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最强宗下拉式六漫画 许倬云:我真正的归属,是历史上永远不停的中国|人间值得

许倬云:我真正的归属,是历史上永远不停的中国|人间值得

许倬云天生有身体残疾,手脚弯曲,双脚无踝,没有上过小学和初中。但他凭借坚强的毅力,考上台湾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最终成为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留下《说中国》《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等传世之作。生前接受采访时,许倬云先生明确表示自己“要叶落归根,已经买好墓地,死后要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

1

美东时间8月3日下午2:40,许倬云先生在匹兹堡家中,于睡梦中安然离去,享年95岁。最后的时刻,妻儿都在身边,握着他的手,依依惜别。清醒时,先生曾对孙曼丽说:我没有遗憾了,唯有对你的不舍。

2

许倬云一生主张“为常民写史”,他的著作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许倬云教研与著述历史。截至2022年,他共有中文专著58种、英文专著6种、中文合著及编著26种、英文合著2种,共计92种、212个版本行世。

3

2006年,《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同步在海峡两岸出版,不仅获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在海峡两岸销量也超过百万册。2019年7月,清华大学向新生发送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一并送上《万古江河》,校长寄语新生“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2006年至今,他在大陆出版新作近二十种,如“中国三部曲”、“文明三书”、“从历史看管理”系列等,自选集、演讲集、旧书新版络绎不绝,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公众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

4

许倬云先生一生著作颇丰,93岁仍立新说。幼时的战争经历,让他有了一般知识分子不曾有的丰厚的人生体验,因此对生命格外敬重,关心民间疾苦。他的关心方法,在持续一生的写作治学当中,也在从不中断的对他人、对世界的关注中。

5

许先生一直主张:读书固然重要,更要读“社会”这本大书——制度、规章、书本,往往与当下发生的社会现实存在相当程度的距离。九十多岁了,他还保持着少年时的习惯,每天看《纽约时报》《大西洋杂志》等英文报刊,以及两岸的中文资讯,为这个变化剧烈的世界心怀忧虑。

6

限于身体他92岁后足不出户,但不妨碍他对新技术的关心、思考。对于个人主义之下日渐疏离的人伦关系,他显得忧心忡忡。“人工智能会对包括历史在内的人文学科造成什么改变?”他回复道:“我不担心AI超越我们,我担心我们忘了别人——人跟人之间不再有面对面的接触,人把自己封锁在小盒子里边,忘了外面有血有肉的别人。”

7

1930年,许倬云与胞弟出生在厦门,适逢战乱时期,母亲生了一场病,双胞胎营养不够,在腹中的许倬云骨肉没有发育完全,一出生就是高度残疾,完全不能行动。

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许倬云与家人一起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是从那时开始,死亡的阴影笼罩了他的生活。在逃难的路上,他目睹了无辜的百姓尸横遍野的惨状,日本军机无差别扫射,上午还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下午已倒在了自己的面前。

9

无法行走的许倬云只能由挑夫挑着赶路,但在某个深夜里,挑着许倬云的挑夫突然倒地而亡,另一个挑夫去追离开的队伍。荒山野岭中,年幼的许倬云动弹不得,只能无助地倒在死去的挑夫旁,等到家人来找他。

10

他后来回忆说:“抗战是我非常重要的记忆,看见人家流离失所,看见死亡,看见战火,知道什么叫饥饿,什么叫恐惧,这是无法代替的经验。”

11

到了二十八岁,许倬云才终于能够开刀做手术,矫正双脚,直立行走。在这之前,他都只能在椅子上坐着。面对命运的不公,许倬云仍坚强地表示:“我的不幸(残疾),变成我的幸运,因为我能专心念书。”

12

与其说是他选择历史,不如说是历史选择了他。1949年春天,许倬云跟随家人赴台,考取台湾大学时,他的历史和中文考卷被阅卷教员推荐给校长傅斯年,在傅斯年的建议下,原本报考外文系的许倬云在念了一学期后转入历史系。

13

他在台大的恩师有:考古学家李济,曾主持河南安阳的殷墟发掘,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历史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沈刚伯,是西洋史研究的开路者;考古学家董作宾,是甲骨文研究最重要的甲骨学“四堂”之一;文化人类学家李宗侗,经常派三轮车接学生去家里上课;民族学家凌纯声,完成中国第一部民族学调查……

14

“我一辈子感激的是不同风格、途径的老师,每个人都给我一些东西,每个人都给一个终身仰慕的楷模。我也没有专挑哪一位老师的路线,我走我自己的路,但每个人对我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15

1956年,许倬云从研究所毕业进入台湾地区“中研院”史语所。在胡适的帮助下,他获得纽约华侨提供的1500美元奖学金,得以赴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

16

1957年夏,他坐船远航美国东海岸。不同于其他留学生坐飞机或快速客轮,他是廉价货船的“附带乘客”。这艘船装载着菲律宾出产的铁砂,慢吞吞地驶向目的地。

17

1962年,许倬云拒绝了五份美国工作的邀请(其中包括芝加哥大学),选择回到中国台湾。之所以作此选择,是出于三个承诺:对母亲、史语所、台大钱思亮校长。回来后,他同时在史语所和台大工作,后来在台大担任历史系主任。

18

“因为我一辈子不能动,不能跟人家一起玩,所以永远做一个旁观者,这跟我一辈子做历史研究有相当大的关系,历史学家也做旁观者。”这使得他终身的历史研究,都注重“常民”视角,而非传统的政治史或帝王将相。

19

1970年,许倬云接到去美国匹兹堡大学做客座教授的邀请,开始在异国侨居。

20

许倬云在匹大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一段特别的经历,就是做过作家王小波的老师。1984年,王小波的妻子、社会学家李银河到匹兹堡大学读博士,许倬云是她的导师小组成员之一。当时匹大东亚语文学系主要教外国小孩学中文,完全没有值得王小波修习的课程,王小波就挂在许倬云名下注册上课,整个课程只有他一个学生。

21

作为侨居海外多年的历史学家,许倬云笔耕终生,有《西周史》《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几十种著作,90岁以后还出版了新书《许倬云说美国:一个不断变化的西方文明》《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和《经纬华夏》。

22

他心态也非常年轻,关注AI技术最新进展,拥抱新媒体,参加《十三邀》等网络访谈节目,通过短视频平台做直播讲座。

23

与公众的互动中,许倬云身上散发的浓郁故国情怀,也感染了很多人。《十三邀》主持人许知远曾问许倬云,这一生最重要的遗憾是什么,他停顿了几秒后叹息,“但悲不见九州同啊”,接着又含泪说,“‘中国’两个字,刻在我心里的,七八百万的兵员在阵地上死掉,三四千万的人被杀,被轰炸,不能忘,忘不掉”。

24

许倬云最后一次公开直播是6月23日,内容是《许倬云回答年轻的朋友们》。他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7月24日,回忆川军开拔台儿庄前的几个片段,“长大后我才晓得,当年川军派出一个师直奔前线,在台儿庄全阵亡,从师长到士兵,一个不留”。

25

对于身后事,许倬云生前多次表示,虽然明知死后无灵,但他宁可相信父母真在无锡老家,早就在父母坟边买好墓地,碑都刻好了。现在,这位史学大家终于回到自己所说的“真正的归属”,“历史上的永远不停的中国”了。

26

许倬云接受《十三邀》采访,对于年轻人最后的寄语是:“惊涛骇浪是人生不免,但面对困境时,第一不能慌张,第二不能放弃,通过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修养应对变局。”

END

来源:综合北京晚报 澎湃新闻 漫画:杨仕成

相关问答

万古最强赘婿姜涵漫画名称

漫画名称是――《万古最强赘婿》漫画名称是――《万古最强赘婿》

万古最强驸马值得看吗?

小说万古最强驸马还不错,内容丰富多彩,情节动人心弦,值得看。《万古最强驸马》是连载于国风中文网的一部玄幻类网络小说,作者是风宇雪。内容简介重生异世...

万古等一神漫画怎么看?

万古等一神漫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观看:1.线上漫画平台:可以在各大漫画平台上搜索并阅读《万古等一神漫画》。常见的漫画平台包括腾讯动漫、网易漫画、...

万古等一婿漫画怎么看?

躺着看挺舒服,再有零食更好了躺着看挺舒服,再有零食更好了

万古神王漫画的原著小说叫什么?

万古神王漫画的原著小说叫《万古神王》,作者流水曲觞。万古神王漫画的原著小说叫《万古神王》,作者流水曲觞。

王昊是哪个漫画的?

王昊,网络动画片《万古神话》及其衍生作品角色。从一个灵气枯竭的末法时代,来到了武道昌盛的世界,诡异死亡的灵种,危机四伏的局面,让处于深渊的王昊何去何从...

万古剑神怎么完结了?

万古剑神完结了《万古剑神》是2017年蒙白创作的玄幻小说。宏大世界,瑰丽想象,发表于阿里文学。作品简介天下最风流的剑客,名曰沈三公子。天下最有名的剑法...

万古神王漫画境界划分?

万古神王等级境界划分详细情况介绍如下道境:可瞬杀禅境以下,可战禅境,肉身与天龙融合发生质变,普通禅境难伤,可秒小禅境,可战大禅境(闻道境)→可杀大禅...万...

一出生就是神王的动漫?

1.万古神王:神王再生2.魔法高校劣等生--司波达也这位主角也是一位出生就是满级的大佬,也是装逼的鼻祖了他正是大家在网络上调侃的“龙傲天”正是他。3.《齐...

主角叫姜寒燕倾城的漫画?

漫画名字是:《万古龙神》剧情介绍:主人公姜寒本是一名地球人却意外穿越到了修真界被女帝燕倾城抓去灵魂汲取,以夺取他的太古混沌之魂,姜寒费尽心思逃出后又...

发表评论

验证码