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马热伊基艾

马热伊基艾

马热伊基艾(立陶宛语:Mažeikiai;萨莫吉提亚语:Mažeikē;拉脱维亚语:Mažeiķi)是立陶宛西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文塔河畔,邻近拉脱维亚边境。根据2020年的数据,该市人口约为32,470人,是立陶宛第八大城市。马热伊基艾是泰尔希艾县马热伊基艾区的行政中心,尽管是该县最大的城市,但并未设立自己的县。城市面积为16.35平方千米。

历史变革

马热伊基艾最早在1335年的书面资料中被提及。利沃尼亚骑士团的一位编年史作者记载了骑士团的一次远征,期间毁坏了公爵马热伊卡的土地。该镇在1869年开始迅速发展,当时建造了连接维尔纽斯和利耶帕亚的利堡-罗姆尼铁路。到1893年,该镇有13家商店和5家酒馆。1894年建造了一座东正教教堂,几年前已经建立了一座犹太教堂。1902年建立了一座天主教教堂,紧随其后的是1906年的一座新教路德教堂。从1899年到1918年,该镇被称为穆拉维奥夫。

1919年,马热伊基艾成为县中心并获得自治权。在独立的最初几年,由于其作为连接拉脱维亚城市里加、耶尔加瓦和利耶帕亚的铁路枢纽的重要性,马热伊基艾成为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之间领土争议的对象。1921年,国际委员会驳回了拉脱维亚对该镇的要求。

1922年开设了一家医院和图书馆,1928年开设了一家博物馆。1939年,该镇的人口记录为5,618人。1940年,马热伊基艾有26家工业公司、4家银行和一个信用合作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热伊基艾从1941年6月26日至1944年10月31日被德国占领。它被作为里士满东部总区的一部分纳入了德国东部总督区的管理。1941年8月,发生了一起大规模屠杀事件,马热伊基艾区的4,000名犹太人被杀害。1950年,马热伊基艾成为区中心。

经济

1980年,马热伊基艾炼油厂(Mažeikių Nafta)开业,今天它是立陶宛最大的工业厂之一。1999年,它被私有化并卖给了美国公司威廉姆斯国际。2001年,面临财务问题,威廉姆斯将炼油厂卖给了尤科斯。然而,尤科斯与俄罗斯政府发生了冲突,面临破产,于2006年将炼油厂卖给了PKN Orlen。2004年,马热伊基艾炼油厂资助建造了新的圣弗朗西斯大学亚西教堂。

文化

1928年,由教师斯塔西斯·利克纳斯(Stasys Ličkūnas)创办了马热伊基艾博物馆。根据马热伊基艾区官方网站的信息,该博物馆保存并展出了萨莫吉希亚地区的考古、历史、民族学和民间艺术藏品。马热伊基艾拥有立陶宛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它成立于1946年,最初是一个文化之家。2005年,它搬迁到了一个新建筑,拥有三个大厅:大厅有750个座位,小厅有250个座位,娱乐厅可容纳500个座位。该中心有20个业余艺术团体。

1922年,该市成立了一家公共图书馆。1975年,它搬迁到了一个新的三层建筑。1976年,它成为区内的中心图书馆,拥有21个农村分馆和2个城市分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