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四带笛鲷

四带笛鲷

四线笛(学名:Lutjanus kasmira),又称四带笛鲷,俗名四线画画眉笛鲷、条鱼、四线、赤笔仔,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笛鲷科的其中一个种。身体和鱼鳍呈黄色,四条浅蓝色的条纹是其标志性特征。Forsskål学者最初将这种鱼命名为Sciaena kasmira,但后来将其重新归类为当前的学名。词源:kasmira,取自“Kasjmiri”,是红海沿岸这一物种的阿拉伯语名称。

形态特征

四线笛鲷的背棘 (总数): 10; 背鳍软条 (总数): 14-15; 臀棘 3; 臀鳍软条: 7 - 8。一般体长17~25cm,最大体长40cm。身体和鱼鳍呈亮黄色,两侧有四条细长的亮蓝色条纹,银白色的腹部带有浅灰色条纹。

栖息环境

四线笛鲷主要栖息于35°N - 35°S, 31°E - 134°W、20°C - 28°C深度3~265m的热带海洋礁区。

分布范围

印度洋太平洋红海、东非、马克萨斯群岛以及莱恩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到澳大利亚;东南大西洋:南非东伦敦

生活习性

四线笛鲷主要以底栖的鱼、虾、蟹、口足类、头足纲以及浮游甲壳亚门等为食。在该鱼的肠道中也发现了一些藻类,尽管这可能是在鱼以底栖猎物为食时偶然摄取的。

繁殖

四线笛鲷的产卵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发生在低纬度地区,在每年的11月和12月活动达到高峰。卵的直径为0.78至0.85毫米,在22~25°C的温度下孵化时间约18小时。笛鲷在水体上层产卵而不是将卵沉积在底部。这些卵具有浮力,在发育过程中分散在洋流中。这种繁殖策略促进了幼鱼的广泛扩散。

保护级别

四线笛鲷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无危(LC)。保护措施:该物种的分布范围与许多海洋保护区重叠。它被列入夏威夷、东萨摩亚、关岛、北马里亚那群岛和其他无人居住的美国太平洋岛屿的底栖鱼类渔业管理计划。措施包括禁止某些破坏性捕捞方式,并允许进行监管,如渔获量限制、大小限制、面积或季节性限制、渔具限制、准入限制、许可证和渔获量报告。并受澳大利亚珊瑚礁鱼类管理计划规定的最小尺寸限制和拥有限制的约束。

主要价值

四线笛鲷为美味的食用鱼,小鱼可煮豆腐味噌汤,中大型鱼可煮沙锅鱼头。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