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血泪史:重读博士,我必做的20个逆转!

博士后血泪史:重读博士,我必做的20个逆转!

嘿,科研路上的朋友们!我是浴火凤凰,一名即将出站的博士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真实感悟——如果时光倒流,重读博士,我会如何改变?

作者:浴火凤凰

转眼间,博士后出站仅剩1个月。回首博士四年,虽充满煎熬,却让我格外珍惜那段紧张充实的时光。

即使我顺利毕业,论文获评校级优秀,但博士生涯仍留有许多遗憾。

经过两年沉淀,我深刻反思:假如重读博士,我定会注意这20件事!

01 生活与科研的平衡:别让博士吞噬你的全部

为什么把它放在首位?

因为,千万别被“毒鸡汤”洗脑——热爱科学的同时,更要热爱生活。照顾好自己,才是成功基石。

读博期间,保持平稳的工作节奏至关重要,而非一开始就疯狂内卷,耗尽精力。

学会慢下来:抽空读本闲书,旅旅游,每天醒来都充满期待;忙里偷闲,和朋友聊天,给家人打电话,让日子紧凑有趣。

02 把读博视为终身事业

既然是事业,就需全力以赴——这关乎你的饭碗(尤其针对想进高校或研究所的博士生),影响未来工作、家庭乃至生存。

主动给自己压力,别等导师催促或同学成果频出时才慌乱。

在保持健康的同时,将主要精力投入学术,力求在领域内做到极致。

03 认清自身科研实力

起初,你或许自信能拿诺奖;

后来,想着发Nature、Science就行;

再后来,领域顶刊也不错;

最终,只求达到毕业要求。

但这不意味着你无法产出优秀成果——资质虽重要,但导师水平、课题方向、科研条件等客观因素往往更具决定性。

04 选对的人,做对的事

选导师堪比选伴侣,务必慎重。

导师可能成为你一生的资本或噩梦。就像买衣服要试穿,选择共事多年的导师,值得你日夜权衡。

别光听他人评价,亲自交谈,甚至尝试进入实验室体验,再做决定。

年轻与否、名气大小非关键,学识深度、人品高低及对学术圈的了解才是核心。

05 修炼除论文外的软实力

无论未来做教授、研究员还是CEO,只会写论文远远不够。优秀学者绝非书呆子:他们能讲课、带团队、谈合作。

向已毕业的师兄师姐取经,看看他们提升哪些能力——这些软实力,等你毕业后再练就为时已晚。

06 尽早设定清晰目标

目标包括长期(如毕业后去向:高校、企业、公务员等)和短期(如小论文数量、用时、学位论文方向)。

Flag可倒可立,但目标让你更专注。读博路上,你会面临无数诱惑与困难,明确目标才能助你破局成长。

07 小论文写作宜早不宜迟

曾遇一位博二师弟,问他发了几篇小论文,答曰:零篇,不急,等学位论文写完再拆开发。

学位论文岂是易事?即便写成,能否拆解?期刊会等你?

尽早制定写作计划,博二前完成发表,解除后顾之忧,专注大论文。

即使院校不要求小论文,提前练笔也是好习惯。

08 用SMART法则分解毕业论文

Specific:明确任务内容;

Measurable:量化工作;

Attainable:确保可实现;

Relevant:保持关联性;

Timely:及时推进。

学位论文是庞大工程,SMART助你每日高效。

09 从文献中汲取写作灵感

系统工作前多读综述,把握前沿,确定研究目标。

知名学者的文章如大师风范:选题、结构、用词皆精华,学习任何方面都受益无穷。

读后常令人拍案叫绝,动力倍增。

10 远离手机,夺回科研时间

互联网时代,手机一拿难放——本想回个消息,却刷视频两小时,半天虚度。

科研需坐冷板凳,首要是保证时间。除必要作息,需自律控手机。

定时完成任务前禁用手机,或将其放远,抑制欲望。

11 遇挫勿沮

读博路上,挫折常见:没思路、导师忙、数据差、被退稿等,乃共性难题。

若遇挫即怪运气或能力,终将一事无成。

读博是浴火重生过程——前两年解决所有问题,后续学术路便顺畅许多。

12 碰撞出思想火花

学术需静心,但非闭门造车。与导师、同学交流,激发思维,开拓思路。

他人无意一言,或解你长久难题,恰似“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 备份!备份!再备份!

所有工作分层级备份,小文件多处存。注意安全,别轻信云存储,用容灾逻辑如磁盘阵列。

每周至少备份一次,防延期退学——我是认真的!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实验、写作、制图等需高质量软件,配台好电脑。实验室不出钱,自己想办法。

英语必须过关——读文献、写论文、听报告离不开。急提口语可找外教一对一。

这钱,花得值!

15 完成优于完美

无论花多久修改论文,后期仍会大改。别耗半月反复打磨初稿,纯属浪费。

第一稿满意后,速发导师,依反馈针对性修改,省时高效。

16 勿与他人比较

人生路各异才精彩。读博时,见同龄人结婚买房,父母催婚,压力山大。

但别比,做好自己。每人时区不同,只需纵向对比自身。

You are not too early, you are not too late,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in your time zone.

17 走出实验室,运动放松

读博时,实验室如家,每周待6天以上。但总呆一地不利心理健康。

多运动跑步、打球,参加俱乐部,发展爱好,与朋友聚。身心愉悦,效率倍增。

18 记录所有工作内容

包括组会记录、实验方法、代码注释等。记性再好,也有忘时——为何这么做?

找地方存文件,用有意义标签组织,后期省时省力。

19 勇敢展示成果

在组会、会议或聊天中展示工作,增强自信。及时获反馈,改进研究。

20 做个好人

“聪明是天赋,善良是选择”——读博期间我深有体会。

努力与善良更关键,决定人生梦想实现。实验室里,慎独、担责、助后辈,皆是好人表现。

人生路长,慢慢走。读博是新奇体验,让你研究痴迷问题。致敬伟大的自己!

往事已逝,无“假如”可言,但望我的教训启发后来人。

共勉:

“决心要行的路,怎能没有暴风拦路,前进吧,诸位!”

来源: 物理所研究生教育

相关问答

本科工业设计,想转行漫画,如何规划?

谢邀。隔行如隔山,但建议先确保生存。做喜欢的事前,简单规划:了解行业现状,再行动...

漫画女主胖,初中与帅男生成友,毕业告白被拒,高中后逆袭?

人物似火影风格?可能是《666撒旦》——主角中分黑白头,较易认。

六年级学绘画来得及吗?

你好!完全来得及。肯学永不晚。我教画七年,成人零基础也多。12岁正当时。

初中毕业学动漫有前途吗?

有前途。动漫产业勃兴,需求大增。可读职校或参赛,积累经验,前景广阔。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