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逃韩国动漫免费观看 恐怖片看到一半,我拉肚子了!更惨的是进不了宿舍,被锁在门外了
恐怖片看到一半,我拉肚子了!更惨的是进不了宿舍,被锁在门外了
大学那会儿,宿舍一姐们儿跟她男友煲电话粥。电话那头,男友宿舍正集体观看恐怖片。
恋爱中的女人啊,思路清奇!
这位姐们儿一听,非要搞个“沉浸式恋爱体验”—— 同步观影!
于是,她硬是把片名要了过来,转头就号召全宿舍:“姐妹们!来!一起感受男友同款心跳加速!”
离大谱的是,其他人居然都!同!意!了!
卧槽!现在申请换宿舍还来得及吗?!
作为一枚曾被恐怖片深度“伤害”过的脆弱少女,我对这玩意儿生理性抗拒。
奈何深更半夜,无处可逃。
行吧,看就看!
反正好几个室友号称“胆大包天”,大不了到时候找个怀抱钻进去。
然而,那破片子……无聊中透着诡异!
非要安排个人死在公共厕所的马桶上!
看得我头皮发麻、后背发凉、小腹……突然一阵翻江倒海!
完了!想去厕所!十万火急!
我们宿舍没独立卫浴,厕所远在十几米开外的走廊尽头。
深更半夜,鬼影都没有一个。
更要命的是,那厕所的灯还坏了一半,昏黄的光线跟恐怖片现场似的……
可人有三急,小仙女也不能随地解决啊!一咬牙,冲了!
揣上手机,哆嗦着挪向厕所。
一边走,一边疯狂给男神发信息找安全感——然鹅,我都到厕所门口了,男神头像稳如泰山,毫无波澜……
全身汗毛集体起立致敬!
我强装镇定,把手机揣兜,拍亮残灯,拉开第一个隔间,全程目不斜视,坚决不看身后和头顶,拼命压制脑子里那些《男生女生》上看过的厕所鬼故事、校园凶杀案……
大脑:你越不让想?我偏要蹦迪!
各种恐怖画面不受控地往外冒。
管不了脑子,先解决肚子!好不容易“释放”完毕,一个晴天霹雳砸下来——
我!特!么!忘!带!纸!了!!!
刚才太紧张,只顾着跑,关键物资忘得一干二净!整个人都懵了。
幸好带了手机!
打电话摇人啊!
脑海中浮现室友们飞奔送纸的感人画面……
赶紧拨给最靠谱的老大——嘟…嘟…嘟… 无人接听?
换老二——嘟…嘟…嘟… 还是没声?
老三、老四……一圈轮完,听筒里只有冰冷的忙音!
屁股都快在夜风中晾成干了!
这帮货平时消息轰炸不停,今天集体静音装死?!
怒火瞬间压倒了恐惧——我给你们送过多少次纸!
轮到我就装聋作哑?!
等着!
今晚不糊你们一脸翔,我跟你们姓!
绝望中,想起隔壁宿舍有个交情尚可的妹子。
电话拨过去,对方带着浓重睡意接了。
听我说明情况,那边骂骂咧咧,但还是裹着外套冲了过来。
隔着门板把纸塞进来,顺便隔着门“揍”了我两拳泄愤(别问我怎么隔着门揍的,气势到了就行)。
憋了一肚子火加一肚子气,我走路带风杀回宿舍!
伸手一推——门!锁!了!
“咣咣咣!!!” 我使出洪荒之力砸门,但里面死一般寂静。
搞什么飞机?!不接电话还敢锁门?!
我砸得更凶了。
隔壁那妹子刚躺下又被吵醒,怒气冲冲地冲出来跟我理论,我俩在走廊打了三个回合,她最终不敌我的怒火(和可能残留的味道?),骂骂咧咧败走。
回来继续砸!
又砸了快十分钟,门才终于开了条缝。
开门的是老五。
看到是我,她“哇”地一声哭出来,像树袋熊一样扑进我怀里!
紧接着,老二、老六也嚎哭着扑了上来!
好家伙,三个人形挂件,差点没把我当场按倒在地!
我一脸懵逼加怒火未消:“你们搞什么鬼?!我就上了个厕所,回来演哪出《行尸走肉》?!”
老五抱着我,浑身抖得像筛糠:“你…你出去以后…我们越看越害怕…想等你回来壮胆…结果…我给我男朋友打电话…怎么也打不通!一看手机…根本没信号!”
“然后…我们几个挤在一张床上…结果…宿舍电话一个接一个地狂响!响了又响!”
老二带着哭腔补充, “我们…我们吓死了!以为…以为是什么‘东西’在叫门…就把门锁死了…不敢开啊!”
我:“……”
合着我一个人在厕所经历“生理+心理+社交”三重死亡考验的时候,她们几个在宿舍,被一部破片子和一串打不通的电话……自己把自己吓到集体锁门抱头痛哭?!
这恐怖片看的...可真是操蛋!
炸裂的漫改剧,一口气看完
曾几何时,只要提到美剧界的“扛把子” ,那必然是:
HBO出品,必属精品~
而如今,HBO的《权力的游戏》最终“扑街”完结,似乎也是一个大信号,
Disney+的《曼达洛人》口碑大爆,也上线了《独一无二的伊万》这样的国际化电影;
网飞今年继续发挥流媒体的优势,并且全球化发展“第一人” ,
比利时剧《绝处逢生》紧张、刺激,充满国际化冲突元素,
两部德剧《暗黑》、《如何在网上卖MH药》严谨、冷峻,还有科技宅萌感;
韩剧《王国》将宫斗和丧尸创新的结合在一起,冷兵器时代的末日荒凉感十足。
而HBO的国际剧,则拍的干枯无聊、说教感过重,
《恶魔之地》看似是克苏鲁和肤色文化的巧妙结合,最终还是“高开低走”的老路,
原本一家独大的HBO,现在要和网飞、Disney+分庭抗礼 了。
而在影视界萧条的2020年,网飞在亚洲市场上的野心也很大、执行力也更强,
年底的韩国电影《电话》,朴信惠和全钟瑞互飙演技,双女主血色悬疑,节奏紧张,不断旋转、转变,
一部漫改的日剧《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也成功上线。
残忍、血腥、屠杀游戏、快节奏、友情取舍、智力比拼、政治隐喻,一个都不少,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颇有点剧版《大逃杀》那味了,豆瓣也给出了8.5 的高分评价。
有栖良平是一个家境殷实、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年轻无业宅男,
在和基友们玩耍的某一瞬间,他突然来到了一个奇怪且荒芜 的东京,
在这里,人们为了多活几天,可以牺牲好友、杀掉同类,有栖良平遇到了身手矫捷的年轻少女宇佐木柚叶,
他们携手揭开一个又一个秘密,并寻找生存的意义。
从《大逃杀》到《电锯惊魂》,从《饥饿游戏》到《狩猎》,
无论东方、西方,人人都爱末日逃生的电影设定,这大概是和现代人沉迷于电脑游戏的理由一致:
和平虚无、科技发达的虚拟世界里,可以给我们带来了幻想的自由 与热血 。
而《弥留之国的爱丽丝》设定上更是接地气 ,
瘦弱、颓废的网瘾少年、矮矮矬矬的社畜、有点江湖气的酒保、
为了升级不得已和上司睡觉的银行职员、黑社会成员,
逃避生活写小说的迷失在虚拟世界的网文作家、对现代科技没啥研究的攀岩少女…..
这不是“天选之人”的游戏,想活下来除了能力,还要有运气,
而很多有着闪光点的配角,却在一瞬间死去 ,连一句遗言都没有,这可比后期磨磨唧唧的《饥饿游戏》好看多了。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漫画里描绘的场景,本来就是寄托于现实上的超现实,
于是剧集呈现出的效果,也颇有点漫画游戏 的味道,又带入,又燃情。
“屌丝”男主等人,刚遇见东京空城时,还沾沾自喜,
不用上班,也不用被人骂的时候,忽然就被迫进入了游戏,对于游戏提示还没摸清,就要在2分钟内 快速做出选择,
要不选错,被电死、要不不选择,被火烧死.........
看起来是个运气游戏,实际上在网络游戏中有着丰富推理经验的男主发现:
这些游戏房间,是根据整栋大楼的逃生路线设定而来的,越来越短的倒计时、越来越紧张的选择,
要不要牺牲掉别人 ,来得到求生的机会?
这群在东京空城的人们,必须要参加游戏,想要活命,就要赢得游戏 ,续以生命,
残不残酷?讽不讽刺?
一群平日里生活中的废柴,必须要通过游戏来活命时,这才发现活着有多珍贵。
游戏规则也是紧凑又丰富,多种多样 ,
不是《饥饿游戏》、《狩猎》那样简单的逃生,
游戏有倒计时的设定,大家必须在短暂时间内迅速推理,干掉对手,甚至牺牲掉队友,或者共同合作。
方块适合反应能力快、推理能力强的聪明人;
黑桃是需要团队分工、互相合作;
梅花是体能型游戏,适合长期锻炼有耐力战斗力的人;
红心则是最残忍的游戏,规则常常让参赛者们自相残杀,
不可以中途游戏,也不可以暂停游戏,不可以拒绝游戏,规则倒是很公平 ,要想活命,就来玩游戏!
加之是网飞的打造,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场景特效 ,完全没有以往的日剧场景重复的无聊感,
从热闹繁华的霓虹,东京忽然转成空无一人的冷清空城,各种游戏场景也是恢弘震撼,
空无一人的黑暗隧道里奔跑的四位玩家,一对绿色的眸子望着他们,
跑到隧道尽头,以为游戏完成,谁知忽然洪水袭来,玩家又逆着洪水疯狂奔跑。
大场面的再现真是让人目不转睛,
而且《弥留之国的爱丽丝》还不只是好莱坞的强悍冲击力,漫画感与游戏感也十足 ,
最后一集中,比基尼少女和光头纹身武士的对战,就在灯光闪烁的KTV里,
各种华丽潇洒的慢动作、燃情的game纯音乐、武士刀擦着脸庞滑过的紧张瞬间,
漫画版斑斓的色彩,日漫味十足。
最后一幕里,穿过黑暗的地铁道来到发牌者 的世界里,
那摩天大楼般的电子直播屏幕室和坐在屏幕前观看着血淋淋的杀戮游戏的发牌人,充满让人无处可逃的未来压迫感,
费尽千辛万苦闯完了关,结果发现通关奖励是:更多的游戏?
好不容易摸清了游戏世界的规则,却发现自己一无所知,
整部剧就像魔方游戏,时时刻刻都在反转,等逃出生天才发现:游戏外还有游戏!
绝望中带着方向,绝了!
别看这是个废柴求生的残酷物语游戏,剧集里对社会现状的探讨 、隐喻 却一点不少,
比如乌托邦“Beach”由专制的武斗帮和自由的理想派互相对峙维持着运行,最后还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权利的权衡中如何选择才能独善其身、所谓的乌托邦到底存不存在?
就算存在又是可以永久的维持下去?乌托邦是不是就是真的天堂?
当朋友走上歪路时,自己是该纵容,还是做出正确的判决?
现实里的废柴、边缘人,无人问津、人人厌恶,那这些千千万万普通的大多数,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剧里借着游戏的荒诞残酷,探讨的倒也不乏辛辣。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妙还妙在,作者的“心狠” 、编剧的“手辣” ,
除了主角,很多出彩的配角,正渐渐让我们喜欢上的时候,忽然就闯关失败离去,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人真的不能浪费,等最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玩不起这游戏……
红颜秀影一直觉得:
这种末日求生的故事,就是配角多才有意思,
而《弥留之国的爱丽丝》里,不仅仅是配角多,而且很多配角的能力 和光彩 ,甚至比男主角还闪亮。
比如性感可爱的水鸡,竟然是一个变性人小姐姐,
在最终对决中,与过去的自我妥协,完成致命一击,这一幕绝对让观众们大喊:“燃!”
最初令人讨厌的紫吹小织,自私自利,蛊惑人心的辣女,最后被友情感动,欣然赴死,
还有银发少年,一边和男主合作、一边又利用男主,一边独善其身,一边团队合作,
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人物弧光满满。
偶尔的回忆闪现,再对应游戏玩家的模样,好像这些被迫加入游戏的就是我们自己:
老是被骂的上班族、被家人嫌弃的网瘾少年、中学生、被校园暴力的书呆子,甚至社会边缘人物:黑社会、牛郎、变性人……
只是游戏规则,要比社会规则公平多了:
不管你是谁,想要活命,就赢下游戏吧!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难得的影院未删减版,大尺度重口味!献给45年《异形》系列的情书
起初或没有人会想到《异形:夺命舰》会叫好叫座。
不少网媒甚至认为暑期电影档已随《死侍与狼人》而告终(当然别说评价与票房双输的《无主之地》)。
毕竟前两部《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与《异形:契约》口碑不似预期。
本想拍成三部曲亦因为评价与票房一般,当然还有福斯被迪士尼收购而告终。
可没想到《异形:夺命舰》随着强劲的宣传攻势加上好评如潮,北美预售票房成绩理想,原来暑期档电影还未完。
即使入场前满心期待,观影时都不断被一次又一次的扭转所震慑。
更惊见《异形》系列可以写下个全新世界观。
《异形:夺命舰》以前的异形电影
本系列从雷德利·斯科特于1979年创造《异形》开始后,步步建立它的经典形象,第二部《异形2》更是让当时还年轻的商业大片之王詹姆斯·卡梅隆把系列的规模扩大。
不仅有海陆战队大战异形群的动作场面,导演也更深入的刻画了这个神秘种族的细节,有如蚁后的异形女王、蜂巢一般的物种架构等……
然而,后面的系列逐渐丧失了它的光环,大卫·芬奇在正式奠定风格以前执导的处女作《异形3》、《天使爱美丽》的导演让-皮埃尔·热内的《异形4》……
都没获得好的票房及评价,影迷们于是开始敲碗期待首部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回归制作《异形》系列。
千呼万唤后,雷导在2012年推出一部既是大家期待、又好似让人意外的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
整部电影除了片尾画面出现异形以外,皆没有这个经典生物的影子,反倒是更多的篇幅讨论造物主与被创造者之间的关系。
以及各类几乎从没未看过的设定如:
外星生物工程师(《异形1》中出现的太空船主人)、促成变异的黑水、黑水创造出的奇异生物形态等……
个人其实很喜欢《普罗米修斯》的基调。
它承袭了异形系列特有的外太空不安、窒息气氛,也很用力地说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原创故事,雷导毫不掩饰地想用这部科幻片探讨的哲学议题、生命的大哉问。
也毫不害羞的告诉观众:有些问题我不会给你们答案。
但影迷们等得够久了,也被片尾的片段给激起欲望:我们想要更多的异形系列电影!
于是乎,雷导的下一部异形电影《异形:契约》,终于开始“造福”粉丝了!
片中有异形,不只出现在电影名称、预告片中,感觉似乎稳了!
却万万没想到导演似乎被哲学思辨冲昏了头,过多让人满头问号、甚至已经不太在乎的隐喻画面拖垮了电影的进度,后期的异形猎杀也没什么新意,尽管片尾似乎给人航至一个更远大故事的倾向、据说雷导心里面也有一个更大的蓝图,这个影史经典怪物,却似乎已经让人提不起兴致、丧失了信心……
然后,《异形:夺命舰》上映了,这个我们以为凉去的IP,就像沉睡在太空已久的异形蛋一样苏醒,2个小时的片长内,它立刻成长转变成过去把我吓得屁滚尿流的那个童年恶梦。
不得不说,《异形:夺命舰》实在是太好看了!
这是一部诚意满满的异形电影
为什么我要花那么多力气用我这种“专业异形迷”的口吻介绍前面的系列作品呢?
原因是本片确实塞了不少致敬。
但很难得的,导演费德·阿尔瓦雷兹在《异形:夺命舰》中的彩蛋虽然粉丝导向,却也不会因此影响到新影迷的观影品质(不像《死侍与金钢狼》这种需要做足功课才能完全享受)。
整体来说,它与前作的致意更像是《壮志凌云2:独行侠》里“相同公式,新鲜体验”的过程。
《异形:夺命舰》由《屏住呼吸》、新版《鬼玩人》导演费德·阿尔瓦雷兹执导,有看其前作都深知他对密室困兽斗处理的功架,更将一贯的类型片颠覆。
尤其《屏住呼吸》简直是一场恐怖片迷的盛宴。
一开始以为《异形》连同以往作品已拍了八回,第九次都难有好效果,但费德·阿尔瓦雷兹却将传统的“异形”题材颠覆且注入更强的世界观,把自己最擅长的困兽斗压迫感贯注其中,从没想过看《异形》都会如《屏住呼吸》般与主角同步屏息。
在八部往作中,“异形”都被不同创作者尝试重新打造、延发更多不同的玩法,效果不一定能令人满意。
《异形:夺命舰》巧妙运用环境“以夷制夷”的方式已叹为观止。
蛮以为就此完结已能与《异形1》《异形2》并列入经典殿堂。
其再来个更惊人的反转,任你是再深的异形粉丝都没有想过。
原来《异形》可以这样玩!
《异形:夺命舰》时间线在《异形》与《异形2》之间,不单处处呼应回第一部故事线,更成功延伸出全新的故事线,期待此作能够拍下去。
费德·阿尔瓦雷兹也能参与更多大制作!
《异形》系列的影迷们也许都明白(甚至常看恐怖片的观众也不难理解)。
一票充满希望的羔羊闯进不该闯的地方、引来怪物的猎杀,是在套路不过的公式了!
加上本系列特爱的:结局决战、以及片尾的回马枪,都是熟悉的异形,最对味!
《异形:夺命舰》一样都没少给。
不过,导演也不是故事全抄,雷德利·斯科特特爱的哲学议题在以希腊神话为命名的《异形:夺命舰》却没特别着墨,顶多在太空船的美术设定以及背景知识中偶然提起。
另一方面,詹姆斯·卡梅隆的《异形2》大场面。
本作也予以舍弃,毕竟人多、火力充足,就无法感受孤立的恐怖……
然而,电影却还是保有动作片血脉喷张的桥段,连片尾回马枪的正反对立,也颇有致敬《异形2》女王大战的风格。
只是以恐怖片起家的费德·阿尔瓦雷兹处理的更邪恶、更恶心吓人一些……
“异形恐惧”回归
一向非特别钟情于《异形》系列,都与《铁血战士》系列一样观感平平,两部前传亦带点失望,对《异形:夺命舰》最大期待值也只在导演费德·阿尔瓦雷兹身上。
初见电影离不开一样的套路,都只以平常心看待,没料随着“异形宝宝”出场,整部电影马上变成了另一回事。
也可说为费德·阿尔瓦雷兹而生!
他在《屏住呼吸》与《鬼玩人》都尽见他处理密闭空间与血腥场面的功架,《异形:夺命舰》的太空船环境就能让他尽情发挥。
全片几乎没有重复过任何场景,哪管是一条走廊或一部电梯槽都尽展其创意,今回的密闭空间更宽广亦更危机四伏。
他也善用那种无处可逃的张力、一众角色视点都各有紧张位,无需枪林弹雨或大型动作场面,一样能带动得紧张位,还是他只此一家的笔风。
喜见他没有刻意去开拓更宏大的世界观,单纯呼应回原作的设定再创全新玩法。
反能聚焦所需的气氛。
虽说《异形》本就是个在密闭空间求生的故事。
可夸张点说,就算是功臣雷德利·斯科特与詹姆斯·卡梅隆,都未必能如费德·阿尔瓦雷兹有此处理压迫感的功架。
其结合了自己最耍家的招牌,不止一次出现如《屏住呼吸》般令人屏息的张力,又能切合剧情所需,竟然抗击异形都会大玩心理战;
对血腥核突场面的设计,也将其成名作《鬼玩人》的优点放大,怪物与角色死亡的影像比前作更冲击。
电影结合异形固有的世界观与玩法,更尝试在生物与物理中谋求突破,成功在经典中写出全新套路。
数段重要场面绝对能令观众与之一同屏息,自会明白何以宣传上放大这是一场体验。
近年电影流行闪回——直接呼应回第一部而抹去后续作品的存在,惟大部份以作方式叙事的作品都不一定有好成绩。
《异形:夺命舰》选取了《异形1》与《异形2》之间的时间线,呼应回第一部一些未解谜团,且为《异形2》的世界埋藏更多注脚,再发展出算是异形世界观的条平行时空故事线。
毕竟《异形》系列在粉丝的心目中都有一定的重要位置,又罪不至要抹去往后的集数。
《异形:夺命舰》妙在能前呼后应,既能重塑经典又能创出新元素,当是这类续作的一大经典示范。
《异形:夺命舰》当然有大量异形出现、宣传上大卖的“抱脸虫”都不断出现,印象中可能是出现得最多的一次,已经成了电影的重要一员。
电影在前半段好像都是一贯异形的套路,有群受害人误堕异形巢穴,随后惊喜渐现,慢慢构想些从没想过的制敌之法,亦没有想过异形有此弱点。
就连不时出现的“人造人”都有更人性化的处理,中后段开始已不断让人看得心惊胆战。
来到终极一战可以此“以夷制夷”方式、在传统的太空环境中。
以全新方式击退异形,其构想已经眼界大开、紧张得让人目瞪口呆,心忖以此作高潮戏,直接接驳回《异形续集》已照单传收了。
满以为电影就此完结,原来高处未算高,这根本非为电影真正的结局。
《异形:夺命舰》的野心极大,在重头戏过后更多来一场从没想过的处理。
即使离奇如《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中可以把异形头当盾牌都看过,从没想过故事原来一直苦苦铺排,还有个更大的反转。
创出一个《异形》系列前所未有的高潮,终极反转当能让你心头剧跳,心中惊讶到底自己在看些什么,怎么异形竟可变出如此玩法!
没有拍毁,算是合格
正因为观众从没想过异形系列竟会变调至此,这惊人的反转实不比《屏住呼吸》的局中局失色,而导演再一次运用尽擅长的密室困兽斗元素。
将经典的杀敌之法重新打造,成功把气氛推上更强的高潮,当能与两部经典并列成为三部曲了!
这一次,《异形:夺命舰》也有用上IMAX全画幅,起初以为这是多此一举的造法,毕竟电影多是在室内小空间进行困兽斗,怎料剧情随后愈玩愈大,有多段浩瀚的大场面;即使是室内的异形困兽斗,在IMAX分明的光暗对比下,看着异形如形随影迫近,同样慑人心魄,完美运用尽IMAX巨幕效果!
整体来说,《异形:夺命舰》要惊悚有惊悚、恐怖片的经典跳吓也有、基础的血腥跟诡异也在,它还有动作片需要有的枪战及对决桥段……
更重要的是,它努力的把这些东西都贴上异形的外皮,酸血、异形的猎杀方式以及习性。
让这个“太空中最危险致命的生命体”不虚其名!
另一方面,在异形的外观独创性来说,虽然个人认为前半段让“抱脸虫”独占太多,颇有喧宾夺主抢走异形风采的感觉……
但本片也是首次拍摄出“异形的过度型态”的系列作,那个有如众说纷纭的茧,如何诞生出巨大且似半透明脑壳的异形的过程,实在是诡异又完美。
若稍有研究的观众,甚至可以看出这时期的异形外观颇有最早异形概念美术设计的设计师吉格尔原创的画作影子,被异形改造的太空舱体结构,也不枉有机体与机械结合这种HR暗黑风格的设定。
尽管《异形:夺命舰》摆明了不再花力气解释哲学问题,就是一部“我要让你配爆米花”的商业电影,却给足了2个小时的冒险,恐慌、紧张。
当观众跟着主角一行人上了废弃科学站的那刻开始,几乎没有冷场的时候。
导演也是“很有骨气的”,让这部设定在《异形1》与《异形2》之间的电影在片中完全没安排伏笔。
这种“我只想说好我手上的剧本”的态度,一直是我期待现今商业电影、不管隶属于哪个IP、哪个宇宙里,都期望看到的。
观看《异形:夺命舰》就像看《龙卷风》后的心有余悸,它发挥出大萤幕、声光效果能给出的最大价值,绝对是异形系列电影里的上乘佳作!
相关问答
十部顶级逃生类电影免费
1、《密室逃生》推荐感言:作为新出的、为数不多能看下去又智商还算是在线的密室题材的电影,值得一鉴2、《电锯惊魂》1-8推荐感言:经典3:心慌方推荐感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