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文旅融合引爆热潮!年接待游客近千万,收入破百亿惊艳全国

渠县文旅融合引爆热潮!年接待游客近千万,收入破百亿惊艳全国

【爆点来袭】4月1日,《中国旅游报》第6版重磅刊发深度报道!

《四川渠县: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打造巴蜀文化新地标》

全文精彩内容抢先看

↓↓↓

走进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瞬间穿越千年:汉朝街市人声鼎沸,商肆林立,结合数字技术,生动再现宕渠文化辉煌长廊。

隔江相望,土溪城坝遗址考古现场热火朝天,探寻巴文化起源;渠城历史博物馆里,“见字如面”文物展吸引游客沉浸千年历史。

近年来,渠县将文旅产业作为先锋引擎,深度融合文化资源,加速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全力冲刺“天府旅游名县”。

以文塑旅 引爆文旅新动能

渠县坐拥中国汉阙之乡、竹编之乡等金字招牌,三汇川剧社、彩亭会等民俗瑰宝闪耀。城坝遗址与汉阙群隔江呼应,形成“千年一城”秦汉时光隧道,成为巴蜀文旅走廊明珠。

渠县创新“文化+旅游+非遗”模式,三汇彩亭会吸引数万游客围观;打造文峰山、賨人里等网红打卡地,引爆“文化+商业+旅游”新场景;开辟“文化+体育+旅游”赛道,龙舟赛、马拉松激活消费;发挥农业优势,赏花采茶等农文旅“花样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渠县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业态,多维彰显文旅特色,吸引游客打卡。

2024年春节假期,渠县景区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同比暴涨115%;旅游收入超2100万元,增长98.8%。

以旅彰文 探索融合新路径

近期,马来西亚手工艺节上,渠县刘氏竹编惊艳亮相:竹编“心经”、竹丝扣瓷“饮渌”等作品令国际友人赞叹。

渠县流江社区,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中心项目建设正酣,未来将融合商务、博览、度假等功能,打造五位一体文化产业系统。

渠县强化非遗保护,让刘氏竹编、三汇彩亭会等走入百姓生活。依托水文化,建成川东北最大滨江湿地公园,培育两江四岸夜间经济综合体,打造柏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賨人谷国家森林公园等康养胜地。

布局未来,渠县实施“文旅强县”战略:以巴賨时光文旅综合体为龙头,串联城坝遗址、汉阙,建设旅游走廊;挖掘渠江水文化,打造“水韵宕渠·百里画廊”示范带;联动川渝,共建“大三峡、大巴山、大遗址”旅游联盟,融入巴蜀文旅走廊。

融合创新 打造产业新引擎

升级后的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新增实物展陈,融合多媒体技术,提升互动体验。

渠县推动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发展沉浸式新模式,打造城市超级IP。盘活存量资源,赋能传统空间,嵌入文旅符号,助力城市更新。

目前,賨人谷、汉阙博物馆等完成转型,融合VR实景互动;规划汉阙博物馆创4A、城坝遗址创5A,升级核心景区;运用现代技术还原遗址,提高吸引力。

2023年,渠县接待游客998.28万人次,收入101.163亿元,同比增32.47%和36.63%,文旅业成县域经济增长极。

如今,渠县旅游不再是简单观光,而是文化探寻、身心体验的丰富旅程。在高质量发展路上,渠县步伐坚定。

图文来源于中国旅游报

相关问答

如何获取《宛香》全文TXT大结局?

《宛宛香》TXT全本下载,作者皓阑,是这部作品吗?如需资源,请确认版本信息。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