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蒂娜的苦泪
《柏蒂娜的苦泪》(德语:Die Bitteren Tränen Der Petra Von Kant)是一部1972年的西德新浪潮心理浪漫剧情电影,由赖纳·法斯宾德编剧并执导,根据他自己的剧本改编而成。该片由全女性演员阵容出演,情节完全发生在自恋主角裴特拉·冯·康特的家中,讲述了她与其他女性关系的变化动态。
剧情简介
裴特拉·冯·康特(玛吉特·卡斯滕森饰)是一个35岁女画家,服装设计师,她已经有了一个上中学的女儿,因不能再忍受夫妻之间的冷漠和虚伪与丈夫刚离了婚。好友西多尼从澳大利亚回来,裴特拉向她诉说对男人的看法,西多妮的婚姻幸福,她不认同裴特拉的看法。西多妮向裴特拉介绍她在澳大利亚认识的美国女子卡琳,精神苦闷的裴特拉对漂亮的卡琳一见钟情,两人不久开始同居。裴特拉给卡琳提供富裕的生活,并把卡琳当时装模特竭力向外界推出,但卡琳并不愿意被裴特拉左右,得知丈夫也到德国后,就立即离去了。裴特拉在卡琳离去后,终日精神恍惚焦急的等待卡琳回来,在她生日那天,她终于控制不住自己,大喊大叫,向所有的亲朋好友翻脸。事后,裴特拉平静下来,她意识到她并不爱卡琳,她只想占有一个人而已,卡琳打电话来,她平静地拿起话筒。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角色介绍
荣誉奖项
播出信息
出品发行
上映日期
作品评价
《柏蒂娜的苦泪》是部舞台感非常强烈的影片。故事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展开,故事的结构方式是“幕”,大量的台词,罕有背景音乐。这些元素,都让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台舞台剧,而不是电影。该片导演赖纳·法斯宾德,不仅仅只流连于舞台剧的表现方式。复杂的场面调度,以及摄影方便的表现,足以见到导演和摄影的功力与匠心。柏蒂娜的公寓,或者说是卧室,成为影片唯一的场景,故事中最主要的道具莫属床了,其次还有打字机。六个女人,兜兜转转,相爱相杀的一切情感纠结都在这个房间中发生、发展、结束。所谓的舞台化,大约指的场景单一,道具简单,写意性强。对于电影而言,丰富的室外空间让镜头获得解放,写实让电影有别于其他视觉艺术。多元的电影视听语言,必然加强人物内心的丰富性和情感张力。赖纳·法斯宾德并没违反电影的常规语言,只是将视听语言表达的更为极致,个人风格化明显。在巴尔豪斯的镜头中,金属的床架是画面中的亮色,但并不抢镜,让整个处于单色中的卧室背景,有些亮色,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样,柏蒂娜和卡琳身穿那些装饰感强的礼服,身上的点点金属色,也是画面中的亮点,但这些亮点,只是作为画面层次的补充,并不扎眼。该片人物的服装也选用垂感强的材料,刻意的避免了大曲线出现在画面中,打破刻意营造的强硬、乏味、缺乏流动性的画面质感。人物内心如此扭曲,她却不得不搭在一层又一次的紧闭之中。巴尔豪斯实现了法斯宾德需要将规训对象的空间隔离起来,用封闭空间通过恰当的布置和分配后,可以更加的了解、监督和驾驭。影片的摄影风格化明确,矫情、造作、浮夸、空洞的气氛浓重。(《虹膜》2018年1月下(No.106)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剧情简介.电影网.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