为盘谷景区、沁河景区、温泉景区、愁儿沟景区、白涧阳落山景区。主要景点包括猕猴王国、西游记主题公园、香岩寺、桃都山、画屏峰等。
地名由来
明朝万历、天启年间,相续凿成利丰、广惠、广济、永利、兴利五条大渠,形成五龙分水之势,因此得名五龙口。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省济源市东北15公里处的五龙口镇境内,地处山西省与河南两省交界地带,西与道教名山王屋山毗邻,东接城市焦作,南邻济源市区,北靠晋城市,处于云台山、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龙门石窟以及王屋山、小浪底、白马寺、黄河游览区等著名景区的包围之中。
地形地貌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地处太行山南麓,地势北高东低,地貌形态复杂,形成众多的峡谷深涧、奇峰怪石、瀑布深潭等自然风光。景区内金鸡岭,海拔1058米。
气候特征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频发;夏季炎热,热量充足,降雨集中,局部易涝易旱;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降幅较大,雨量减少;冬季寒冷,雨雪稀少。累年年平均温度14.5℃,累年年平均降雨量567.9mm,累年年平均相对湿度68%。
水文
千年流淌的沁河,造就了五龙口这方奇山秀水。
植物资源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内的阳洛山上植被茂盛,有丰富的原始次生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金鸡岭山上林木繁茂,主要有欧黄栌、青檀、桃树、姜树、太行榆等。
动物资源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现有太行猕猴16群3000余只,是地球纬度最北的猕猴群落,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地热资源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地热区域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00米左右,最高水温101℃,水温稳定,储量丰富,是中国内陆水温最高、水质较好的氯化物、硫酸盐、钙钠质医用地热矿泉,含有钙、镁、钠、铁、钾、硫等3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应治疗20多种疾病。
历史沿革
五龙口原称秦渠枋口,因秦朝在此开山凿渠,以枋木为闸而得名。早在东汉时期,刘庄即在此建造了沁水公主园,《沁园春》词牌即源于此。隋炀帝慕名游览五龙口,三日方归。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盛赞“济源市山水好”,爱新觉罗·弘历称之为“名山胜迹”。
198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济源猕猴自然保护区,这是继海南省南湾猴岛之后中国第二个以猕猴为主的保护区。
1998年,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被评为“河南省双十佳旅游好去处”。1999年,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观光电梯开始建造。2000年10月1日,观光电梯正式运行,高度158.8米,被誉为“华夏第一梯”,开中国首部将室内电梯用于山野观光游览之先河。2001年7月25日,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观光电梯被吉尼斯总部确认为“大上海吉尼斯之最”。
2002年8月,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4月,五龙口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景区。
2015年9月,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观光电梯改造工程进行公开招标。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于2016年1月完成招标,3月进场施工,5月30日完成安装,6月份对电梯进行了多次自检,并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查,于6月底进行了验收。7月6日进行电梯交接仪式,并正式投入使用。
2017年,五龙口获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
景区布局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呈现块状分布,景区大部分为山地自然景观,其主要景区又分为五个近似于平行的南北走向的景区,由西到东分别为盘谷景区、沁河景区、温泉景区、愁儿沟景区、阳落山白涧沟景区。
主要景点
山水景观
五龙口风景区呈现块状分布,景区大部分为山地自然景观,其主要景区又分为五个近似于平行的南北走向的景区,由西到东分别为盘谷景区、泌河景区、温泉景区、愁儿沟景区、白涧阳落山景区,很自然地形成了山—水—山—水—山这样一种高低起伏、刚柔相济、阴阳互变的构成模式,各景区又有不同的环境气氛和风格。
动植物景观
五龙口景区内有猕猴群落分布,为五龙口提了难得的自然动物资源,是最具特色的动物景观。五龙口猕猴,现称之为“太行猕猴”,在进化系统上属灵长目猿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五龙口景区现有猕猴九大群,约3000只左右。此外景区内还有山鹰、绵鸡、野山羊、野兔及各种山雀科、鸟类等其他动物景观,景区内还盛产中药材虿尾虫(即蝎子)。植物景观主要是由刺槐、栋树、香椿、侧柏、黄荆、欧黄栌、连翘、山葡萄等构成的原始次生林。
人物景观
距五龙口东南两公里,泌河南岸有一台地,称“泌台”。有史以来,洪水泛滥均未殃及。据资料表明,这里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地面灰层堆积三米左右,多有史前文物。唐时相国裴休在此筑园,鼎盛一时。在泌台对面泌河北岸的留村附近,也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这些古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五龙口史前便有人类居住,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人类生息繁衍之地。名胜古迹:荆浩展观、香岩寺遗址、大圣宫、泌水公主园、化城寺遗址、枋口遗址、枋口堰遗址、袁公祠、三公祠、枋岩、曹魏古栈道、司马懿石像、司马懿钓鱼台、司马懿藏兵洞、裴休洞、盘谷寺。
猕猴王国
以野生猕猴观赏为主题的“猕猴王国”,生活着16群3800余只太行猕猴。太行猕猴属于灵长目猴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是地球纬度最北的猕猴群落,猕猴一般生长在南方,可在这地球的北半部,却生长着这么多猕猴,这是为什么呢?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然后,那泼猴随手便把装仙山,就坐落在葫芦潭边。而后孙悟空保金蝉子西天取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孙悟空是从太行山出发去闯天下的,当然还要回到五行山里来。现在白涧沟里就有一座大佛山,似孙悟空般眉目清秀,坐姿端庄。美猴王在此,猴子猴孙自然趋附,这样太行猕猴就在五龙口一带繁衍开来,形成了这一特种环境下的种群,也就是现在的猕猴王国。
西游记主题公园
为更好地开发猕猴资源,实现人和猕猴的和谐相处,2015年景区以“猴文化”为主题,融入《西游记》元素,修建了包含猴王宫、水帘洞、西游人物雕塑和水榭舞台的西游主题公园。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整个猴王宫景观,观看到以《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为主题的趣味表演,还可以看到成百上千只野生猕猴在飞瀑流泉间饮水嬉戏。自此,这里成为太行猕猴的主要活动场所。此外,这里的“孙悟空真人秀”,参与性极高,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香岩寺
香岩寺位于愁儿沟猕猴公园东侧。据县志载,唐时为觉林禅院,元代毁于战乱,明清时又得以重修。因寺后有香炉山,又改称“香岩寺”。当时寺庙规模宏大,后又被毁。现在残留有柱础、石雕、石碑、墙基等遗迹。1991年以来,群众集资又修复了后殿、大雄宝殿、山门、围墙,重塑了佛像,彩绘了壁画,砌好了石桥、台阶。香岩寺附近石壁上有古代题刻残留。
桃都山
汉代《河图括地象》一书记载:“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里,上有金鸡,日照此则鸣,下有二神,一名神茶,一名郁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杀之。”桃都山上有金鸡顶,下有左、右金刚峰。山顶有大面积的野生桃林,与文献记载完全相符。相传后羿死于这里的桃木棍,因此古人认为桃木避邪,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以后司马攸又逐步演变为春联、门神。相传中国最早的门神就是指这里的神荼和郁垒,后来才有了画影图形的文门神、武门神,所以这里是春联和门神的发源地。古代传说太阳是天帝的儿子。后张正义,派金鸡星下凡,为后羿减罪。因此,自古就有“天上金鸡星动,天下大赦犯人”的说法。李白也曾赋诗曰:“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现在这个“金鸡”就永远留在五龙口的桃都山上了。
荆浩画馆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主道旁有座荆浩画馆,是为纪念中国山水画坛宗师荆浩而建的。荆浩,字浩然,号洪谷子,济源市五龙口镇人,中国山水画派宗师。他兼取吴道子用笔和项容用墨之长,著有《笔法记》,其面对真山真水写生的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匡庐图》就取材于“十里画廊”的画屏峰。荆浩画馆北靠十里画廊,南临香岩湖,馆内陈列有荆浩及其弟子之书画作品30余幅,院内建有历代名人颂五龙口的诗人碑廊。
画屏峰
画屏峰,向有“小黄山”之美誉。其实,画屏峰即是《匡庐图》的创作原型。画屏峰背后,半崖绝壁涌泉,泉水夏季散落如垂珠,冬季结冰似玉帘,长年累月形成一个偌大钟乳石,其上草木茂盛,极具观赏价值。唐大和五年(831)9月26日,大诗人白居易“危蹬上悬泉,澄湾转枋口……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流连忘返,处处可谓“白诗荆画”。
杨广古道
五龙口古隋道,是专为隋炀帝来五龙口游玩而修建的骑马观光石径,故称衙道。据《隋书·张衡传》记载:御史大夫张衡是隋炀帝的幸臣,家住五龙口白涧村,可能是他经常在杨广面前夸家乡山水之胜的缘故,杨广在陪杨坚祭泰山时就曾“深恨不得相过”。杨广登基后,隋大业三年(607)他幸榆林市,次太原市,诏发大量民夫抢修驰道90里。他骑马直抵五龙口张衡宅,“留宴三日,极乐方归”。经过1400多年的历史风雨,现在古隋道仍是晋豫交界山民来往的通道,望着铺路石上深深的马蹄印,便能引发人们思古之幽情。2015年,景区重新修复了杨广古道,在原有古道的基础上增设了栈道、凉亭、观景台等辅助设施,重新展现了其昔日的风采。
香岩湖
20世纪50年代末,济源市五龙口镇山口村群众自力更生修建大坝,拦洪灌田,每当夏日丰雨期间,香岩湖里山水相映碧波如镜。由于此湖是一个季节性水库,2003年山口村村民集资数百万元,在其下方建了一个长137米、高40余米的大坝,2004年在济源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又投资打通了与沁河景区相连的交通水利涵洞,在山顶上修建了人造瀑布,湖内可容水约120万立方米,湖岸整齐垒砌,岸上搞生态绿化,再利用旧村废弃的土窑洞,通过整修装饰,与现有的猕猴自然保护区融为一体,建成一个山水相融、类人猿嬉戏的景点。
景区活动
猴趣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被游客称为“中国猴山”,景区特有的太行猕猴是最受欢迎的丛林精灵。如今的太行猕猴,吃花生能剥壳,吃糖果能去皮,有的甚至还会自己开启易拉罐和矿泉水瓶。有时通过观察猕猴喝饮料的姿势,就可以看出它们的聪明程度。在与人类长期的和谐相处之中,景区的猕猴更多地展现出“猴山地盘我做主”的霸气,遇到带有食物的游客,有时还要“拦路打劫”,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在以猕猴观赏为主的猕猴王国,猴王争霸、玩耍嬉闹以及小猴子的吃奶萌态都能在这里看到。2017年,景区特意为猕猴打造了“星级泳池”,专用小花洒,各式各样的玩具,一应俱全。炎炎夏日,猕猴们开启了“花式避暑”节奏。
此外,猕猴王国还有景区多年来重点打造的“老匡说猴”项目。被游客称为“猴司令”的匡师傅,在景区照料猕猴近30年,对猕猴生活习性了如指掌,讲起猕猴来如数家珍。很多游客已经成为匡师傅的“铁杆粉丝”,专程到景区听“老匡说猴”。
西游演绎
2017年春节,景区孙悟空开着大巴载着仙魔团成员到镇里参加演出,行至207国道时被交警拦查驾照,一则《“孙大圣”驾车被拿下,车上还坐着一群“神仙妖怪”》的新闻不胫而走,仙魔团迅速爆红网络。演绎人员重新对演出节目进行包装,精心编排的《西游仙魔传》精彩上演,重现“猴王保唐僧”“趣经女儿国”“天竺收玉兔”等桥段,致敬西游经典。《西游仙魔传》每周六、周日上午11点、下午4点上演,节假日及客流高峰增加至4场,现已成为景区的一个招牌节目,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
饕餮百果宴
2016年7月,景区举办了“饕餮百果宴,情满五龙口”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从水果滞销果农处购买了8000斤时令水果,并顶着酷暑为太行猕猴打造了直径12米的超级水果拼盘。活动当天,游客数量突破六千,猴子们吃的得劲,游客们看的开心。当天下午,标题为“8000斤超级水果拼盘宴请美猴王”就成为新闻焦点,中国新闻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新浪、搜狐、腾讯控股等各大知名网站头版头条争相报道,当日点击量超2000万,留言达数万条。随即中国中央电视台官微、央视2套第一时间栏目、西班牙语频道、环球时报、澳门日报、各省卫视、电台等300余家国内外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中国猴山五龙口”成为舆论焦点,“关爱猕猴,保护动物”成为热议话题。
猕猴争霸
2015年12月16日,在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历时两年拍摄的《猕猴争霸》在央视9套纪录片频道首播,把五龙口的太行猕猴的生存竞争和大自然的不可思议展现在观众面前。2016年4月11日重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猕猴争霸》纪录片于2016年7月29日再次登陆中国中央电视台9套,于晚上8点黄金时间段播出。这对宣传猕猴保护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荣誉奖项
相关事件
2016年1月,根据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2015年对旅游景区暗访检查结果,济源市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被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参考资料
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景区荣获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 .五龙口景区.2025-07-19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河南省人民政府.2025-07-19
“中国猴山”五龙口.济源网.2025-07-19
赏桃都花海,揽太行之胜——五龙口观光电梯圆满改造投运!.五龙口景区.2025-07-19
河南13家旅游景区被批评降级或摘牌.中国经济网.2025-07-19
气候环境.济源市人民政府.2025-07-19
你拥有绝色仙境,美到窒息!却如此低调.五龙口景区.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