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抗战老兵亲述:血火岁月铸就的不灭精神
您可曾想过,一位亲历抗战烽火的98岁老兵,记忆深处藏着怎样的壮烈史诗?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跟随省高院融媒体团队,探访了首任阳泉市矿区法院院长、98岁的抗日老兵王振瑞。让我们从他的视角,重温那段同仇敌忾的岁月,汲取血捍山河的信仰之力! 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王振瑞的父母从河南逃荒至山西晋城。“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全家靠打短工、乞讨维生。”1927年11月,王振瑞出生,6岁被送入寺庙,不堪欺凌的他一心参军报国。1938年,11岁的他加入八路军晋城办事处,成为勤务兵。“从此,我穿上军装,踏上抗日征程。” 办事处正值全民族抗战初期,负责宣传、统战、筹粮等工作。1939年12月,王振瑞任太行新一旅司号员,活动于长治一带。战士们白天行军打仗,夜晚学习《论持久战》,领悟人民战争智慧。“我们打游击、破交通,敌进我退,敌疲我打,让日寇寝食难安。”夜色中,他们如麻雀战般东突西袭,打得敌人狼狈不堪。 1942年春,黎城战斗中,王振瑞左脚负伤,却坚持冲锋。“轻伤不下火线,随时准备牺牲!”他眼神坚定地回忆。部队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名战士因拿百姓鸡蛋被关禁闭。灾荒年间,战士们省出口粮救济百姓,自己挖野菜充饥。“军民鱼水情,是胜利的根基。” 1943年,王振瑞入选太行第四军分区轮训队,精练军事技术。队长夸他“是块好材料”,三枪全中靶心。后调入党卫队,他昼伏夜出,破坏敌后设施。“黄岩据点,敌人修桥我们夜袭;戏台突袭,打得日寇仓皇逃窜。”冲锋号响,敌人闻风丧胆。 抗战七年零三个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消息传来,“全军欢腾,敲盆呐喊!”王振瑞随后投身解放战争,负伤两次,左腿留疤。他谦逊道:“我不是英雄,英雄都留在战场了。”1945年3月,他光荣入党,“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誓言刻骨铭心。 1949年转业后,王振瑞补修文化,1952年分配至阳泉法院。1978年,他白手起家筹建矿区法院,“借房办公,夜晚上门调解”,带领团队审理大案要案。他自豪地说:“战争年代打江山,和平时期保江山。”如今98岁的他,仍每日关注法院动态,连叹“今非昔比”。 临别时,老人紧握笔者手嘱托:“以史为鉴,新时代要干出新成绩!精神,不能忘!”那一刻,我们看见抗战精神在新征程上熠熠生辉。 笔者手记:三个小时的倾诉,王振瑞以战士的坚韧、党员的忠诚、法院人的担当,诠释了抗战精神的真谛。他说:“牺牲的战友最伟大。”这份朴素,让我们泪目。走出矿区法院,华灯初上,正是无数先辈的血汗,换来了今日烟火寻常。精神,永不忘!
相关问答
白一凡名字有何寓意?
象征人生不虚此行,必创非凡成就!
电视剧《勇者无惧》中白一凡由谁饰演?
角色由张翰精彩演绎,其演技深入人心,塑造了鲜活的白一凡形象。
87.9官网是什么?
87.9官网提供图吧地图等在线服务,欢迎访问首页探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